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七下八上」:暴雨即將轉戰北方 這些城市過半大暴雨都下在此時

2020-07-21   新鄉氣象

原標題:揭秘「七下八上」:暴雨即將轉戰北方 這些城市過半大暴雨都下在此時

進入七月下旬,北方「七下八上」主汛期也正式拉開帷幕。氣象大數據顯示,每年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我國華北、東北等地降水最集中、強度最強、極端降雨發生機率大,防汛也隨之進入關鍵期。 預計今年「七下八上」期間,華北、東北部分地區降水量將較常年同期偏多。

北方多個城市「七下八上」降雨最集中

氣象大數據顯示,華北、東北等地的降水主要集中在七月和八月,其中在七月下旬和八月上旬會迎來最高峰,不少城市這短短20天的降水量就能達到全年的五分之一左右。

北京、天津、石家莊、濟南、瀋陽等地,全年降水量最多的旬也均出現在「七下八上」期間。

「七下八上」期間降雨頻繁

北京平均降雨日數接近十天

「七下八上」期間,華北、東北等地的降雨日數也較多。氣象大數據顯示,鄭州、濟南、瀋陽、天津、石家莊、北京在此期間的平均降雨日數都在7.5天或以上, 北京更是達到了9.3天,占比接近50%

京津等地一半以上大暴雨都在「七下八上」

從降雨強度來看,「七下八上」的實力同樣不容小覷。1951-2019年這69年間, 石家莊共出現了16個大暴雨及以上的強降雨日,其中有11個出現在「七下八上」期間,占比高達69%。此外, 天津、北京、瀋陽的占比也均在50%或以上。

雨量驚人! 24小時降雨量1060.3毫米

說起「七下八上」期間的強降雨,可能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但在歷史上,這一時期最極端的強降雨當屬發生在河南的「75.8」特大暴雨。

受當年第3號颱風及冷空氣的共同影響,1975年8月4日-5日,河南出現歷史上極為罕見的特大暴雨。駐馬店泌陽林莊24小時降雨量達到1060.3毫米, 創下我國大陸日降雨量的歷史極值。一直到今天,這一紀錄也未被打破。強降水導致板橋水庫垮壩,京廣線停運48天,540萬人受災,並有大量人員傷亡。

「七下八上」為何如此多雨?

副熱帶高壓的位置是關鍵

「七下八上」為何如此多雨?據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王偉躍介紹,這是因為在7月下旬前後,夏季風的北邊緣推進到了華北地區,同時副熱帶高壓北抬至北緯34°至38°區域,副熱帶高壓西南側的西南氣流或偏東氣流把洋面上的水汽源源不斷地向北輸送,為華北地區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條件。這些暖濕氣流一旦與東移南下的冷空氣相遇,就容易形成強降水和持續性降水。

此外,「七下八上」也是西北太平洋颱風活躍的時期,歷史上也有颱風在此期間「造訪」華北地區的先例。由於颱風本身攜帶大量的水汽,因此一旦在「七下八上」與颱風「親密接觸」, 華北地區的降雨通常會顯著增加,防汛形勢也會陡然緊張。

今年「七下八上」期間

華北東北部分地區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

眼下,「七下八上」序幕已經開啟,今年的天氣趨勢如何呢?根據中央氣象台預報,7月20日至29日,華北南部、黃淮等地累計降雨量有60~120毫米, 上述大部地區累計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1倍,局地偏多2倍以上。此外,東北地區東部等地累計雨量有30~70毫米,局地可超過100毫米。

7月30日至8月8日,華北中南部、東北地區中南部、黃淮北部等地的大部地區累計降雨量有40~80毫米,其中華北南部、東北地區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100~200毫米; 上述大部地區累計降雨量較常年偏多3~7成,局地偏多1倍以上主要降雨時段為8月2日前後及8月6日前後

策劃/夕夕梨

設計/陳玉潔

數據支持/王偉躍 張娟

審核/劉文靜 馮瑋 劉紅欣 胡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