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蔡甸區的吳新洲,被人稱為「冬瓜哥」,他種出來的冬瓜非常獨特,果肉白皙鮮嫩、身材高挑均勻,堪稱「美女冬瓜」!
他是怎樣把蔬菜大棚變成了搖錢樹?
很早以前,吳新洲還是一個商販,專門輾轉於廣西、海南、湖北等地,販賣冬瓜等農產品。常年的走南闖北,讓他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對於各種農作物在各地的行情,了如指掌。
比如每年冬瓜價格的季節性波動:
「正月,全國冬瓜最早在海南上市,2月下旬每斤可賣3.5元的天價;到了7月中旬,武漢的冬瓜上市,價格跌到0.15元;到12月前後,價格又逐漸上漲到1元...」
想到這些,他突然有了主意:如果種植冬瓜,控制上市的時間,錯開產出高峰期,那麼一定可以賺很多錢,大棚種植無疑是最好的方法。
於是他四處借債,用17萬元租下了200畝地,開始嘗試種冬瓜;第二年,他在50畝的冬瓜地上建起了鋼架大棚;他的做法讓身邊的人非常不理解,大家嘲笑他,「冬瓜價格低產量大,用大棚來種瓜成本太高了」。
事實上,當年吳新洲不僅收回了投資的成本,還凈賺了4萬元。後來他又參加了當地的農科院作物研究所組織的培訓;在這裡他掌握了「一瓜兩收」的技術,通過這種技術他可以在大棚里種植春秋兩季冬瓜。
「一年兩茬、錯季上市」既錯開了本地露地冬瓜的集中上市;又節省了大量的種植成本,產量、質量雙豐收。
吳新洲的美女冬瓜,裝滿了一輛輛大貨車,銷往全國各地;他興奮地告訴記者「這批冬瓜要比傳統的露天種植早一個月上市,每斤的批發價達到1元,一車的冬瓜可以賣一萬五千元....」
隨著效益的翻倍提升,他不斷地擴大種植規模,承包了500畝種植地,靠銷售「美女冬瓜」每年凈收300萬以上。
吳新洲還鼓勵身邊的農戶也種植大棚冬瓜;針對農戶的擔心「種得出來,賣不出去可咋辦」?他成立了合作社,不僅向農戶提供技術,還按保底價,統一包收、包銷,帶動了上百名農戶脫貧致富。
普通的鋼架大棚,讓吳新洲變成了搖錢樹;吳新洲告訴記者:
「在這個世界上,做任何事情都要靠兩樣東西:客觀條件+主觀意願=成功」當具備了成事的條件,再加上迫切的意願,想不成功都難!
來源 每日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