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考出防控疫情的好成績,我們必須從體制機制上創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舉措,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水平,通過大戰大考不斷提高國家治理能力和水平,真正把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一要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
法治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穩定最可靠的保障。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幹部要全面依法履行職責,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在處置重大突發事件中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提高依法執政、依法行政水平。
要完善疫情防控相關立法,加強配套制度建設,完善處罰程序,強化公共安全保障,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體系。要全面加強和完善公共衛生領域相關法律法規建設,認真評估傳染病防治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修改完善。
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系統規劃國家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全面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二要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堅決貫徹預防為主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堅持常備不懈,將預防關口前移,避免小病釀成大疫。
要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優化醫療衛生資源投入結構,加強農村、社區等基層防控能力建設,織密織牢第一道防線。要健全防治結合、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工作機制。要強化風險意識,完善公共衛生重大風險研判、評估、決策、防控協同機制。
要健全重大疫情應急響應機制,建立集中統一高效的領導指揮體系,做到指令清晰、系統有序、條塊暢達、執行有力,精準解決疫情第一線問題。完善突發重特大疫情防控規範和應急救治管理辦法,健全優化重大疫情救治體系,建立健全分級、分層、分流的傳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機制。鼓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數位技術,在疫情監測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資源調配等方面更好發揮支撐作用。
三要健全重大疾病醫療保險、救助制度,加強建設統一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
在突發疫情等緊急情況時,要確保醫療機構先救治、後收費。要探索建立特殊群體、特定疾病醫藥費豁免制度,有針對性地免除醫保支付目錄、支付限額、用藥量等限制性條款,減輕困難群眾就醫就診後顧之憂。
健全統一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把應急物資保障作為國家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健全相關工作機制和應急預案。優化重要應急物資產能保障和區域布局,做到關鍵時刻調得出、用得上。對短期可能出現的物資供應短缺,建立集中生產調度機制,統一組織原材料供應、安排定點生產、規範質量標準,確保應急物資保障有序有力。
要健全國家儲備體系,科學調整儲備的品類、規模、結構,提升儲備效能。要建立國家統一的應急物資採購供應體系,對應急救援物資實行集中管理、統一調撥、統一配送,推動應急物資供應保障網更加高效安全可控。
【本文來源於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穩中求進的中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