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養壺巾,作用竟這麼大

2019-06-13     宜興紫砂之家

有些人認為養壺巾可有可無

有些人認為養壺就一定要有養壺巾

誰是誰非?

一般來說,在續水、倒茶,或換茶葉等品茶的種種準備之際,用冷水浸 過的潔凈茶巾,在有意無意之間擦拭壺體,這是「內養外護」的結合。

新壺用粗點的茶巾,舊點的壺用柔軟的毛巾。

用冷茶巾擦拭壺體,一是有利於壺體的按摩;二是 有利於壺內的茶汁增強穿透力,增加茶汁在壺體「空隙」中活動、流動的速度,頻率。

天天要「凈身」

從理想的角度來說,養壺最好採用一壺一茶,追求品茶獨到的神韻。但如果遇到喜歡品飲各類茶的朋友,要為每一款茶配一把紫砂似乎又過於奢侈。

用養壺巾最重要的是要「勤」。每天用完,一定要用清水把壺內沖凈、不留殘渣,壺外用乾淨的濕茶巾擦乾水跡,擦凈茶痕。「天天凈身」,保持乾淨是養壺的關鍵。所以一般來說,只要泡茶的方法得當,茶味一樣能很好地表現出來,也不會傷壺,也不會有損茶質、茶韻。

洗茶壺茶具時,可用壺中的茶渣在壺體周身潤擦一遍,這樣,則可擦去壺身的茶垢結渣痕,二則經濕茶葉水磨—遍使壺體光擱亮澤。

不用「汗手」摸壺

有人養壺,不喜歡用養壺巾擦,而是喜歡用手摩挲。認為通過人手上「油」的摩擦能讓壺油光發亮,養出最快的效果。

但其實,品茶講究「靜」,養壺也要講究「凈」,常言說人是「泥人」,天天洗澡也有灰。那灰、那髒,就是汗液與灰塵的固化。人汗凝固在壺上就是灰的髒的東西的積累,用「汗手」摸壺,等於天天不洗臉,還往臉上抹黑。

用「汗手」養的壺,用手摸粘手,有種油膩膩的感覺;壺看上去,有油感而無「潤」味,黯乎乎的無神。

干壺干拭,濕壺濕擦

養壺巾其實就是普通的毛巾。泡茶時,因水溫極高,茶壺本身的毛細孔會略微擴張,水汽會呈現在茶壺表面。此時,可用一條幹凈的細棉巾,分別在第一泡、第二泡……的浸泡拭遍,即可利用熱水的溫度,使壺身變得更加亮潤。養壺準備兩條毛巾是有必要的,濕的用來清潔,乾的用來拋光。最好用紋理細一點的,軟一些的,吸水好,容易乾的。

簡而言之,紫砂壺不用時也要養護,干壺用干茶巾擦拭,決不能用濕毛巾;

反過來,品茗時的濕壺,也不能用干茶巾擦壺。如果用濕茶巾去擦乾燥的壺容易留下再也難以修復的「片片牛毛紋,暗淡失寶光」的慘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ugsEGwBmyVoG_1ZR3V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