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模式顧問:這個時代正在懲罰靠「賣貨盈利」的老闆

2019-09-08     陳丹社群模式顧問

一、什麼是賣貨盈利?

營業收入-成本=利潤(100-80=20)的盈利邏輯

賺錢的唯一道具就是產品,老闆每天都在研究如何賣給更多人提高營業額,如果通過管理抓細節,降低成本,最後實現盈利的利潤最大化。(120-60=40)的盈利邏輯。

賣貨賺錢的思維方式:

1:客戶來了,你從頭至尾不停地說自己的產品、服務有多好,既不關心客戶真正需要什麼,也不管客戶的態度以及是否願意聽你說。

2:設計出來的營銷方案,除了發廣告,就是廣告與客戶沒有情感連結,在今天客戶被過度營銷。

3:總是習慣從自己的產品出發,認為用戶應該都需要你的產品,比如做保健品的,只知道客戶需要健康,其它需求就沒有了解。

二、靠賣貨盈利會產生什麼問題?

你會發現產品的競爭越來越同質化了,東西都差不多,而你的產品與別人相比,並沒有明顯的競爭優勢。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獲取客戶的成本越來越高了。



三、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3種賺錢思維

第一種、流量思維,收入的構成=客流量*客單價*復購頻次,賺錢首先要考慮的是我的客戶在哪裡,我如何吸引大量的客戶上門找你買東西。

如果你賺錢的道具是產品,那麼你每天研究兩個方向:

1、用營銷來持續不斷提高收入。

2、用管理來源源不斷降低成本。

第二種:用戶思維,就是要挖掘用戶的需求和痛點,找到與你的產品/服務之間的關聯,並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把用戶當成朋友,好的產品和服務自然有客戶會幫你轉介紹。

從賣貨思維轉向用戶思維,你要學會了解人性,做一個樂於分享的人會讓大家看到你的價值,還要打造出個人賺錢的核心競爭力。



第三種,粉絲思維,藉助社群營銷力量,社群作為新的流量入口,社群值得你探索和嘗試。

注意:社群不是拉個群像很多微商那樣,建個群就開始猛鋪廣告、發連結,

社群是要根據目標客戶的需求,打造IP成為權威性的專家,能給出實質有效的解決方案,用高價值去吸引目標客戶,在社群互動、福利、活動的推動下。

建立起相互之間的信任,然後在信任的基礎上,設計文案,帶動成交,再進行不斷複製和裂變。

培養潛在用戶成為你的利益共同體。

傳統的賣貨盈利是把1個產品賣給1000個人,

現在的用戶盈利是同一個顧客如何賣給他1000次,

未來的粉絲盈利是1個鐵粉幫你介紹1000個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JYYGG0BJleJMoPMhQH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