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洗完熱水澡瘙癢難耐只是皮膚乾燥缺水?這可能是得了一種病

2019-12-28     皮膚科主任張學玲

都說天寒地凍,不長點脂肪怎麼過冬,這個時候能整天窩在被窩裡,那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啊,可惜現實是大部分人還得老老實實的上班。外出工作一天,回到家最想做的就是先沖個熱水澡驅散寒冷與疲倦,吃個熱騰騰的飯,再暖暖地鑽進被窩舒舒服服。可是很多人卻在熱水澡後覺得皮膚瘙癢難耐,然後開始不停的抓撓,這是怎麼回事?只是皮膚缺水這麼簡單?


今天就讓主任來告訴大家,這很可能不是皮膚乾燥這麼簡單,很有可能是得了乏脂性濕疹!主任這麼說,肯定有不少人是一臉疑惑,覺得主任在說謊,那麼不妨先看下去,看看主任說的症狀你身上有沒有出現吧。



乏脂性濕疹又稱冬季瘙癢症,裂紋性濕疹,在秋冬季節較為常見,是一種乾燥性的濕疹樣的皮炎。


患病症狀:皮膚呈淡紅色,表面乾燥伴有細鱗屑,邊緣翹起,呈現類似魚鱗般或碎瓷片樣的裂紋改變,裂紋處呈現紅色,瘙癢明顯,搔抓後出現表皮剝脫、紅斑、局部水腫甚至出血。疾病位置多發生在小腿脛前皮膚,大腿、前臂及軀幹也可發生。



乏脂性濕疹的出現,主要是幾個原因導致的:


1、冬天天氣日趨乾燥,皮膚汗液、皮脂等潤膚成分分泌減少,皮膚開始變得缺少彈性、失去光澤,刺激癢覺神經,繼之,出現乏脂性濕疹。


2、頻繁長時間的熱水浴、過度使用皮膚清潔產品均可導致乏脂性濕疹。



3、 某些藥物的應用、內分泌疾病、某些營養物質缺乏等情況。


4、貼身衣物化學成分超標,或是較為質地較為粗糙,反覆摩擦導致。


出現了問題當然就需要治療了,那出現乏脂性濕疹如何治療呢?


一般的症狀不重,不影響睡覺,沒有要求一定要求醫院治療,可以自行外擦保濕潤膚霜,家裡最好放上加濕器,洗澡時注意溫度調低點、時間縮短點,使用更溫和的沐浴清潔產品,可以緩解症狀。



但若出現瘙癢嚴重,影響睡眠,建議就診治療,可能需要口服止癢的藥物、外用含有糖皮質激素的藥膏來緩解。如果情況持續數天不見好轉,這時就需要前往醫院檢查了。


出了問題就要想辦法治療,但若是在最開始的時候就做好預防工作,不會出現問題就不用這麼麻煩啦。那生活中應該如何預防乏脂性濕疹呢?主任給出以下幾點意見,希望大家可以注意注意,及時預防:



1、冬季洗澡不宜過於頻繁,每周2-3次為宜;水溫不宜過高,應保持在38-40℃左右,洗澡時間不宜過長;不宜使用鹼性洗浴劑,應選用中性或弱酸性沐浴露。


2、很多人出現這個問題,但是洗澡時間又不長,也沒亂吃東西是怎麼回事呢?其實有一部分患者是油性皮膚,夏天用的是強效控油的沐浴乳,但又沒有習慣更換,冬天本來就皮膚較干,這麼一洗自然就容易出問題了,所以沐浴乳最好更換成適合冬天使用的款式,沐浴應使用具有保濕滋潤成分的潤膚劑。


3、室內環境不宜過於乾燥,供暖環境下,最好使用加濕器。



4、衣物選擇上,貼身的儘量選擇質地柔軟、純棉的衣物,減少衣物的摩擦刺激,這樣可以有效的減小患病可能。


主任提醒:冬季很容易出現皮膚瘙癢症狀,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視,如果不及時治療應對,容易讓病情反覆,最重要的是會給皮膚留下疤痕,所以一定要做到儘早治療爭取早日康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ESRaG8BMH2_cNUgJL_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