現在樓市行情不好,投資客如何買到漲得快的房子?總結了三點..

2019-08-25   大灣區房產

現下的樓市,一手降價頻頻,二手成交價格下行,周期也明顯拉長。對此,很多網友都很焦慮,不知道還能不能出手買房。

其實,房子總歸是要買的,他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哪種房子保值和升值性能最好。

通過梳理過去十多年來,廣州漲幅最猛的二手房數據,房產君發現其中有很多共性值得參考。

第一,買房要跟著經濟發展方向走。

在上述漲幅達到10倍或以上的樓盤中,我們能明顯看到,它們集中在天河、越秀、海珠三地,收割了區域增長帶來的價值,是板塊輪動的體現。

此外,番禺華南和增城新塘板塊的崛起,也帶動了樓價的直線上升。

這裡涉及到的地段問題,也是買房需要考慮的首要因素,畢竟房價最大的價值,是在於地段,而非房子本身。

| 地鐵一通,黃金萬兩

何謂好地段?

從其自身看,就是周邊配套成熟,有大項目拉動經濟增長。一般來說,配套越成熟,樓價也就越高。

從外部看,就是其能方便快捷地與廣州核心地區相連接。到達主城天河的時間越短的地方,樓價越高,這也是地鐵等交通工具通行能帶動樓價上漲的原因。

第二,樓盤帶有核心資源,比如學位、交通、商業和稀缺景觀。

前兩天,房產君詢問一位朋友的掛盤情況,沒想到她的房子竟然賣了,才放盤8天,還是沒降價的那種。這在現下掛盤半年難成交的市況下,很厲害了。

這套房子是黃埔實地常春藤的70平兩房,房產證未滿兩年稅費高,周邊配套缺乏,不過勝在有市二中優質學位,最終以25500元/平(含稅費後的折算價)的價格賣出,這也就比一手房低3500元/平。

看到沒,即便是在市場不景氣的階段,由於具備不可取代的學位優勢,房子依然能正常流通,這也是市區漲幅最猛的樓盤大多都擁有的特點。

除了學位之外,著名商業體的價值帶動也不可低估。

中海花城灣,最開始在珠江新城並不出眾,後來隨著旁邊商業體igc地位的崛起,其綜合優勢立馬就顯現了,目前均價已超9萬/平,14年漲了10倍。

另外,諸如海景、山景和水景對於樓價的提升作用也不用贅述了,從白雲山下、珠江旁和珠江公園、天河公園旁的物業漲幅,就可見一斑。

第三,戶型的好壞,也是影響後市價格和成交的重要因素。

W小姐找到房產君想要賣她位於市橋的一套房子,33平一居,她從今年4月開始放盤,價格從138萬降至108萬,至今還是沒人接手。

因為房子區位優越,看房的人很多,可真正要下手時又猶豫不決。單身的覺得貴,有家庭的又覺得一居不夠住。

2019年廣州二手房戶型面積段成交占比

面積段

占比

30㎡以下

2.47%

30-60㎡

22.27%

60-90㎡

40.17%

90-120㎡

22.85%

120-144㎡

6.40%

144㎡以上

5.82%

數據來源 中原地產

其實這並不意外,從中原2019年廣州二手房成交數據便可看到,60—120平面積段占到六成以上。

南沙灣石奧是由霍英東集團打造的高端盤,其一大特點就在於用大面積做一至兩房,比如165平兩房,118平一房等。

這樣奢侈的戶型受市場認可嗎?該樓盤在貝殼網顯示無成交記錄。另據中介說法,這個樓盤在南沙二手房市場存在感很弱,關注度不高。

這樣的戶型放在CBD珠江新城,同樣不好消化。

星匯雲錦最近成交的三套房源,其中83平一房的單價比98平兩房的價格低了近3萬/平。

中介表示,這個樓盤很多大面積一房和子母房,不僅成交價格低,而且也不太受歡迎。

很多享受型戶型是專門為單身貴族設計的,但很多時候買房人不僅要考慮自己的習慣,還會想後續的接盤問題。

市場交易主流還是集中在 二至四房,過大過小的戶型成交都受限。

第四,不要小看物業管理水平高低的影響力。

我們買房時會關注區位配套和價格,卻鮮少留意到物業,但後者往往能拉開後市的價格差距。

碧桂園鳳凰城多年來一直雄踞新塘二手成交銷冠,除了體量大,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其物業一直頗受認可,很多新塘富人都喜歡住鳳凰城。

好的物業除了帶給業主精神層面的認可之外,也有二手價格的體現。

| 來源:貝殼網

碧桂園鳳凰城二手最新均價為20537元/平,這比新塘二手均價17694元/平高了近3000元/平。

看完這些經驗總結,你敢出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