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援武漢是人生中的難忘經歷」!

2020-03-24     江西晨報

3月18日,胡敏華隨我省第七批支援湖北醫療隊乘機返贛,她先前所支援的武漢市江漢經濟開發區方艙醫院實現了住院患者「零死亡」、出院患者「零返院」、醫務人員「零感染」,而這份不菲的戰績是她和戰友們在前線戰「疫」32個日夜所換來的。

此前,晨報曾多次採訪這位「與傳染病為敵,與病患為友」的戰「疫」護士長鬍敏華,從早先的我省於世界愛滋病日舉辦防治活動的報道,到晨報記者深入南昌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隔離病房的報道,再到江西第七批援助湖北醫療隊的報道,這些報道中都有這位一線戰士的身影。自今年1月下旬開始,胡敏華就一直堅守在南昌市第九醫院(南昌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隔離病區,2月15日,她又加入江西第七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馳援武漢。

儘管面對著不同的疾病,但胡敏華對待每位患者都是無微不至的。在方艙醫院,每逢有出院患者時,胡敏華都要精心準備自己親手書寫的小卡片,上面有著祝福、提示,上面包羅著她能為病患所想到的一切……偶爾,胡敏華也會收到來自患者們的祝福:小賀卡、畫像……如今,胡敏華已回到南昌開始休養,可她自己的心依舊牽掛著武漢戰「疫」,她的戰「疫」腳步依舊在向前走:在微信群里,胡敏華鼓勵著武漢方艙醫院治癒患者參與無償捐獻恢復期血液。胡敏華也時常會想起在武漢馳援的32個日日夜夜,她表示:「武漢的馳援工作,是我們醫療隊友人生中不可複製的難忘經歷!」

記者整理其近日的筆記,分享給讀者。

以下是來自胡敏華3月18日至22日的部分筆記

3月18日

到了回家的日子

3月18日,馳援武漢第32天。這天是我們江西第七批援助湖北醫療隊105名隊友回家的日子。從昨晚到今天天亮,隊友們的房間燈火通明,大家難掩激動、不舍的心情,收拾著行囊準備回家。

6點半不到,就有隊友陸續將行李箱推至樓棟下,開始了臨行前的拍照留影:同事合影、戰友合影、組員合影,比手勢的、拉隊旗,各種形式、各種動作,應有盡有,我也被隊友拉著拍照。

從早上起來,隊友們聽到最多的話語就是「您們辛苦了!」「感謝您們!」,淳樸熱情的湖北人民時時讓我們淚目感動和溫暖。

下午1:30,我們乘坐大巴從駐地長江青年城出發去機場,在駐地門口,馬路兩邊的夾道上,站著歡送我們回家的工作人員、武漢市民,還有任務沒結束仍要堅守武漢陣地的醫療隊員們……

傍晚6:10,我們江西省第七批(南昌市第五批)援助湖北醫療隊105名隊友乘專機飛抵昌北國際機場,我們終於平安到家了!為迎接我們隊友們回家,航班落地後,機場舉行了「過水門」儀式,為醫療隊「接風洗塵」,用民航界最

禮儀迎接我們回家!

省委書記劉奇溫暖的話語鼓舞激勵著在場的每一位醫護人員。

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複雜嚴峻,我們要把這次抗疫鬥爭中迸發的強大力量轉化為工作動力,立足崗位,承擔起保衛中國及其他地區乃至世界人民生命安全的責任!

3月21日

他們牽掛著我

3月21日,已是我們回南昌後的第3天了。回來後的日子十分輕鬆,反而有些不適應了……翻閱整理了以下之前32篇馳援武漢的微博日記,讓我仿佛又回到了1個月前在武漢的生活和工作,開始懷念起和隊員們在一起並肩戰鬥的日子。

今年開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從在醫院成立隔離病房開始到馳援武漢,將近50多天的時間裡,我只有少量的時間和精力能顧及「艾友」(愛滋病病友)了,「艾友」們因為愛護我,也儘量不發私信打擾我,感謝大家對我的包容和諒解。

許久未聯繫的「艾友」突然在微信上發給我三張漂亮的「我的畫像」,當然我這裡說的漂亮是指艾友的畫,並沒有指我自己漂亮的意思(偷笑)。這讓我很驚喜、感動,終於我也有了穿著防護服的畫像了,感恩他們挂念、擔心我!

武漢方艙內的患者大多數已結束隔離休養回家了,微博私信里、討論群組裡不斷傳來好消息,好幾位方艙患者痊癒後自願去武漢血液中心無償捐獻了恢復期血漿,為救治新冠肺炎患者貢獻自己的力量。「捐獻血漿傳遞愛,生命因你而精彩。」感謝方艙的患者們無私奉獻愛心,成為愛和希望的傳播者!讓愛在方艙外涌動!我親愛的戰友們,往事繁花似錦,回憶溫暖如初……

3月22日

馳援工作是難忘的經歷

3月22日,這幾天腦子裡一直回放著各地醫療隊從武漢撤離返程時,馬路兩邊夾道上武漢市民歡送他們的場景,耳畔迴響著武漢市民的歡呼聲:「感謝你們為武漢所做的一切,武漢人民永遠不會忘記大家!明年的這個時候歡迎你們再來武漢!」這樣的場景,這樣的畫面在我腦海中久久不能消失,讓我溫暖、感動……

武漢的馳援工作,是我們醫療隊友人生中不可複製的難忘經歷!將永生銘刻於我們每一位隊友心中。感謝武漢最可愛的人!他們是隨叫隨到的司機師傅、熱情洋溢的志願者、年輕有為的駐地管家,是天天奔忙的快遞小哥,是為我們修剪頭髮的「Tony老師」,是樂觀勇敢的病友管家……是千千萬萬我們背後的兄弟姐妹,他們用奉獻詮釋著責任,他們的辛勤付出讓我們時時刻刻感受到如家的溫馨!


來源:晨報記者 熊子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F0aC3EBrZ4kL1Visy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