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震動來得更爽快?SPECIALIZED ROUBAIX公路車評測

2019-07-15     美騎

SPECIALIZED閃電在今年4月份發布了全新一代ROUBAIX公路車,在本期評測前小編先回答大家可能會比較關心的幾個問題:

1、送測車輛版本為ROUBAIX Expert Ultegra Di2,建議零售價人民幣41990元。

2、擁有舒適的騎乘姿態,並且Future Shock2.0頭管減震效果神奇(詳情見正文)。

3、這是一台幾乎完全匹配國內平均道路建設水準的公路車,競技、騎游兩相宜,非常值得入手。

更多疑問可以參見:《關於閃電新魯貝 研發團隊有話說》

美騎編輯部在收到這台公路車後也是緊鑼密鼓的開始了道路測試,下面進入評測正題。

ROUBAIX Expert Ultegra Di2公路車與其他公路車最大的不同就在於頭管的Future Shock2.0頭管避震系統和新一代坐管夾下移設計。

Future Shock2.0頭管避震擁有20mm的行程,活動的行程部分通過保護套包裹,圖中間部分的行程作動區域被保護套所包裹,保護套為軟性材質,會隨著頭管避震壓縮而壓縮。

2.0頭管避震增加了可調節的液壓系統,比1.0純粹依靠彈簧有很大的升級。

換句話說就是避震感受較一代變得更加平滑細膩了。

經過測試,在搓板路面或者說砂石路面時頭管避震的效果最為顯然,在高速騎行上述路段時能夠體會到那種懸浮般的騎乘感受;需要注意的是,頭管避震工作時仍然會有震動傳遞至手部,只不過震動的波動幅度會大幅減小,手部感受更加舒適柔和。

2.0頭管避震具備鎖死功能,用戶可以自行選擇鎖死或打開,經過長時間的測試來看,實際上除非你會參加高強度的競賽活動,不然的話日常通勤、小騎游一直保持打開也沒什麼不好的。

喜歡軟的還是硬的?

以往把立蓋的位置在ROUBAIX Expert Ultegra Di2公路車上變成了Future Shock2.0頭管避震的控制器。

通過頂部的旋鈕,你可以隨時隨地選擇「軟」「硬」兩檔,得到不同的阻尼和支撐力度。需要注意的是,「硬」檔並非完全鎖死,但是效果足夠接近。

頭管避震系統本身就有一定的高度,配合抬升的Hover彎把,讓這款車的騎行姿態變得十分舒緩,整體的坐姿體驗會稍微直立一些,這對大部分車友來說是個好消息,畢竟不是誰都有PRO車手的身體柔韌度。

結合這台車的使用場景來說,更加舒適的騎行感受也能讓你騎的更快。

後端的S-Works Pave座杆採用了D型截面設計,配合坐管夾下移設計可以在顛簸路面產生更大的形變量,進而提高騎乘的舒適性。

全新設計的坐杆防塵套要兼顧座杆的前後形變和防水防塵,設計成這樣也是當下最優的解決辦法了。

實際體驗來看防水防塵效果出色,雨天騎行後拆開裡面只有少量的水漬,塵土砂石則是完全被隔離在外;畢竟不是完全密封的狀態,這樣的表現已經十分令人滿意。

打開坐杆防塵套你會看到加長後的坐管夾螺絲,由於坐管夾位置下移,螺絲加長後能夠維持原有的坐管鬆緊調節的體驗。

引起舒適

Body Geometry Power座墊,坐寬為143mm,採用了中空鈦合金座軌;在評測期間這款坐墊給人的感受是軟硬適中,支撐到位。並且長途騎行不會對下體造成不適感,這一點十分重要。

整車搭配了Roval C38碟剎輪組,材質為碳纖維,配合TURBO PRO外胎使用,整體的加速感覺十分輕巧。

看到右側的小人沒有?拳打南山猛虎,腳踢北海蒼龍,就是這種感覺

TURBO PRO開口胎使用Gripton橡膠技術以及BlackBelt防刺技術,700x28C的尺寸讓小編只需保持85-90的胎壓即可享受舒適的路感和暢快的加速體驗。

如你所見,這款外胎的花紋只分布在兩側用提供過彎抓地力,中間部分則沒有花紋。實際體驗來看在乾燥路面中騎行這款外胎的滾阻非常之低,而且路感非常的柔和。

評測期間的幾次長途騎行中爆過一次胎,扒開一看爆胎的特徵顯然是「蛇咬」的形態,所以這裡小編也提醒各位不要一味的為了舒適而降低胎壓,尤其是大體重選手尤其需要注意。

在雨天騎行時這款外胎在制動時出現過幾次打滑的現象,實際就個人感受而言這款外胎在乾燥路面的體驗更棒,雨天則信心稍顯不足。

前叉和後三角開檔預留了充足的空間,整車搭配700x28C車胎的情況下,仍然具備了相當大的空間,有效避免惡劣路況下的泥沙堆積車架的情況發生。

送測車輛為紅色閃粉漸變塗裝,製作工藝是非常精緻了,不過就小編個人而言這款塗裝略微低調了點。

就像之前說過的那樣,這款ROUBAIX公路車的幾何相對平緩,騎行姿態十分友好。但是如果你想要更加激進的騎乘姿態,這款車有53碼、57碼和59碼3個車隊版尺寸可選。

簡單看STACK和REACH的話,53碼的ROUBAIX相當於54碼的TARMAC,57碼的ROUBAIX相當於56碼的TARMAC,59碼的ROUBAIX則比58碼的TARMAC稍微長一點。

隊版尺碼全球限量500台,目前國內各大閃電經銷商車店可能還有少量售賣,手快有手慢無!

各個尺寸的車架幾何:點擊查看

車架下管整合了Shimano Ultegra Di2控制器,水壺架螺絲的閃電LOGO做的也是十分精緻。

送測車輛搭配的是Shimano Ultegra Di2 碟剎套件,整體使用效果令人滿意,沒有太多可以吐槽的地方,畢竟加8000元上無線電子變速版本的舉動是個理智的車友都會權衡一下;這個版本我相信也會是ROUBAIX車型中銷量最大的一個型號。

R8070變速撥杆兼顧了體積和操作手感

ROUBAIX Expert Ultegra Di2使用了SHIMANO次頂級的電子變速套件,搭配壓縮牙盤和「巨大」的飛輪,能夠帶你去幾乎任何有路的地方。

廣州地區路況大多為平路和起伏路面,除了幾座有名的「大山」外,爬坡並不是很多。所以實際上在評測期間這套傳動系統的齒比搭配顯得有些富餘。

牙盤齒片為50/34T,飛輪11-34T

Shimano Ultegra Di2 R8050前撥

Shimano Ultegra RX805後撥

新款RX805後撥的最大特點是新加入的穩鏈開關功能(SHIMANO SHADOW RD+),能讓新款後撥應對更複雜的騎行環境。使用過SHIMANO山地產品的車友,對這項技術一定不會陌生,導輪邊上的穩鏈開關十分顯眼。啟用穩鏈功能之後,後撥能夠更加穩定、安靜地工作。

筒軸如今幾乎已經成了碟剎公路車的標配,ROUBAIX Expert Ultegra Di2 使用了12x142mm桶軸配合Shimano Ultegra平裝油壓碟剎,制動力穩定充足;

車輛前端剛性表現也是十分出色,只有在大力搖車時才會出現輕微蹭碟現象,相較騎乘過的其他公路車而言在,ROUBAIX Expert Ultegra Di2閥值已經很高了。

後上叉的「轉折」看起來有些突兀,但那裡是給坐管夾固定用的。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不讓立管的過渡順暢一點,做成類似TARMAC和VENGE包覆後輪的效果。這樣做並不能增加額外的氣動效果提升,同時給坐管夾固定增加了難度,所以為什麼要給自己找麻煩呢?

另外據官方表述,上方的突出也只是為了容納隱藏坐管夾而已,並沒有任何氣動方面的考慮。

車架產自中國台灣,如你所見,ROUBAIX Expert Ultegra Di2 車架仍然支持機械變速,五通位置預留了機械變速出線口。

Shimano Ultegra BBR60中軸,保養福音

54和56碼的曲柄長度為172.5mm,其它尺碼所搭配的曲柄長度隨著尺碼的增大而增大,如44、49碼搭配165mm長度曲柄,52碼為170mm,58、61、64則為175mm。

騎乘體驗方面,輕快、高效、舒適是這台車的關鍵詞,Roval C38碟剎輪組搭配700x28C TURBO PRO外胎使得整體騎行的踩踏感非常流暢。

Body Geometry Power座墊、Hove抬升彎把以及下移的座管夾設計,再結合舒適神器的Future Shock2.0頭管避震,讓這台車在舒適度上有著非常顯眼的表現,那種類似於山地車的懸浮避震感受在這台車上也能感受得到。

五通剛性十分充裕,配合前後筒軸設計讓踩踏的感覺更加直接清晰,與騎乘端的舒適性設計結合在一起來看,這種上軟下硬的感覺還真是十分奇妙。

美騎點評:

這是一台近乎萬能的公路車,如開頭所說的那樣,車輛整體的設計導向幾乎完全匹配國內平均道路建設水準,競技、騎游兩相宜。

ROUBAIX Expert Ultegra Di2是目前ROUBAIX車系中採用電子變速套件的價格最低的一款車型,往上加8000元是搭載無線電子變速套件和車把升級為S-Works Carbon Hover Drop彎把的ROUBAIX Pro Force eTap車款,往下則是售價24990元人民幣的ROUBAIX Comp,套件、輪組、座墊、把組配置均有所降低;頭管避震使用的也是Future Shock1.5,相較2.0來說缺少了鎖死功能。

綜上來說,這是當下最值得購買的魯貝車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jPFER2wB8g2yegNDNAt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