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恆:阻礙中小企業持續發展的五大痛點

2019-07-25   蔡元恆頻道

我們都知道現在很多中小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困難。根據2018年發布的《中國民營企業發展報告》藍皮書統計,全國每年新生15萬家民營企業,同時每年又能死亡10萬多家,有60%的民企在5年內破產,有85%的在10年內死亡,其平均壽命只有2.9年。那為什麼我們的中小民營企業壽命都很短呢?

我個人認為阻礙中小民營企業發展的因素有這麼五個:

第一個,戰略規劃和落地實踐的能力。

很多中小微企業幾乎是沒有戰略的,即使有,很多時候也是假大空的形式主義。在沒有把戰略很好地規劃分析之前,這些戰略只是個口號而已。即使有些企業有了一定的戰略也很難落地實施,因為缺乏強大的監督能力和執行能力。

如果企業沒有戰略方向,就如同腳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有很多的民營企業老闆其創辦企業的目的只是為了掙錢,並沒有長遠的戰略規劃,所以我們還不能將其稱為企業家,只能叫做生意人。

企業的戰略不是空中樓閣,它需要我們通過分析和規劃,形成一個我們可以踏踏實實落地的東西。所以我們中小微民營企業要去學習戰略分析和規劃的能力,當你有了戰略方向,並不斷的為之付出努力,才能帶領企業更好的發展。

第二個,績效管理機制。

在績效管理機制裡面,薪酬體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很多中小企業本來給出的薪水就很低,所以很難吸引到優秀的人才。這個過程中績效管理的不足就造成了人員的流失,優秀的人才進不來,團隊的創新能力就不足,所以企業的發展也受到很大的限制。

任正非先生也曾經說過,在企業的初創階段什麼都沒有,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才能讓大家跟著他一起努力奮鬥呢?這個時候就需要靠願景激勵來激勵員工。而願景使命也是企業戰略的重要核心,所以我們要加強績效管理機制的建設。

第三個,創新能力不足。

創新對於企業來說是不太容易的,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而很多中小企業缺少創新的機制和動力,企業的技術、管理和商業模式都需要創新,但又不懂。所以很多企業只是在原來的基礎上不斷地加以複製改良,而缺少了創新的基因。

前不久華為公布了鴻蒙手機系統,它的推出一定不是偶然的,華為在多年以前就已開始布局手機系統了。這在手機系統領域是一個很大的創新,所以華為組建了一支完整的研發團隊。鴻蒙系統一直沒有推向市場,那麼研發人員的績效薪酬是怎麼來定的呢?我想這些團隊肯定不是根據業績和績效來發獎金了,他一定有一套新的機制來對應。所以中小微企業在機制的創新上也存在巨大的缺陷。

第四個,缺乏科學的管理。

我一直在蔡元恆頻道推廣企業的精益化管理,精益化管理的基礎是科學的管理。科學兩個字就說明管理它是有規律可尋的,它的規律是可以學習的。

我們很多人把管理當成一種所謂遊戲化、個性化的東西,往往按照管理者自身的經驗來理解管理,這都是極大的誤區。

經過對很多中小民營企業調研我們也發現,很多企業是非常希望能夠嘗試新鮮的事務,比如新的產品、新的市場。但是很多企業缺乏對新事物的科學預判和分析能力,即使做了一定的預判和分析,也很難去落地實施。

所以說科學的管理很重要,沒有精益化管理,企業的成本越來越高、內耗越來越嚴重、效率也越來越低,最終導致企業無法持續發展。

第五個,領導者的思維存在局限性。

我們很多中小企業家國際化的視野嚴重不足,把自己的企業只限定在當前所處的行業,固步自封。我們必須要有更高的視野,站在全局化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企業。

今天我們很多人在講資本思維,很多中小企業家可能壓根就沒怎麼思考過這個問題,所以說舊的思維需要改變。

未來知識就是財富,每一個企業領導者都需要不斷地重塑自己的知識體系,學習真正有效的管理知識。即便是一些已經做大的民營企業也缺乏這種集團化、國際化的管控體系和能力,所以導致企業發展壽命就很短。

那要解決這五個企業發展的痛點,就需要我們企業做出這些改變:

1.企業要有長期的戰略規劃,做好短期的戰略目標部署;

2.不要為了創新而創新,要制定明確的創新管理體系,提供足夠的資源和人才的支持;

3.改變我們的思維模式,堅持以人為本,加大對人才的投入,重視企業文化和企業家精神的培養;;

4.建立科學完整的管理制度,做到真正的精益化管理。

5.打破思維的局限性,擁有更廣闊的視野,培養對市場變化的靈活應對能力;

在當下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很多東西可能都在變,唯有顧客價值是不會輕易改變的。所以滿足市場顧客價值的變化,才是企業發展的重點。

當然我們的中小微企業也有它發展中的優點,比如它的靈活性、及時性和良好疊代能力,能夠面對市場變化作出快速調整等等。所以如果中小企業能夠解決以上問題,再加上優勢其本身的優勢,我相信中小民營企業一定會獲得更好的發展。

本文來源:公眾號 @蔡元恆頻道,作者蔡元恆,精益化管理、轉型升級實踐專家;北京企業管理諮詢協會副會長;北京大學總裁班特邀講師;北大博雅智庫特聘精益化管理專家;專注於企業精益化管理知識與實踐的分享和傳播,與你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