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兩總理,千年留美名:李先念與陳錫聯半個世紀的戰鬥情誼

2020-12-17     笑語千年

原標題:一村兩總理,千年留美名:李先念與陳錫聯半個世紀的戰鬥情誼

湖北紅安是我國著名的「將軍縣」,是二百多開國將帥的故鄉。出生於紅安的李先念和陳錫聯,就是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兩顆將星。

紅安南部背依大別山的紅馬寨,是李先念和陳錫聯出生的村莊。說起來,李先念與陳錫聯還有點親戚關係。

李先念

1927年 11月,李先念和陳錫聯都參加了著名的「黃麻起義」。這次起義拉開了大別山地區武裝鬥爭的序幕,震驚了國民黨反動派。國民黨軍對工農革命軍進行了瘋狂的鎮壓,起義軍因眾寡懸殊,被迫退守黃安縣城。

國民黨軍占領黃麻地區後,瘋狂屠殺共產黨人,李先念率領部隊轉移到木蘭山,用游擊戰與敵人周旋。在李先念的影響下,14 歲的陳錫聯也參加了紅軍,成為一名"紅小鬼"。他作戰勇敢,很快就被破格提升為連長。

紅四方面軍轉移到川陝後,李先念出任第三十軍政委,陳錫聯在李先念手下任二六三團政委。1933年 10 月,二六三團奉命攻打達縣。達縣守敵劉存厚自恃達縣易守難攻,不把紅軍放在眼裡。陳錫聯率部一個衝鋒,便沖了上去,占領了達縣。

陳錫聯

這次戰鬥,紅軍繳獲了劉存厚部無數的輜重。 那些白花花的銀圓、黃燦燦的金磚,看得戰士們眼花繚亂。一些紅軍戰士把繳獲的蠟紙釘起來當筆記本, 可是蠟紙非常光滑, 根本沒辦法寫字, 戰士們便說:反動派造的紙, 也沾染了反動性!還有的戰士沒有過牙膏,把它當成糖吃,鬧了不大不小的笑話。陳錫聯也沒見過金磚,還以為繳獲的金磚是銅錠,於是拿來給自己墊床腳。第二天李先念來到陳錫聯住處, 看到陳錫聯床 鋪下墊著許多金磚,大吃一驚:「你怎麼搞的,這麼貴重的東西不上繳,竟然藏在鋪底下!"

陳錫聯莫名其妙,說:"這些銅有什麼用?好些個都讓我們扔進糞坑裡了。這些破爛玩意兒墊墊床鋪,有什麼大驚小怪的!"李先念哭笑不得,連連搖頭:"你知道這是什麼嗎?這是黃金,是金磚啊!"陳錫聯這才傻了眼,不好意思的說:"我只聽說過金磚,但不知道就是這玩意兒。今天真是開了眼界!"於是他趕緊召集戰士們,把散落的金磚收集起來上交。多年以後,李先念還總拿這件事打趣陳錫聯,兩人一提起這事兒,都還感到非常好笑。

抗日戰爭爆發後,紅軍改編為八路軍。22歲的陳錫聯任一二九師七六九團團長,率部開赴晉中抗戰前線。

1937年10月,日軍突侵占代縣、崞縣,國民黨軍退守忻口。為阻止日軍進攻太原,陳錫聯奉命在代縣、崞縣以東地區,執行側擊南犯日軍後方的任務。

10月中旬,陳錫聯率第七六九團進至滹沱河南岸蘇龍口、劉家莊地區。這裡距忻口百餘里,是側擊日軍的理想地點。陳錫聯通過偵察,發現附近的日軍的飛機總是從陽明堡方向起飛,他判斷陽明堡周邊一定有一個日軍機場,於是帶著營長孔慶德、趙崇德等人,爬上一個山頭上偵察。

在山頭上,陳錫聯看到陽明堡果然有一個日軍機場,裡面停靠著十幾架日軍飛機,機場周圍構有簡單防禦工事,但是防禦的日軍並不多,只有200人左右。陳錫聯腦海里立刻形成了一個大膽的計劃:他要夜襲機場。

10月19日夜晚,陳錫聯的部隊悄無聲息地朝著敵人的機場疾速前進。陳錫聯將一營和二營留在機場外圍,防止敵人增援;三營在營長趙崇德的帶領下撲向敵機,將成捆的手榴彈塞進日軍飛機肚子裡,敵人的飛機頓時爆炸起火,機場頓時被烈火濃煙籠罩。這次戰鬥不到1小時,卻擊毀敵機24架,斃傷日軍警衛隊100餘人,我軍僅傷亡30餘人。

八路軍夜襲陽明堡機場大獲全勝的消息迅速傳遍了全國,這場戰鬥創造了以步兵殲滅大量敵機的光輝戰例,使日軍在晉北戰場失去了空中優勢,緩解了忻口前線中國軍隊受到的空中威脅,極大地鼓舞了廣大軍民的抗戰熱情。戰後,蔣介石特地發出嘉獎令,毛澤東也從此記住了「陳錫聯」這個名字。

1947年 7 月,中央決定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將戰爭引向國民黨統治區。陳錫聯率部直插皖西,在張家店殲敵一個旅,初步打開了皖西局面。眼看大別山朝不保夕,蔣介石調來 20多萬重兵,對大別山進行瘋狂"圍剿"。此時,李先念率第十二縱隊南下,馳援大別山,與陳錫聯遙相呼應,誓與國民黨爭奪中原。

陳錫聯的第三縱隊在冰天雪地中輾轉戰鬥千里,拖住了國民黨的五六個主力師,擔負著牽著敵人鼻子走的艱巨任務。一天,陳錫聯到前方指揮所彙報工作。野戰軍副司令員 李先念關切地問道:"錫聯同志,背得動嗎?"陳錫聯滿懷信心的說:「沒問題!」

鄧小平對陳錫聯說:"你們多背一些,背重一些,多忍受一個時期的艱苦,就能使山東、陝北的兄弟部隊騰出手來,大量消滅敵人。釜底抽薪不要怕燙手,這是關係到全局的戰略行動。"後來陳錫聯每次回憶到這次談都分外自豪:「小平同志讓我們多背一些敵人, 是對我們的鼓勵,也是對我們的信任! 」

淮海大戰是陳錫聯的輝煌之戰。在攻打安徽宿縣時,面對守敵的堅固工事, 陳錫聯親率部隊發起總攻。經過一夜激戰,突破敵黃百韜部的層層工事, 擊斃黃百韜,全殲守敵 11000 人,切斷了敵徐州、蚌埠間的戰略聯繫。 隨後,陳錫聯又指揮由一、 三和十三縱隊組成的大兵團,參與殲滅了國民黨王牌部隊黃維兵團的戰鬥, 為淮海決戰的偉大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三大戰役後,武漢解放在即,鄧小平準備向中央推薦陳錫聯和李先念出任二野第三兵團司令員、政委一職。李先念向鄧小平提出自己回地方工作,於是中央任命中央任命李先念任中共湖北省委書記、省政府主席、省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主持湖北黨、政、軍全面工作。陳錫聯則出任二野三兵團司令員,參加渡江戰役。

李先念主政湖北期間,堅決執行中央方針、政策,在支援大軍南下作戰、反匪霸、土地改革、發展經濟等一系列工作中,取得了顯著成績。陳錫聯則隨劉鄧大軍進軍大西南,以第三兵團司令員兼任重慶市委書記、市長。雖然陳錫聯沒有在地方工作過,但重慶在他的管理下,社會繁榮穩定,讓中央非常滿意。劉少奇就稱讚陳錫聯說:「沒想到這個陳錫聯,管城市管得也這樣好。」

一年後,陳錫聯出任新組建的解放軍炮兵司令員。他在炮兵工作的9年,也是我軍炮兵大規模發展的時期,在鞏固國防、抵禦侵略的對敵鬥爭中,炮兵部隊都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

1954年,中央任命李先念為國務院副總理兼財政部部長。他在這個位置上一干就是 22年,為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起初,李先念認為自己能力不夠,請中央考慮他人。毛澤東笑著對他說:"你幹不了,只好把國民黨的財政部長宋子文從台灣請回來,讓他干好了。"李先念趕緊說∶"主席,蔣介石的人還不如我,我還是服從中央的決定吧。"

李先念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實踐,很快成為我國財經工作決策的參與者和財貿工作的具體指揮者。毛澤東將李先念與陳雲、薄一波、鄧小平一起,親切都稱他們為"中國經濟工作中的"四大名旦"。

1959 年,陳錫聯出任瀋陽軍區任司令員,在這個位置上一干就是 14年。在此期間,他領導了珍寶島自衛還擊作戰,捍衛了國家的尊嚴,保持了邊防穩定和地方穩定。1973年年底,陳錫聯任北京軍區司令員。來自湖北同一鄉村的李先念與陳錫聯,一個治國理財,一個戍邊安邦,成為人民共和國的棟樑之材。

1975年 1月起, 陳錫聯升任中央軍委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分管國防工業 。1976年2月,病中的毛主席提議由陳錫聯主持軍委日常工作。毛主席的理由是:「陳錫聯對革命忠誠,帶過兵,會打仗,國務院又有職務,讓他管一下。」 在陳錫聯主持軍委日常工作期間,「在粉碎『四人幫』反革命集團鬥爭過程中, 陳錫聯都完成了中央交給他的任務」。

毛主席逝世後,粉碎「四人幫」成為關係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的大事。葉劍英、華國鋒、李先念等人分析形勢後,決定對「四人幫」採取隔離審查。而此時「四人幫」則頻繁活動,製造奪權輿論,磨刀霍霍,準備動手。

10月4日,華國鋒通知在唐山慰問搶險救災部隊的陳錫聯,火速返回北京。一見面,華國鋒就問陳錫聯:「部隊情況怎麼樣?」陳錫聯回答:「部隊沒有問題。」華國鋒向陳錫聯通報了解決「四人幫」的時間,並做了一個抓的手勢。

10月6日晚,華國鋒、葉劍英在中南海懷仁堂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通知「四人幫」參會。當他們到達會議室時,中央分別宣布對他們實行隔離審查。此時,陳錫聯和吳德指揮北京衛戍區的部隊,及時抓捕了"四人幫"的死黨,穩定了首都的局勢。

粉碎"四人幫"反革命集團,挽救了黨,挽救了國家,為實現黨的歷史的偉大轉折創造了前提。李先念和陳錫聯在這場鬥爭中功不可沒。

「四人幫」粉碎後,李先念拉著陳錫聯一起到西山去看望鄧小平。陳錫聯同志對自 己身為在文革中沒有對「打倒鄧小平」進行鬥爭有意見,心中不免有些忐忑;在見到小平同志時,陳錫聯誠懇地檢討道: 「我最對不住你的,是在你第二次被打倒時, 我沒有站出來為你說話。 」鄧小平笑了:「那個時候,誰也沒辦法,你也無能為力。 」

在黨的十一屆一中全會上,李先念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副主席,中央軍委常委。他積極支持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強調要恢復黨的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優良傳統,努力克服"左"的傾向。他提出要充分重視和正確運用社會主義商品生產和價值規律的力量,改革計劃、財政、物資、內外貿易和企業管理體制,以適應四個現代化的需要。他為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實現香港、澳門回歸,為海峽兩岸交往,作出了突出貢獻。

1980年1月,陳錫聯辭去一切領導職務,只保留了中顧委常委的職位。1992年6月21日,李先念在北京逝世,終年83歲。七年後的1999 年 6 月, 陳錫聯因病搶救無效, 也在北京逝世。兩位戰爭時期功勳卓著的名將、和平建設時期治國安邦的賢臣,在歷史長河中,為家鄉紅安縣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FWqb3YBur8RWXSAp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