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紅樓夢》釵黛合體判詞。
《紅樓夢》中關於薛寶釵容貌的描寫為"端莊凝麗,富態而艷俊,頗有牡丹風格"。
從其判詞中的「停機德」、「金簪」以及對其容貌描寫用盡富貴華美之詞來看,薛寶釵應是一位有才有德有容有貌且貴氣逼人的女子,而且相對於林黛玉的柔弱之美,寶釵當是一個巾幗不讓鬚眉的女強人,她艷冠群芳,生於富貴卻不知富貴,當王熙鳳因為流產不能管家的時候,她還受王夫人之託將大觀園管理得妥妥噹噹,是一個為人寬容大度、溫柔嫻靜、大方得體,善解人義,極會為人處世,思慮周全的姑娘。
薛寶釵容貌奢華: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語,人謂藏愚;安分隨時,自雲守拙…………這樣的薛寶釵,該一個怎樣美的演員才能呈現她的風采呢?
01,生於富貴而不知富貴。
87版紅樓夢於億萬人中尋得薛寶釵,她就是出生於成都市政府幹部家庭的張莉,自幼便被家庭薰染出一種大家閨秀的氣質,更因其家教甚嚴而形成一種舉手投足間均進退有度的端方之氣。
她與薛寶釵的結緣,說起來也很偶然,《紅樓夢》劇組到成都選角時,她陪同友人前去參選,但她眉眼中的富貴之氣卻被在場的負責人發現,隨即請她摘下厚厚的圍巾,細看之下,果然是一位
容貌艷麗的美麗女子,張莉被劇組選中,就此進了演員培訓班。
最初她想演的是林黛玉,但後來導演建議她演薛寶釵,因為她的外形及氣質更適合薛寶釵。
張莉成為除陳曉旭之外《紅樓夢》里最受關注的女主角,《紅樓夢》經過歷時三年的打造後,
一經播出,受到了如潮的好評,張莉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找她拍戲的人絡繹不絕。
但她心裡明白,這是薛寶釵帶給她的光環,參演了四五部劇作後,張莉隻身來到了加拿大。
1992年,27歲的張莉隻身來到加拿大打拚,她想半工半讀,完全靠自己的能力生活。
但是當她去到招聘服務員的餐館,因沒有工作經驗而被拒絕後,她開始感到在加拿大,
她將開始與中國完全不同的人生,在中國,無論是她優越的家庭條件,還是薛寶釵的光輝,
都是她的名片,但到了加拿大,她將從零開始,以往所有成績,都被清零。
既然沒有工作經驗不能打工,那只能另尋出路。學校當時設有前三名可以拿到獎學金,
張莉奔著這個目標努力學習,結果她果真拿到了獎學金,蒼天從來不辜負努力的人。
02,生活沒有對錯,只要你能過上你想要的生活就是對的。
張莉在加拿大攻讀導演系畢業後,轉身去做房地產生意,很快便經營得有聲有色,並積累了過億身家,但事業上如此成功的張莉,卻並沒有像我們期望中的那樣,找一個如意郎君,結婚生子,過上美滿的家庭生活。
於是有人認為,《紅樓夢》是一部有魔咒的書,看它的人多會沉湎於其中,變得傷春嘆秋多愁善感,而參演《紅樓夢》的演員,多入戲太深,無法走出角色。先有飾演賈瑞的馬廣儒常常自比寶玉後酗酒暴病身亡,後有陳小旭削髮為尼,再有張莉放著演員的大好前程不要,遠離國土去到異國他鄉,至今一個人獨處異鄉,皆為《紅樓夢》所累。
事實上不過是巧合而已,每個人對人生的感悟不同,其選擇也會不盡相同。
馬廣儒的人戲不分,和其從小的家庭教育有關,有扶弟魔的哥哥姐姐,還有兩位將他當女兒養的父母,6歲時父親就給他買紅樓夢看,本就是教育的缺失,最後沒有現實生活能力的馬廣儒才借酒澆愁,最終染疾暴病身亡。說來也是家庭教育之過,《紅樓夢》不該是原罪。
至於陳曉旭的出家,與她個人的婚姻和心路歷程都有關係,而且她本身就信奉佛教,出家,不過是一種生活方式,只不過,沉迷於金錢名利的我們,看不透看不穿而已,倒覺得陳曉旭可今憐可嘆,事實上,為了追名逐利而日夜奔波爭鬥的我們,更可憐也更可笑。陳曉旭也曾擁有過億資產,她不過是在生前就看淡名利錢財,能放下一切,歸於清靜而已,至於因病而死,更是人人不可避免的事情,何悲之有?
而且對於張莉來說,從小便不缺名利的她,對名利反而看得很淡,她和寶釵最大的相同之處是知富貴而不富貴,博才多學,不讓鬚眉,生活中這樣的人也很多,不過是張莉正好因為這些物質演活了薛寶釵最後被對號入座罷了。而且薛寶釵是嫁了人的,而張莉至今未婚。
更何況,《紅樓夢》本身寫就的就是生活百態,眾生萬相,總有人會與其中的某些角色的經歷相似或重疊,要不然,又如何會有那句「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的古語呢?
人們往往把未婚和沒有生活伴侶混為一談,其實婚姻和愛情本就是兩回事。
任何一種生活方式,只要沒有影響到別人,沒有對他人造成傷害,自己感到滿意,就值得被尊重。
常人的家庭生活充滿了雞零狗碎,很多人困於其中,苦不堪言,但見到一個與自己生活方式不同的人,又感覺是異類,這其實就是我們俗人的心態。
她沒有被名利所困,1992年出國打拚,後移居加拿大,偶爾也回國拍一兩部戲,這樣如行雲流水的生活,何其愜意!
其實我倒很羨慕張莉的人生,無牽無掛,來去自如。
人生沒有對錯,沒有人可以成為別人人生的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