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65%的中國人,在近一年內會參與至少一場考試——中考、高考、考研、考證......
可以理解,為了未來能走得更穩更順些,我們都在努力找點安全感。比如有個好的學校、不錯的學歷以及厲害的證書。
那麼,問題來了:那些考試毫無壓力的學霸們,究竟是怎麼學習的呢?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位導師,就是那位傳說中的「鄰居家的孩子」,他說:「比起智商和努力,真正拉開差距的,是人生的一個底層能力。」
他就是李柘遠,汪涵稱他為「國民學長」,蘇芒說他是「雞血男神」,俞敏洪則評價:「 用最低的時間成本完成最高難度的進階,箭無虛發。」
大家好,我是李柘遠LEO。
曾經有人問,沒有背景、沒有天賦的普通人,靠什麼改寫人生?
我的答案是,不認命。
25歲前的差距,或許跟家庭背景、天賦才華有關。但30歲、40歲後的高度,是自己能夠決定的。
好的人生,拼的就是不認命的態度。
10年前,我以四年的全額獎學金考取了世界頂級的耶魯大學,成為了300多年來耶魯在中國福建錄取的第一名本科生。
我的人生因此而改寫。
2013年從耶魯畢業後,我成功地入職全球頂尖投資銀行——高盛,成為行業里備受矚目的年輕投資分析師。
工作三年後,我又毅然放棄百萬年薪,考上了世界聞名的哈佛大學商學院,逐漸成長為大家口中的「學霸學長」。
回想十年前,我還不過是一個來自南方小城、家境普通、距離世界名校很遠的孩子。
總有人問我,為什麼你能夠飛速前進,考上那麼棒的名校?
因為我掌握了一種底層能力,它比智商,努力都更重要。
它能拉開人與人之間的真正差距。
入職高盛
· 1 ·
「為什麼別人那麼優秀,
而我這麼平庸?」
獲得這種底層能力之前,我曾有一段坎坷的經歷。
我從小生活一直四平八穩,直到上高中時,被一則熱點新聞擊中。
新聞里說,一名學生同時被哈佛耶魯等多所世界級名校錄取。誰我已經不記得了,當時就覺得不甘心:「為什麼別人那麼優秀,而我這麼平庸?」
刺激之下,我決定了要向世界一流大學發起衝擊。
那時我連托福和美國高中考試都沒開始準備,卻毅然放棄了國內高考機會,休學考耶魯。
決定做出後,我幾乎要被撲面而來的重壓打垮了。
面對老師,我遭受著巨大質疑:「像李柘遠這樣放棄國內升學機會,去搞『不靠譜』的美國高考,冒冒失失,實在是對自己的不負責……」
面對自己,我開始感到懷疑:「是啊,整個福建省都從未有人考取過耶魯,我是不是真的高估自己了?」
那些天我走火入魔了。被窩裡、餐桌上、洗澡的時候,一切時間都在背單詞,一本嶄新的書沒幾天就被我折騰得滿目瘡痍。由於晚上熬夜,我白天上課根本無法集中精力……
更要命的是,連我最好的朋友也不理解我的決定,我陷入了委屈和迷茫。
· 2 ·
從前途未卜的青澀少年,到耶魯的超級學霸
我靠的是這一點
不記得熬了多少夜,情況依然不樂觀。最慘的是,背完400個單詞的第二天,就會忘掉一大半,我覺得,自己在做無用功。
痛定思痛,我終於意識到:
想要考上名校,拼時間、拼體力是不行的,我得學會高效學習。
高效的學習能力,就是人生的一個底層能力。
於是我「不擇手段」地上網查資料、看尖子生的採訪報道,向老師、媽媽和一切我能遇到的牛人請教;
然後記錄下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牛刀小試,復盤分析,把方法改造成最適合自己的……
Leo的學習方法筆記
我使用的戰術包括:5分鐘精讀法、「5W2H」的閱讀方法,提高複習效率的「康奈爾筆記法」等等。
備考期間,高效的學習方法就是我的戰袍。
我的成績出來時,同學和老師們都目瞪口呆:
美國高考SAT1考得2200的高分,SAT2一舉獲得滿分;
托福也考出了116分(滿分120)的優異成績;
2008年,我收到了來自耶魯的錄取信,還有一份每年55000多美元的4年全額獎學金;
2016年,我被世界聞名的哈佛商學院錄取,成為全班最年輕的學生之一。
Leo的耶魯畢業典禮邀請函
要知道,那是2008年,廈門學校還非常缺乏考國外大學的經驗,更不用說是哈佛耶魯這種名校了。
死摳自己的學習方式,從熬夜背單詞的學習小白變成耶魯的超級學霸,我靠的是「高效學習能力」。
Leo在哈佛
上了耶魯、哈佛這些名校,和來自世界各地的牛人大咖一起學習、生活時,我更加確定:
想要成功地實現人生理想,你需要比常人更懂得如何去努力。
時時刻刻為了目標,去尋找更高效的學習方法。
然後就全心投入,破釜沉舟,哪怕風雨兼程。
· 3 ·
我和全校墊底的表妹聊了一次天
她的高考成績就提高了100分
我曾走過的彎路並不是孤例。
就說前些年回國時,我去小姨家串門。小姨關起門來跟我聊女兒的成績,愁眉苦臉地說:
「還有半年姍姍就要考試了,光是暑期補習班就花了上萬元;買了很多大魚大肉、健腦產品,有牌子、沒牌子的都給女兒吃;上個星期都去燒香拜佛、求神保佑了。女兒沒有一個周末不在學習,成績卻還是全校墊底。
難道我家孩子真的不是讀書的料?」
我翻了翻表妹密密麻麻的習題本,心裡咯噔了一下:「照這樣學習下去,她怕是永遠也考不上一本了。」
表妹和別的學生一樣,只是一味輸入,沒有總結、思考、反饋。
錯誤的學習方式就像一張破了洞的網,永遠裝不滿魚。
我跟表妹說:「從今以後,你要忘記自己的學習方式。」然後告訴她一定要正確地建立屬於自己的錯題本:
1.弄明白錯的根本原因
2.分析題目的思維突破點
3.把課本和習題上的相同題型都做一遍
4.看懂老師的心思,自己改編錯題
大多數人都虎頭蛇尾,只能做到摘抄重做錯題,僅有很少數的學生能夠有耐力和魄力,完成一整套方法。
表妹委屈地看著我:「作業這麼多,要做這種錯題本,下輩子都做不完!」
我二話不說,直接把她的市質檢數學卷、數學課本和作業本鋪開。
她愣愣地看著我。
我接著說——你錯的題有些是課本里的原題、有的是作業里做錯了的題略加變換。
如果一直重複自己的錯誤,你的成績什麼時候會改變?
表妹吸取了我的建議,按照我說的4個步驟培養了建立錯題集的習慣,效果立竿見影。
她開學後課聽得更加認真、遇到卡殼的地方也會積極主動詢問老師,成績突飛猛進。
高考她比高三上學期的市質檢足足高了一百多分,成功地考入了211工程全國重點大學,這是她在半年前不敢想的。
大學期間,表妹還根據這套方法建立了「工作心得本」,在學業、學生會、社團三重身份之間遊刃有餘,大四時成功斬獲保研資格。
表妹正是因為運用了正確的學習方法,才能逆風翻盤,快速猛跑,取得好成績。
這就是差生、成績平平和優等生差異拉開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