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京媽說,原創內容。
眼瞅著入夏了,天兒越來越熱,氣溫也越來越高,給兒子洗澡時,在娃背上發現了幾顆痱子。到了夏天,操心的老父親、老母親可能又會遇到新的育兒難題,比如:
- 長痱子了怎麼辦,是不是要趕快撲些痱子粉?
- 淹脖子了看著好心疼,要咋緩解和護理?
- 天兒太熱了,能不能給孩子吃口冰鎮西瓜/冰棍?
- 剛下去的濕疹又出來了,是不是雨水多家裡太潮濕了?
- 娃奶奶說「小孩無六月,怕冷不怕熱」,到底要不要給娃多穿點?
……
其實呀,這些都是這個季節常見的育兒護理問題,稍不留神做錯了,就會掉坑裡,娃遭罪爸媽看著也心疼!
接下來,京媽就來說說夏天裡,天兒再熱也不能對孩子做的4件事兒,新手家長早了解,別做錯坑娃。
第一件事:天熱孩子長痱子/淹脖子,多撲點痱子粉就好了
到了夏天,氣溫高,出汗多的孩子還容易長痱子,或是胖點的小寶寶容易出現淹脖子。
不少新手媽媽會提前準備「痱子粉」,當寶寶出現這些情況時,「撲撲撲」給娃撲很厚一層,到處飛揚的粉塵都嗆的娃咳嗽……
但,儘管辛苦地去護理了,寶寶的痱子、淹脖子並沒反轉,反而還可能加重了,這是為什麼呢?
事實:寶寶 長痱子 是因為天熱出汗多,沒勤擦洗、皮膚清潔沒做到位,堵塞了毛孔,就冒出了一顆顆的小痱子。
而淹脖子也是因為出汗多、奶水、口水等流到了脖子裡,沒及時做好清潔,而導致皮膚被這些液體浸潤刺激出現的。
避免長痱子,正確的做法是:保持環境涼爽、保持孩子皮膚清潔乾爽,不建議塗痱子粉。
避免淹脖子,正確的做法是:正確喂奶、圍戴口水巾、勤擦口水、勤洗澡等,減少這些液體對寶寶脖子部位皮膚的刺激。
第二件事:「孩子長濕疹是因為濕氣太重了」,要保持乾燥通風
雖然夏天並不是濕疹的高發季節,但有些孩子因為照護得不到位,還是容易反覆長濕疹。
有的老人會站出來說「孩子長濕疹是因為濕氣重」。於是沒經驗的新手爸媽就撤掉加濕器,每天室內通風,減少環境中的濕氣存留。
事實:孩子長濕疹並不是因為所謂的「潮濕」,而多是「過敏」刺激,比如接觸了容易過敏的食物,空氣中干、冷等刺激,貼身的衣服不是純棉材質的等,頻繁的刺激寶寶皮膚,就容易出現濕疹。
不想讓寶寶長濕疹遭罪,首先要遠離前面說到的這些「刺激」。
比如穿純棉材質衣服,避免乾冷空氣刺激,使用加濕器、調控好室溫,還有更重要的就是給寶寶皮膚做好保濕,比如勤塗抹嬰兒潤膚乳/霜等。
第三件事:大人都要熱化了,孩子想吃冰棍/雪糕就吃吧
沒有冰鎮西瓜的夏天不叫夏天,不吃冰棍的夏天相當於沒過夏天。
每天三十幾度的高溫,大人都要熱化了,體溫調節能力差、活動能力差的孩子就更不要說了。
那是不是冰鎮水果、冰棍、雪糕、冰激淋這些冰涼的食物,就可以給寶寶多敞開了吃呢?
並不是!這樣吃大人可能沒事兒,但孩子可能會出現各種腸胃問題。
事實:小孩子的胃腸功能還沒那麼強,經常吃涼的會吃傷腸胃,可能出現拉肚子、胃疼、肚子脹氣、不想吃飯等情況。
所以呀,偶爾吃一點冰激淋、少吃口冰棍是可以的,但不要頻繁、大量地吃;冰鎮水果最好不要吃,吃常溫下的水果就好。
第四件事:小孩子怕冷,五六月的天也要多穿點
總聽家裡的老人說各種育兒俗語,最近天兒熱了,可能有的爸媽會聽到老人說「小孩無六月,怕冷不怕熱」。
總讓給孩子多穿點,或者老人帶娃的,直接自己做主,大夏天的給娃穿得里三層外三層,出門還得戴一大帽子。
孩子熱得出汗不說,情緒狀態都不好,越來越難帶,卻不知其實原因很簡單:孩子就是「熱壞了」。
事實:小孩子長得快、新陳代謝快,但又由於出生後一段時間體溫調節中樞還沒發育完善,所以怕冷也怕熱。
也就是不要給孩子穿的過少而受涼,也不要給孩子穿的過多而滿頭大汗。
判斷孩子冷不冷,可以摸後脖頸,如果是「溫熱潮濕」就說明孩子熱了,要適當減衣。
另外,天兒會越來越熱,高溫的天氣,可以適當開空調降溫,注意兩點:溫度合適、避免對寶寶直吹。
前面的這4件事兒,你在日常養娃時有沒有掉坑呢?此外,在夏天裡,你覺得還有哪些特別需要注意或是容易做錯的事情,都歡迎來分享討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