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保險,包括重疾險、醫療險、壽險,甚至部分意外險都設有健康告知,投保時符合健康告知才可以買,不符合就不能買。
對於身體有一些毛病,或者此前住過院看過門診的朋友來說,如何順利買到保險,此時就是個問題了。
大白總結了三種解決辦法。
走核保:包括智能核保和人工核保,智能核保1-2分鐘就能拿到結果,且不留核保記錄,建議優先考慮;找不到對應的核保項,或者智能核保通不過,再走人工核保。
線下多家投保:網際網路保險核保相對不如線下靈活,如果線上的保險買不了,那可以選3-5家線下公司,同時投保,從中選擇結果最好的一家。
下面詳細說下。
不同保險公司的產品對健康的要求是不一樣的。
以肺結節為例,大麥定壽的健康告知有問,走智能核保則直接拒保;而瑞泰瑞和,不問肺結節,可以直接買。
不同的險種,健康告知的要求也會有差異。要是重疾險買不了,也不用放棄,還可以考慮防癌險。
論健康告知的嚴格程度,從高到低排序,依次是:醫療險、重疾險、防癌險、定壽、意外險.....
而目前很多產品的健康告知會問:是否在投保或復效時被拒保、延期、加費或除外責任承保?
如果你有某項健康異常,為了避免以往的投保記錄影響新產品的購買,那投保時,最好先買健康告知、核保寬鬆的意外險、壽險,再買核保嚴格的重疾險、醫療險。
過不了健康告知時,就需要走核保。
「核保」就是通過回答保險公司設置好的問題,或提供病歷、檢查報告等資料,讓保險公司進一步確認你的健康情況,再決定讓不讓你買,以什麼方式買。
核保,包括智能核保、人工核保。
建議優先考慮能智能核保的,再走人工核保。因為智能核保可以立即拿到核保結論,而且就算不能買,也不會留下拒保記錄。而線下投保被拒保的話,就會有拒保記錄。
以「星悅」為例說明:
第一步:點擊「立即投保-確認」
第二步:會彈出健康告知,不符合的情況下,選「部分為是」。
第三步:系統會提示「進入智能核保-進入健康確認」
第四步:找到相應的健康異常,就能核保了。
智能核保基本都是這個流程,操作起來很簡單。
而核保結果分5種。
當然了,如果孩子已經上早教班、幼兒園了,可以再花幾十塊買份意外險。
如果智能核保過不了,或智能核保裡面沒有相應的選項,那還可以考慮走人工核保。
先聯繫客服或諮詢你的顧問,了解需要準備哪些資料,提交好後一般3-7個工作日能收到保險公司的核保結論。
這裡有人可能會問,智能核保直接被拒保了,還要不要線下多家核保?
要不要,有一個判斷標準:能不能爭取到更好的結果。
比如能讓加費、除外變標準體;除外變加費;延期變除外等等。
反之,明知會被拒保,就不要浪費時間嘗試了。
比如查出肺磨玻璃結節,大機率被拒保或延期,多家投保就沒意義。不妨等到多次複查都正常後,再嘗試。
要是確實有爭取空間,像B肝大三陽,雖然通常會被拒保,但還是有公司願意加費承保,這就可以爭取下。
這裡有人可能又想問:人工核保拒保會有記錄,還要不要核?
當然要核!
如果你的健康異常,大部分產品的健康告知都會問,比如很少有重疾險、醫療險不問結節、不問B肝。那你不核,等於放棄了買保險。
還不如放手一搏,再爭取下。
即使最後買不到保險,也不必焦慮,還可以帶病投保醫保和稅優健康險,一樣可以獲得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