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男孩被母親掌摑後跳樓身亡:毀掉一個孩子最狠的方式是什麼?

2020-09-21     啟達初中

原標題:14歲男孩被母親掌摑後跳樓身亡:毀掉一個孩子最狠的方式是什麼?

真的很痛心。

因為看到一個太無力,太讓人難過的新聞。

據封面新聞報道,17日,武漢一名初三年級的中學生,在學校里被其母親當眾扇耳光後跳樓自殺,雖然已經儘快送醫,但是因為傷勢過重還是搶救無效死亡。

根據封面新聞的報道,這名學生因為在班級中和同學玩牌,班主任請了家長,而怒氣沖沖的媽媽就在學校走廊里當眾對孩子發泄怒氣。

我看了孩子跳樓時的監控視頻,短短兩分鐘,我卻看得很窒息。

就在教室門口,這個孩子先是被連扇兩個耳光,又被掐住了脖子。孩子被打得默默低下了頭,母親又用指頭直戳他的腦門。直到老師勸阻之後,這位媽媽才憤然離去,留下自己的孩子待在原地。

整個過程,走廊上一直有學生來來回回,還有學生就站在教室門口旁觀。

孩子自從被扇了耳光之後,他整個人都變了,自始至終未曾抬起頭。

期間他還往樓下看了一眼,等走廊上的老師都進去之後,他義無反顧地爬上窗台一躍而下。

我很難想像在他默立的兩分鐘里想了什麼。

丟臉、難過、憤怒、絕望....

是多麼大的痛苦才讓他連恐懼都忘記了,連隔著螢幕的我們都能感受到他的決絕。

事發之後,有個學生在qq空間裡發了這樣一句話:

他靜止的兩分鐘,是我看過最長最絕望的沉默。

他才14歲啊。

一個正在青春期的孩子,在自己的同齡人面前被羞辱,這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碾壓他自尊心的一個過程,像把他放在溫火上慢烤,在同學目光里將他一遍遍凌遲。

我們想想看,自己作為一個成年人,如果當眾被打耳光,會不會覺得丟面子?更何況一個正處在青春期的孩子,是最要面子的時候,尤其還是在同學面前呢?

有一名網友評價說:

這位媽媽有沒有想過,孩子被你隨意辱罵挨打的時候,他的身邊有他的朋友,他的同學,也許還有他暗戀很久的女孩。你踏碎了一個孩子的自尊心,還是被母親踏碎的。

而這條留言,得到了9000多人的點贊。

大人有大人的圈子,有愛面子的時候,也有自己的自尊,其實孩子也是一樣啊。

家長即便有再大的怒氣,能不能把孩子拉到一旁再說?能不能回家再說?

我能理解這位母親的憤怒,但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曾經有人說過一句話,毀掉一個孩子最快的辦法,就是羞辱他的自尊,這樣會造成終生的陰影,一輩子都爬不起來。

這起事件,如果正在這樣做的家長不反思,那麼這樣的悲劇,一定還會發生。

美國疾病控制欲預防中心曾對上萬名學生做過一項調查,數據顯示有15%的青少年,曾經嚴肅地考慮過自殺。

家長們如果依然認為自己的孩子是不需要尊嚴的,是可以隨意打罵的、任意羞辱的,那麼他們即使沒有發生今天這樣的悲劇,也會對以後的人生造成無法彌補的影響。

很多父母或許都會犯這樣的錯誤,在他們眼裡,我是你的父母,我生了你養了你,所以我就有指責你打罵你的權利。

全然不顧孩子也是一個有情緒有頭腦有自尊的人。

這樣的結果是什麼呢?

有人可能看過這張圖片,這是一個泰國的父親,那天孩子趴在收銀台上玩遊戲,被他看到了。

他破口大罵,羞辱孩子,和他發生爭吵。

隨即他掏出一把上了膛的手槍拍在桌子上,說:你怎麼還不去死,有種你去死啊!

聽到這句話的孩子,沒有任何猶豫地拿起手槍,飲彈自盡了。

父親在回過頭來,孩子已經沒有了呼吸,懊惱的他只能在地上打滾痛哭,但已無濟於事。

一個網友說,有一次自己被母親當眾教訓,她哭著告訴母親,能不能顧及一下她的自尊心,母親卻說:你是我生的孩子,有什麼自尊心?

這句話傷害了她很久很久。

我並不是說父母不可以教訓孩子。但孩子錯了的時候,應該用一種更合理更科學的方式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不是仗著自己是父母,單純地辱罵和發泄。

當你讓一個孩子去死的時候,你考慮過他會不會當真嗎?

當你罵他是廢物什麼都做不好的時候,你考慮過他作為一個人的尊嚴嗎?

而當不被父母尊重,自己感到痛苦卻又無法反抗的時候,孩子就會通過傷害自己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不滿。

16年就發生過這樣一個新聞,11歲的男孩小朋,在吃飯的時候遭到了父母的辱罵,於是他沖向廚房,切下了自己的兩根手指。

而像這樣的事件,還有太多太多。

看過《語言暴力》這樣一個紀錄片,印象極為深刻。

視頻里的父母經常罵他們的孩子:「豬腦子」「廢物」「丟人」「你怎麼不去死」。

這些話都變成了兇器,刺向了孩子。

視頻中,在父母這樣的一種長期的辱罵和發泄式的打罵中,孩子大多變成了殺人放火的少年犯,或者真的去死了。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因為他們的認知水平還沒有達到一個成年人的程度,他們還沒有學會成人的思考方式,很容易局限在一點之中。

如果他們因為你的打擊而受到傷害,心碎到了極點,為了讓你感知到與他們同樣的痛苦,他們就會容易走向極端。

「你不是說自己生了我嗎?那我就把這條命還給你」

「你不是說我是個廢物嗎?那我還活著幹嗎?」

「你不是不在乎我的尊嚴和感受嗎?那我一定也要讓你嘗嘗我的痛苦」

實際上很多父母並不知道,那些被羞辱和隨意踐踏自尊的孩子,他們早就考慮過自殺很多次。

我瀏覽了一遍,武漢孩子跳樓下的留言,簡直觸目驚心。

有個孩子留言說:他做了很久以來我想做卻不敢做的事情。

包括上一次「十七歲少年跳橋自殺」類似事件的評論,也是如出一轍。

或許對父母來說,這只是他們漫長的人生當中一句無心的話,一個沒忍住的衝動,而對孩子來說,它就像是一個煙頭,把他們內心的黑洞燙得無限大。

更悲劇的是,每次發生事件,很多大人只會站在自己角度指責孩子玻璃心,抗壓能力不夠強,沒人能真正設身處地替孩子想想,他們到底在面臨什麼,思考什麼。

包括這一次事件也是一樣。

很多人評價說:

「現在的孩子太嬌寵,心理承受能力差」

也有人說:

「越強調自尊心,就會越玻璃心。打不得罵不得,一經打罵就好像天大的委屈」

……

這個世界就像是割裂的,孩子的心理明明已經被打擊潰爛到了一定程度,而很多人只是覺得孩子太脆弱,打不得罵不得。

這樣的邏輯,簡直就是強盜邏輯,就像是一個花瓶,在一次中沒有摔碎,而你反覆不斷地摔,總有一天它會碎,而你只是輕飄飄地說一句:噢,花瓶太脆弱了。

我曾經也是那樣一個小孩。

當年我的父母外出打工,我和外公一起生活,外公就成了我的「父母」,外公脾氣大的時候,穿著皮鞋,把我逼到角落狠狠地踹,一邊踹,一邊說著最惡毒的話。

我被打的時候,從來沒有想過躲避,一心只想著,要是被他打死就好了。

我曾經也想過很多次死亡的方式,跳樓、跳河、跳橋,我覺得自己活著的任何價值都沒有,只想用自己的死亡報復他。

後面外公因病去世,在葬禮上母親問我為什麼不哭,她不問我還好,一問我的眼淚就嘩嘩直流,內心的委屈再也忍不住。

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所以,請不要說那些孩子是嬌生慣養,死不足惜,他們只是內心的情緒已經壓抑到了極致,他們心理上的疼痛和傷害比物質上要嚴重一百倍。

我們要做的不是如何去指責死者,而是如何減少這樣的事情發生。

對於孩子的母親,我們也不要去指責她,因為她內心對自己的指責,早已超過了任何人,任何事。

我希望這樣的事情能夠少發生,再少發生,希望天底下的父母都能夠善待孩子。

如何和孩子相處?

我覺得有兩個原則。

第一個原則就是,當孩子犯錯的時候,要把他當一個孩子來看。

也就是說,他是孩子,還在成長,認知水平有限,自控能力不足,這些都是需要他慢慢學習和在父母的教導中學到的,請多些包容和耐心。

第二個原則就是,當你批評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把他當個成年人來看。

站在一個成年人的角度,想想你要說的話,如果放在大人身上,會不會傷害自尊心?

孩子也是人,只要是人,被責罵就會傷心,不被尊重就會憤怒,受委屈了就會有恨,不被理解就會有痛苦。

教幾個父母和孩子說話的小技巧:

請不要說:我和你說話呢,你這個孩子怎麼回事?

請說:我感覺你今天有心事,你能不能和我說說看?看看爸爸(媽媽)能不能幫你。

請不要說:還不回房間去,這麼晚了,別玩了,聽到沒有?我都說了好幾遍了!

請說:還有十分鐘就要睡覺了,你是先刷牙還是先洗臉?

請不要說:小孩子懂什麼,你怎麼這麼犟啊?我都是為你好!

請說:你可以說不,但我需要知道你說不的理由,才能理解你呀!

有一本書,叫《為何家會傷人》,裡面寫到的場景,真的很讓人刺痛。

你給了孩子恨,卻妄想從他身上得到愛;

你給了孩子痛苦,卻妄想從他身上收穫感激;

你給了孩子陰影,卻妄想他永遠積極向上沒有陰霾;

這是永遠不可能的。

紀伯倫寫過一首很有名的詩:

「你的兒女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夠明白這個道理:孩子不是我們的附屬品,更不是我們情緒的垃圾桶,不要再以愛之名做傷害孩子的事情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ElPr3QBLq-Ct6CZfbh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