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分止爭!文山中院用「月亮凳」斷案

2019-09-28   文山日報




「唄儂月亮凳,壯錦美如畫,

民族心中福,擺放老人廳,

合分有深意,分開是月牙,

合好一家親,敬畏唄儂心,

家庭引紛爭,老人廳斷案,

按序來講理……」

走進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雙語調解室,雙語法官陸正義正在用壯族山歌唱著「月亮凳」,向記者闡釋其涵義,瞬間,美妙和諧的音符在調解室里瀰漫開來。



在雙語調解室里看到,正中間擺放著壯家木製物件八仙桌和雙月合攏的月亮凳,上面鋪墊繡有和諧圖案的壯錦,拉開月亮凳形成兩個月牙。表示家庭紛爭的當事人各選座一邊,合攏月牙表示解除矛盾,月圓和睦。在壯族聚居的村寨,月亮凳放置在老人廳,是寨老、家族及村民用於講理斷案的特殊法具,壯族對此具有敬畏之心。

據介紹,月亮凳又稱合歡凳或者團圓凳,是文山邊疆少數民族中壯族特有的一種木製雙月合攏圓椅,最先是用於調解夫妻之間的糾紛,後來逐漸演變用於為調解各類糾紛。背景牆是壯族的老人亭,老人亭是壯家舉行重大活動,比如祭祀和調解糾紛的一個定點場所,一般由寨老來主持,文山中院在雙語調解室引進壯族調解糾紛專用的「月亮凳」,目的就是希望能做少數民族的寨老,主持公道,調處糾紛。

在平日調解糾紛時,該院雙語法官就在這間調解室里與少數民族當事人圍坐一堂,和諧化解了一件件訟訴糾紛。每年雙語法官利用月亮凳的特殊性成功調解家事糾紛案件達80%。雙語法官陸正義,因通曉壯語、壯族婚俗、編唱壯族山歌以及利用月亮凳的特殊習俗內涵,成功調解了一件件家事糾紛案件,僅他個人承辦的壯族家事糾紛案件調撤率就達到95%以上,是調解率最高的雙語法官。


「壯族人講和諧、講理,把家庭和名聲看得跟生命一樣重要。」提及具體的糾紛調解,陸正義告訴記者,對於家庭矛盾尖銳的案子,他會事先跟兩邊當事人電話溝通,找出雙方爭議的焦點、心態和訴求,然後請矛盾雙方當事人一起到雙語調解室,雙方當事人先分別坐在分開的月亮凳(兩個月牙)上,他則像「老中醫」一樣,通過察言觀色,圍繞大家各自的心態和訴求進行調解,再採用唱壯歌傳情方式進行「家和萬事興」調解,最終雙方在火氣全消、心情舒緩主動坐在合攏的月亮凳上,象徵雙方團團圓圓、和和美美,糾紛調解就成功了。

(雲報客戶端記者:黃鵬 通訊員:高燕)

責編:李正紅 審核:資雲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