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誤農時不負春 促進生產保民生

2020-03-28     南寧農業

黃花風鈴木浸染街道兩旁,花香擁簇著復工的腳步,處處煥發生機;春雷陣陣應和起農忙號子,細雨滋潤著扶貧產業,人人充滿期待。


當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良慶區堅持防疫和發展兩手抓的理念,同步推進保生產與保民生,打出防疫、復產、脫貧「組合拳」,保障生產發展不掉鏈,在戰「疫」的同時為今年決勝脫貧攻堅奠定堅實基礎。


復工就是穩就業,復產就是穩經濟。目前,良慶區已有332個工地項目復工,61家年產值20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恢復生產,企業復工率100%。良慶區還將持續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為陸續復工復產的企業、工地提供免費檢測服務。


為保障農業企業、涉農經營主體和農業項目復工復產,良慶區建立定點包保服務制度,實行差異化服務,幫助解決材料運輸、用工招聘、工商登記註冊、防控物資供應等方面存在的實際困難。對於生產經營嚴重困難、確實無力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農業企業、涉農經營主體,按照規定報經批准後,可以緩繳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和工傷保險費,緩繳期最長6個月,免收滯納金。


復工復產漸入正軌,脫貧攻堅也步履不停,搭上生產衝刺的「快班車」。


良慶區積極推進扶貧產業項目返崗復工,並多渠道開發93個扶貧公益性崗位、119個疫情期間臨時扶貧公益性崗位,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解決轄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業問題。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可以在就近的公益崗位就業,讓他們通過自身努力早日實現脫貧致富夢想,扶貧與扶智、扶志有機結合,助力脫貧攻堅。


近日,大塘鎮錦亮村那侶坡村民黎以有多了個「新職務」——村子卡點值守員。2016年,黎以有脫貧後,養殖雞鴨是他一家的主要收入來源。受疫情影響,養殖工作也受到衝擊。「疫情防控服務崗設為臨時扶貧公益性崗位後,我的生活又多了一重保障,還能幫助村裡防疫,很適合我。」黎以有說。


春來日好,農時不誤。良慶區一邊抓疫情防控,一邊盯緊春耕生產關鍵節點,抓好春耕農技服務指導等工作,開闢了農耕物資「綠色通道」,及時打通春耕備耕「最後一公里」。各村坡的封村卡點在不減小疫情防控力度的前提下,保證物資車輛快速通行,助力春季農業生產,確保儘早將化肥、農藥、種子等物資運送到田間地頭,全力保障春耕生產,努力實現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雙勝利」。


記者在良慶區那馬鎮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看到,農民們忙著鬆土、除草、補種等農活,有做就有收,脫貧致富有動力,大家盼著今年有好收成。那馬鎮共和村是我市蔬菜生產基地之一,為減少人員接觸交叉感染風險,今年春耕農資採購方式顯得有點與眾不同。


「村民通過微信群、電話等方式向農資店訂購農資產品,農資店再將他們所需物資運送到田間地頭,確保春耕物資安全送到目的地,很方便也很放心。」該村村支書黃居旋說。


目前,良慶區積極摸清疫情對扶貧產業和脫貧戶的影響,對存在返貧風險的已脫貧戶、邊緣戶和存在脫貧困難的貧困戶,採取針對性幫扶,提升脫貧質量,確保扶貧產業發揮效益、農民增收。


同時,做好農產品產銷信息對接工作,推出財政資金扶持措施,促進轄區特色農產品和扶貧產業項目、貧困戶生產的特色農副產品上市銷售;對於助銷良慶區果蔬產品的電商企業,按照實際完成銷售的出單數量給予每單0.5元的補助;鼓勵外地客商和本地經紀能人採購銷售良慶區果蔬、家禽產品,累計採購銷售果蔬、家禽總量分別達到50噸以上的,給予每噸20元補助。



免責聲明:本頭條號發布的轉載內容及配圖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對內容真實性由原作者保留,本號不做承諾,如涉及內容、圖片的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來源:文/南寧日報 圖/綜合整理

編輯:南寧市農業信息中心

法律顧問單位:廣西法嚴律師事務所

如需轉載分享,請註明來源「南寧農業」今日頭條號,謝謝合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jUyJIHEBnkjnB-0zBhF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