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來為103名青海學子點亮求學路

2021-10-27     江西晨報

原標題:14年來為103名青海學子點亮求學路

吳井吉(中)與受助青海學生一家人的合影。 受訪者供圖

「我一定好好讀書,為自己的理想奮鬥……」工整而又稚嫩的字跡透露著孩子們一心求學的思緒。連日來,一封封蓋有「湟源」郵戳的助學感謝信,從青海湟源縣郵遞至全國各地,其中大多數信件的最終歸宿是江西南昌。14個春夏秋冬,這批助學隊伍由1人擴增到了97人,從南昌遍布至全國各地,也讓103個孩子在求學路上心無旁騖地前行。

月工資僅有1200元 還拿出300元助學

吳井吉是這個助學隊伍的發起人。「萌發這個念頭是源自一場高中聚會,同學和我說起他自己資助貧困學生的事情。」了解了大概情況後,吳井吉找到了同學所說的助學求助帖,從那之後,青海省湟源縣日月藏族鄉中心學校就成了他心中最為挂念的地方。

2007年初,剛剛參加工作的吳井吉拿到了自己的第一筆年終獎,其中300元給了婷婷(化名),一個時年7歲的女孩兒,「我剛剛參加工作,月收入一千二百元,除去租房和吃飯,幾乎沒有結餘,但想到僅僅是每年三百元的學雜費,我就一直堅持下來。」

同年4月,還在讀二年級的婷婷給吳井吉回信了。「字跡是工整而又稚嫩,能從字裡行間感受到那份質樸的情感和真切的期盼。」

到青海看看那些愛讀書的孩子

抽屜里的助學感謝信越來越多,其中一封信上,婷婷和吳井吉約定,如果考了年級第一,他一定會親自去青海看望她。2016年3月,婷婷在信中告訴吳井吉:「考上年級第一了。」

在南大一附院工作的吳井吉平日裡工作繁忙,為了兌現諾言,幾經輾轉,吳井吉終於協調到了假期,然後和同事們來到了這個陌生而又熟悉的地方——青海省湟源縣日月藏族鄉。

「婷婷的父母摟著我說,『老弟,我遠方的親人,終於把你盼來』時,我的眼睛濕潤了。」時至今日,吳井吉對當時的一切仍歷歷在目。

吳井吉和同事還去探訪了當地學校。了解孩子們的艱苦,吳井吉一行九人深受觸動,同事們分別資助了一名學生,資助標準也從一年600元變成了一年1200元。

從一個人的情懷到大家的夢想

2017年,婷婷考上了安徽財經大學,如今已畢業回到青海省西寧市工作。「資助了她十年,讓她在自己的努力下改變了命運,我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這番經歷,讓吳井吉對「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句話有了更深的見解,也讓他鐵了心要把這件事情做大。

「在當年不發達的網絡條件下,助學隊伍由這篇帖子相識,也不過十人。」吳井吉從青海回來後,聯絡同事親友,號召他們加入助學隊伍。

在一份2021年9月的助學名單里,有助學對象103名,資助者97名。在這份名單上,記者看到了吳井吉的名字,也看到了許多和他一樣的人,這些人來自南大一附院的醫務工作者就不下50位。「14年來,助學隊伍的資助金額有50餘萬元了。」吳井吉說道。

「舉手之勞的事情,沒想到這位娃娃還給我回了信……」同在南大一附院工作的醫務工作者劉媛也收到了自己的那封信,信中寫著,「歷經種種磨難讓我深知刻苦努力的重要,感謝您對我幫助……」

編輯:袁雲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97476168_120904252-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