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分享我的銀川之行。在銀川旅行,若論遊客最有參與感最好玩的景點,我把鎮北堡西部影視城排名榜首,不知大家怎麼看?
寧夏旅遊資源太豐富了,有鎮北堡西部影視城,賀蘭山岩畫,滾鐘口,西夏王陵,回鄉文化園,沙湖,沙坡頭,黃沙古渡等景點,我的見識少了點,就連市區內的新寧夏博物館、北方民族大學、寧夏大學,還有眾多的城市公園和夜市,都讓我大呼過癮。想好好親近「塞上江南」「百湖之城」,你要有大把「奢侈」的時間。
鎮北堡西部影城以其古樸、原始、粗獷、荒涼、民間化為特色,主要景點有明城、清城、老銀川一條街等多處影視拍攝景觀組成 。2007年4月,鎮北堡西部影城被評為「中國最受歡迎旅遊目的地」,是中國十大影視基地之一 。
2012年,張賢亮根據寧夏歷史文獻和自己的記憶,親自指揮在影城的東南端搭建了「老銀川一條街」,僅用時97天。該景區以複製原「寧夏省國民政府」的建築物為中軸,以解放前銀川市最繁華的「柳樹巷」為藍本而打造。再現了當年的老商鋪、老街巷。街長120米,街道兩側店鋪分建6個400—500平方米的大廳,有銀川市歷史展、消防科普教育展、承天寺戲園等。
在老街的盡頭,是老街主題館。在老街里,有一段發自內心的對寧夏銀川的讚美:寧夏銀川,地處中國西北地區寧夏平原中部,東踞鄂爾多斯西緣,西依賀蘭山,黃河從市境穿過,是西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銀川歷史文化悠久,公元前112年始建城,距今已有2131年歷史。
民間傳說稱之「鳳凰城」,古稱「興慶府」、「寧夏城」,明清時作為「西錘都會」聞名遐邇,是中國99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在主題館的走廊牆壁上,張貼著很多珍貴的銀川老照片,照片的時間跨度是新中國成立後一直到上世紀的八九十年代。那些貼近生活的老照片,吸引了眾多遊人的目光。
寧夏新華書店。這裡民族和睦,民風淳樸,鍛造了「賀蘭巋然,長河不息」的銀川精神。銀川自然風光秀麗,素有「塞上江南、魚米之鄉」之美稱,是中國十大「國家旅遊休閒示範城市」之一,世界「必去」的46個最佳旅遊地之一,更是全球18個「國際濕地城市」之一。
寧夏市區和中山公園老照片,這次銀川的旅行,我去過中山公園,來去匆匆,並沒有發現這個場景。銀川人居環境優美,「碧水藍天,明媚銀川」是這座城市的名片。
五十年代的上海星浪牌錄音機。坐擁七十二連湖的環城水域,憑藉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優勢,這裡不僅是中國空氣品質最佳的堿市之一、中國距離原始森林最近的城市、西北地區人均綠地擁有量最大的城市、黃河流域最大的濕地之城。
五十年代的人民電影院。銀川是全國文明城市、全國環保模範城市、國家節水型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亞洲都市景觀城市、中國領軍智慧城市。
六十年代的銀川市購物券和活期儲蓄存摺,現在的這些東西已經彌足珍貴了,你家還保留著嗎?
1963年拍攝的駱駝運輸隊,大家知道背景是哪裡嗎?
七十年代的爆米花機和永遠吃不夠的冰棍。現在的冰棍不是那個味道了,爆米花機在小城市裡似乎還可以看到它的身影,那一聲巨響可真是印象深刻。
1957年7月成立的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七十年代的銀川體育館和銀川一幼。
梳著兩條大辮子的播音員。
當年的教室大掃除,你們也是這樣擦玻璃的嗎?
曾經黃河上的主要交通工具——羊皮筏子,現在只有在各大景區里花「巨資」才能體驗到。
七十年代的自行車運輸隊。
七十年代銀川的人都喜歡在這裡拍照,你或者你的長輩也在這裡拍過照嗎?快回家翻翻老相冊。銀川是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後變化最大的城市,具有中國城市化的標本性意義。
七十年代的中山南街。回看歷史留下的定格畫面,我們共同追尋銀川這座城市的發展印記,共同追憶時代的風雲變化,激情涌動的感懷特殊年代所擁有的情懷。
當年老的政府部門辦公室的樣子,你還有印象嗎?面對消失的昨天,或許你對時光荏苒、彈指一揮間有了新的感悟;面對正在流逝的今天,或許經歷的便是你今天擁有的財富;面對未來,我們當珍惜和感恩當下來之不易的生活!
待續,下文我們再去看看銀川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老照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ktr2G4BMH2_cNUgopq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