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裡的漢字這麼多,都是和中文一樣的意思嗎

2020-06-15   日語學習充電站

原標題:日語裡的漢字這麼多,都是和中文一樣的意思嗎

據說日文中有1000多個常用漢字。作為中國人,學習日語最開始的時候其實也挺有趣的,因為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倍感親切的漢字,但有些確實完全不同的意思。

日語中的許多漢字都是繁體字,這很容易理解,因為在隋唐時期,日語是從中國輸入的漢字,當然它們是繁體漢字。

在日文漢字中,從「舊字體」改為「新字體」,有許多字竟然跟中國的《漢字簡化方案》完全一致。比如,「舊字體」中的「國」,改為「新字體」中的「國」;「舊字體」中的「號」,改為「新字體」中的「號」……

不過,也有許多繁體漢字在日文中沒有被簡化,例如東京的「東」,在日文中至今仍寫成「東」;「鐵」在日文中仍寫成「鐵」;「輪」在日文中仍寫成「輪」……

日文「舊字體」中的「藝」,改為「新字體」中的「芸」,而不是中文簡體漢字中的「藝」。同樣,日文「舊字體」中的「屍」,改為「新字體」中的「死」,而不是中文簡體漢字中的「屍」,所以屍體在日文漢字「新字體」中寫成「死體」。像日本人如果將全文用假名書寫下來,輔之以空格,這是最容易幫助日本文盲讀清楚大概意思的方式。

如果你看到「駐輪場」的標誌,那「輪」子「駐」了,勢必是「停車場」。見到「駐輪禁止」的路標,我就知道是「禁止停車」的意思。那麼「橫斷禁止」,也就是「禁止橫穿」的意思。斑馬線旁豎立著「橫斷步道」路標,當然也就是「橫穿步行道」的意思。至於「株式會社」就是「股份公司」的意思。

有的日文中的漢字組成名詞。比如「足袋」就是「襪子」,「米國」就是「美國」,自行車寫作「自転車」,「時差信號」就是紅綠燈這樣的交通信號。

也有的日文中的漢字,以中國的習慣來猜測,會鬧笑話。比如,日文中的「手紙」,其實是「信」;「服役」不是去「當兵」,而是「入獄」「坐牢」;「留守」反而是「不在」的意思;「老婆」不是指「妻子」「媳婦」,是指「老太婆」;「前年」指的是「去年」,即「前一年」;「人參」指的是「胡蘿蔔」。

還有的日文中的漢字,是中文漢字所沒有的,是日本人創造的,叫做「日制漢字」或者「和制漢字」。有一回,我在一家餐館門口見到一個「日制漢字」——「井」字正中加一點,猜不出是什麼意思。後來別人告訴我,那是指盒飯,「井」字表示飯盒,正中的一點表示飯菜。這個字,日語發音為「動」。

有趣的是日文中的成語,把漢語中的成語加以改造,變成「日本特色」。如中國人說「日新月異」,日本人說「日進月步」;中國人說「山清水秀」,日本人說「山紫水明」;中國人說「千鈞一髮」,日本人說「危機一發」。

也有的日語中的成語,是漢語中所沒有的,所以中國人幾乎不懂這些日本式的成語的含義。如「絕體絕命」是「一籌莫展」「無可奈何」「窮途末路」的意思,「一所懸命」是「努力地」「拚命地」「盡力地」的意思,「七花八裂」是「四分五裂」的意思。

從日語中的漢字可以看出,中國文化對日本有很大的影響。但是,影響一直是雙向的。反過來,日語對中文也有一定的影響。例如,我們現在經常說的「幹部」一詞來自日語。現代漢語中的「給力」和「癌」也來自日語。標有「宅急便」的車輛現在也在中國的街道上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