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關於養老題材的電視劇越來越多,社會開始關注中國社會的養老問題。
在電視劇《都挺好》里,蘇大強最終把財產都留給了兒子,養老卻交給了女兒。
養老問題,一直是每個家庭面臨矛盾最多的問題。
看過李雪健老師參演的電視劇《嘿!老頭》里一段老人得了老年痴呆症的片段,
李雪健以過人的演技演出了一個患病老人的真實狀態,這段表演看完之後,
很多人在讚嘆李雪健演技之餘,都有一種不敢老的恐懼感。
不敢老,不是害怕死亡,而是害怕老去時自己無法照顧自己時帶來的痛苦和孤獨。
縱使兒女再孝敬,當一個人無法自由行動,失去自理能力時,那種感覺是無法言說的痛苦。
健康時,我們都希望有所依靠,但當真正需要依靠別人才能生活時才發現,
原來我們最想要的生活不是多麼豐厚的物質生活,而是自主自由的生活。
但與此同時,人們又是如此的害怕死亡。人在年輕時,對死亡是沒有概念的,
因為離自己還很遙遠,所以對死亡往往沒有恐懼感,而當人年老之後,離死亡越近,
便越是害怕死亡,害怕衰老帶來的種種不便。
去年有一位香港老演員夏萍,兒女不在身邊,在家中跌倒10小時無人知曉人。
後被人發現方送到醫院,但最終因病不治而去世,終年81歲。
她有兒女,但關係處理的不是很好,夏萍長年獨自生活,身體健康時,尚能自己照顧自己,
但隨著年歲的增長,她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只靠自己的乾兒子林家棟和學生梁建平偶爾照顧。
我想起我媽常說的一句話:人不怕年輕時受罪,怕只怕老來無依無靠。
人年輕時再大的苦也能扛過去,再孤獨也可以獨自承受,
但等到老了之後,最悲涼的莫過於無人陪伴。
夏萍的遭遇讓我感到了人生的悲涼,她也曾美得驚為天人。
人人都渴望長生不老,但長生不老到底有什麼意義?
對於那些生活富足且有社會地位的人,長壽的人生是可以保證生活質量的,
但對於像夏萍這樣的普通民眾來說,等老到自己無法照顧自己時,活著,其實是一種痛苦。
其實夏萍相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還算幸運的,最起碼她能承擔得起自己的養老費用,
在中國的底層老百姓當中,有多少老人到了老年無錢看病,無錢養老,最終孤獨死去。
孤獨死"以老年人特別是高齡老年人居多,是全人類社會老齡化的突出表現之一。
2008年,僅東京一地,就有2000多個老人因無人照料而默默離世。日本全國60歲以上人群中,超過四成的老人擔心自己將會"孤獨死去",超過七成老人對未來生活感到不安。這一問題在大城市更為突出。在東京都市區等大城市和人口在10萬以上的中等城市,感到自己將"孤獨死去"的老人比例超過45%。為了溫飽,有不少日本老人竟願意進監獄。從1991年開始,65歲以上的高齡人犯罪一直在增加。日本監獄裡60歲以上的犯人數量比1998年增長兩倍。
我因為工作地點的原因較少回家,但只要回家,就總會碰到一個撿紙片的老人。
他拖著腦血栓後遺症很不利索的腿,拉著一捆廢紙片,乘電梯回家。
很多次倒垃圾時,就發現他等在垃圾箱旁,撿拾能賣錢的垃圾。
每次,我碰到他都會有一種很沉重的感覺壓在心頭。
這兩天因疫情原因,極少出門,有時會從窗口向樓下看,
我會和我的孩子說起這位老人,從疫情爆發到現在,也沒見到他出來,
心裡竟有些擔心他的安危。
我曾經有位四十多歲的顧客,他大約是有某種心理障礙吧,他沒有朋友,沒有親人,
因為去我店裡買東西,他手機沒有網,他不知道原因在哪裡,請我幫忙給他看,
最後我幫他解決了問題,他便十分感激我,他就認為我是一個可以相信的人。
後來他想註冊微信、QQ和微博,自己不怎麼會弄,又來找我,因為老接觸他的手機,
我發現他的通訊錄和通話記錄里沒有一個聯繫人。
我問他,他說他獨居,沒有親人也沒有朋友,我說那不行,你得有朋友,
他說人都太壞,我不想跟他們說話。
最後一次見他,是去年的夏天,大概是六月底,他很瘦,穿著短褲,
露在短褲外面的小腿是皮包骨頭的樣子,他說手機突然沒網了,讓我幫他加一個QQ群,
我一看是一個胃癌群,當時心裡很難過,我說你應該去醫院,他說醫院全是壞人。
因為他手機沒網,我懷疑是他欠費了,用他手機給我手機打了一個電話,
他通訊錄里依舊沒有一個聯繫人,通話記錄里只有我一個號碼。
弄好之後,他走了,走時還滿臉笑意的跟我告別,
但這個表情,成為他留在這世上的最後一抹溫暖。
三個多月後的一天,我突然接到一個陌生電話:「你認識馬**嗎?」
我努力在大腦里搜索,隱隱約約地感覺到是他,因為用他的身份證幫他綁定過微信錢包,
所以對他的名字還是有印象的。而且他的名字和我所熟識的一位鄰居只差了一個字。
」應該認識,但是我不確定,好像應該是我的一位顧客吧。「
我隱隱感覺,這個電話背後隱藏的消息很不吉利。便問:」你是誰?你找我有什麼事?「
」我是九原區刑偵大隊的警察,你最後一次見他是在什麼時候?「
我心裡感覺到了一種涼意但卻又不敢問,雖然是很普通的關係,但我不希望他出事。
」大概是六月底七月初的樣子吧。」我特別想問他怎麼了?或者想問他是不是死了?
但沒有問出來,出於自我保護和怕惹麻煩,也出於對他死去消息的抗拒,我把這句話憋了回去。
「是這樣的,他的手機上只有你一個號碼,所以我們想問一下你是不是認識他。」
「他是一個很奇怪的人,好像沒什麼親人朋友,我幫他註冊過QQ什麼的。」
此時我確定他已經死了,因為有一種強烈的預感。
「嗯,謝謝你。」警察掛了電話。電話這邊的我,心裡說不出是什麼滋味。
一個認識了五六年的顧客,突然就沒了,而我都沒有勇氣問警察他的生死。
幾天後,我碰到一個跟他住得不太遠的顧客聊起此事,這位顧客說他死了三個月後才被發現。
鄰居家孩子的足球踢到了他的院子裡,翻牆去找,結果聞到了很臭的味道,
透過窗戶方看到早已死去的他。
他一直養著好幾隻貓,最後一次見我時要把他的波斯貓給我養,而且跟我說別人給錢他沒賣,
他只放心給我養,我當時有兩隻貓就拒絕了。因為養著貓,所以鄰居以為是貓臭味,沒太注意。那時想起他死後的情形,都不太敢細想。
一個鮮活的生命,才四十多歲,死在家裡三個多月屍體都已經腐爛掉了才被發現。
據鄰居說,警察發現他時,屍體早已幹掉,得了胃癌的他,估計死的時候早已皮包骨頭了。
這是我親身經歷的最孤獨最悲慘的一個故事。
他讓我每每想起時都感到生命無比的淒涼。
我們為什麼要追求長壽?如果長壽有質量,尚且值得追求,
如果長壽讓我們失去了活著的尊嚴,那麼對於生命來說,長壽,就是一種恥辱!
我曾經跟朋友討論過一件事:如果讓你選擇是要健健康康的活到七十歲死還是要經歷病痛的活到一百歲,你會怎麼選?
她說她會選擇七十歲,和我的答案一樣。
其實很多時候,活著已經讓我們用盡了全力。在年輕力壯時,或許貪戀繁華,
等到老得無法自理時,不如結束生命。
人人都想長壽,但失去生活質量的長壽,對生命來說,是一種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