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27個可愛細節,笑著笑著,就哭了

2021-05-23     周沖的影像聲色

原標題:袁隆平的27個可愛細節,笑著笑著,就哭了

昨天下午,袁隆平去世了。

享年91歲。

舉國皆悲。

如果說,天下有英雄,讓黎民百姓除饑饉,受豐樂,袁隆平就是其中一個。

很多媒體、自媒體,都寫過了追憶的文章。

我也寫了一篇。

但我想告訴大家,袁隆平可不只有「雜交水稻之父「這一面。

他還有很可愛、很逗比、很幽默的一面。

大家可能不知道,他有三個兒子。

三個兒子,純爺們,多有意思。

但他說,「都是單一品種。」

更匪夷所思的是,他給三個兒子取的名字。

大兒子小名叫「五一」;

二兒子小名叫「五二」;

三兒子小名叫「五三」。

五一五二五三,你聽聽這叫什麼名兒啊。

也只有袁隆平才幹得出吧。

而幾個孫女,名字也是他取的。同樣奇葩。

大孫女是晴天生的。叫袁友晴;

二孫女是雨天生的。叫袁友清(小名大米);

小孫女晚上生的。叫袁友明(小名小米)。

都是與節氣有關。

小名也與糧食有關。

一看,就知道出自什麼樣的世家。

他為人幽默風趣。

有一次過生日,好友譚士珍攜夫人去祝壽。

飯後合影。

袁隆平站在最左邊。

譚士珍覺得不對,袁教授怎麼能讓邊兒上呢。就讓他站中間。

袁隆平卻說:「你們倆是夫妻,當然得站在一起,如果我跑在中間,不就是第三者插足了嗎?」

在場笑翻了天。

他的獎太多了。

有一回,主持人問獲獎感言,他說,我的獎太多了,我不在乎這些東西了。

哈哈哈,這才是頂級凡爾賽啊。

他去做客《捨得智慧講堂》。

主持人問:「您一共得了20多項大獎,還有以您名字命名的小行星,別人都稱您是偉大科學家,您怎麼看?」

袁老說:「不是偉大,是『尾大』。」

什麼意思呢?

「尾巴大了也有好處,翹不起來。所以不能驕傲自滿,要夾著尾巴做人。」

有一次,記者問他出名後的感受。

袁隆平說,自己有偶像包袱了。

回去老家的話,會戴上口罩、帽子、墨鏡。

「毛主席說過,人怕出名豬怕壯,人一出名就麻煩了,個個都認得你。好多人遇到了,問我是不是袁老師袁院士,我不敢說不是,也不說是。我就說有點像,有點像。」

哈哈哈哈哈,好一個「有點像」。太逗了。

不管得多少獎,對於他而言,「只有下田最快樂!」

獲得「共和國勳章」當天,袁隆平不在鎂光燈前,不在台上,不在酒席上。

在田間。

當時水稻正處於對花時期。

在現場,袁隆平拿著水稻說:「開花開得好好。」

他不喜歡和人打交道,不喜歡帶博士生,不喜歡糾纏於複雜的人際關係。

在一段採訪中,記者問,會不會帶博士生?

袁隆平連忙直搖頭。

「這麻煩得很,會死腦細胞的。」

記者繼續問,「您團隊下面都是精英,好不好管?」

這真是一個致命問題。

一問出來,袁爺爺愁到撓頭。

哈哈哈。

看來管理真的麻煩。

連袁隆平也無法擺平。

數學也不太喜歡。

一想到要用算盤算六七位數字,袁隆平就直呼:「麻煩,討厭死了。」

他三個孫女曾擠在一起吐槽他。

記者問:爺爺最關心的科目是什麼?

她們答:英語,因為爺爺英語很好!

記者問:爺爺還關心什麼科目?

她們答:數學,因為爺爺數學好像不好,哈哈哈哈……

魯豫也爆過袁隆平的料。

有一次,商場搞促銷,一條褲子只要10塊錢。

袁隆平一下子買了十多條。

付錢的時候,和售貨員提出:「太便宜了,不如你一條加兩塊,12一條賣給我吧!」

之於他,最自在、最開心的,依然是沉浸於自己的科研世界。

而非沽名釣譽,享受權力之感。

曾經有一個老師給他評語:「愛好自由,特長散漫。」

他一聽,唉咿,對對對,自由散漫。

「上下班不按規矩......」

在一個文藝晚會上,袁隆平被請上舞台,主持人問:「袁老今年高壽?」

他出其不意地說:「39.5公歲。」

台上台下一片笑聲。

他又念起一首打油詩:「百歲笑嘻嘻,九十也不稀。八十多來兮,七十小弟弟。嘿嘿,我才79,還是小弟弟。」

83歲那年,他去領獎,主持人介紹時,說他83歲高齡。

袁老立馬糾正,不不不,「83歲青春。」

90生日那天,他自我戲謔:「現在變『90後』了,原來叫『80 後』了。」

對顏值,他是相當自信。

他曾說:「我年輕的時候喜歡鍛鍊,游泳比賽可是武漢市第一名啊!」

「您覺得您帥不帥?」

「我啊,Handsome!」

哈哈哈,不錯不錯,很有自知之明。

他說,不能吃太多肥肉,變成一個胖子。

有違一個帥哥的作風。

「共和國勳章」頒授儀式開始前,他一身西裝革履。

打扮非常鄭重。

旁邊有人問他:「袁老師今天帥不帥?」

袁隆平本能地回答:

「帥!」

哈哈,那必須帥呀。

90歲生日那天,他去理髮。

理髮的時候,他問:「我是胖了,還是腫了?」

理髮師說:「是胖了!」

理完後,很滿意。

髮型略帥。

他對著鏡子裡的自己說:「又年輕了5歲~」

他在網絡上,有一個「梗王」稱號。

網友還取了一個可愛的別名:

魔稻祖師。

哈哈哈,也是恰如其分。

他喜歡打牌、下棋、唱歌、跳舞、游泳、打排球。

記者問他:「您現在還打排球嗎?」

他驕傲地回答:「打!」

還加了一個英語單詞,「everyday。」

逗得所有人哈哈直樂。

還有一回,記者問他,對年輕人有什麼寄望。

他說:「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

把人笑得肝腸寸斷。

他接上過魯豫有約的節目。

在節目裡,不知道為什麼,談到了鞏俐。

他說:「我原來不知道鞏俐是誰,後來是因為一起參加一個頒獎晚會才認識的。本來這句話是講不得的,但是很有意思。是網上說的,他們說,我是低調,鞏俐是低胸。

說完哈哈大笑。

採集指紋時,他說:我有10個螺紋。

特別驕傲。

因為民間傳言,十螺滿堂紅。

他說,十螺中狀元。

有人說他身價過億。

但生活里,他一直簡樸。

有一次參加節目,主持人王志問他身上的衣服多少錢,他回答:「35元。」

王志吃驚:「真的假的?」

他回答:「真的,還有一件比這個還漂亮一點兒,也是35塊。」

但對自己摳。

對水稻可不摳。

2016年,他獲得首屆呂志和獎世界文明獎,獎金1700多萬元,都拿了出來,支持雜交水稻的發展。

他說:

「儘管天上有一顆以我的名字命名的行星,地上到處有我的畫像,名字也經常出現在各種媒體上,但我絕對沒有高處不勝寒的感覺。

因為我童心未泯,不喜歡古板,不喜歡一本正經。」

袁爺爺走了。

他帶著14億人的懷念,去往另一個世界鑽研。

但他留給我們的財富,我們生生世世,享用不盡。

他是雜交水稻之父。

是俠之大者,國之仁士,是「90後」,是「魔稻祖師」,也是一個可愛的老人。

他有兩個夢想。

「一願世界無饑荒,二願禾稻能乘涼。」

現在,袁隆平院士走了!

但我想說,袁院士,請放心,您走過的路上,依然有人在走。您未完成的夢,終將會實現。

而我們會永遠記得,這世間,曾有一位偉大又可愛的科學家來過。

他叫袁隆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hwX3qHkBTyfyRS9wp3m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