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女性孕育生命就是理所當然……
本文轉自:英國那些事兒
ID:hereinuk
話說,有些人天生就喜歡孩子,也有些人對孩子無感;
有人盼著懷孕生娃,也有人唯恐避之不及。
最近,決心永不生育的29歲英國記者Lottie Gross在《每日郵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傾訴了發生在她身上的真實故事:
「我永遠都不想要孩子,為什麼醫生就是不肯給我節育?」
(Lottie Gross和她的寵物狗)
-
大多數女性可能都會拚命抓住生孩子的機會,與生育能力做鬥爭。
而我的鬥爭,更適合被描述為一場「不想生育的鬥爭」。
在過去的七年里,我一直使用各種方法,拚命確保自己不會懷上孩子。
我已經29歲了,很多朋友們都已經結婚成家,還有一些朋友正憧憬著自己未來家庭的樣子。
然而,我從來沒期待過這個人生階段。
更重要的是,我確信自己也永遠不想要這個階段。
我不想花9個月的時間看著我的身體變形,也不想對另一個生命負責。
坦白說,我不認為自己擅長於此。
經常有人跟我說,我會改變想法的;
我的母性本能很快就會「啟動」;
或者當我「遇到對的男人」時,我會想要一個孩子…
但我確信我不會。
在我成年以後的世界裡,從未有過要一個孩子的想法——包括我已經有了一個孩子的前任也是如此。
我們曾交往5年,他的女兒很可愛,但我從沒被激發出過母性。
至今,無論我多少次懇求醫生,他們仍然不贊成我做輸卵管結紮術(指女性通過輸卵管結紮的方法,達到永久性避孕的目的)。
毫無疑問,這是我的身體,我擁有為自己身體做出決定的權利,但我得到的答案卻是否定的。
然而,男人卻可以要求做輸精管結紮。
為什麼女性要求同等待遇時,會有如此大的不同?
(Lottie Gross)
我還清楚記得自己第一次抱孩子的情景。
那時我18歲左右,我和媽媽去見我表親家的新生寶寶。
我媽媽一直在逗他,大家也都堅持說我也應該抱抱他,於是他被放到了我的腿上。
當我第一次抱孩子的時候,我覺得很奇怪,很不舒服。
老實說,我甚至覺得有點反感。
(示意圖)
當我看著身邊的朋友們有了孩子時,我從未感到過羨慕或渴望。
這裡並沒有深層次的心理原因。
在整個成長過程中,我不是那種問題兒童,我的青少年成長經歷也沒什麼特殊的,我的爸爸媽媽是完美的父母,他們總是給我所有的支持和愛,他們是我傑出的榜樣。
我一直坦誠地向我父母表達自己不要孩子的想法,他們也仍然一如既往地支持我(儘管我估計他們有些失望), 我的前任們也從未對我的想法提出異議。
我的大多數朋友們也覺得這沒什麼可大驚小怪的,
除了一個人告訴我,做絕育手術是「很不負責的事」。
但我覺得,在不想要孩子的情況下意外懷孕,才更不負責吧。
我決心不生育,不僅僅因為我對孩子無感。
近年來,我逐漸意識到,人們的生活方式會對環境產生深遠影響——放心,我不是那種激進的人,也不會反對你想要有自己的孩子。
作為旅行記者,我經常旅行,享受和熱愛著大自然。
(示意圖)
2017年,我讀到了一項瑞典的研究。這個研究表明, 如果每個家庭都能少生一個孩子,每年可以節約相當於58.6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這更加確定了我不要孩子的決心。
對我來說,「不生孩子」不僅僅是個人偏好,更是一種道德義務。
我不會去評判那些選擇成為父母的人,我只是想做出我自己的選擇。
但這個世界似乎對我的選擇並不滿意。
23歲時,我第一次向我的家庭醫生提到了輸卵管結紮手術。
我當時一直在苦苦承受著宮內節育器(避孕環)帶來的副作用,它讓我月經嚴重失調。
(示意圖)
我已經連續8年都在試著尋找合適的避孕方法,
我吃過市面上的 每一種 避孕藥,也試過打避孕針,使我的月經周期長達一年,但它們都不是百分百可靠。
一隻破損的保險套,就可能讓這一切徒勞無功。
我再也不能繼續依賴它們了,我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取出宮內節育器後,我跟醫生討論了接下來該怎麼辦。
她說:「還有另一種宮內節育器,你可以試試。」
我打斷了她:「難道就不能給我做輸卵管結紮術嗎?」
「不行。」她斬釘截鐵地拒絕了我。
她給出的理由是:「你太年輕了。」
我感到一股怒火在胸口燃燒。
顯然,她覺得我「太年輕」,還不能為自己的身體做出絕育的決定,但她作為陌生人,卻可以代替我給我的身體做出決定——這真的太諷刺了。
(示意圖)
16歲時,我們可以選擇做愛。
18歲時,我們可以喝酒和抽煙,哪怕這對我們的身體產生損害。
我們也可以選擇參軍,學習射擊,最終可能會殺人。
無論我的年齡多大,如果我懷孕了,我都可以選擇結束在我體內生長的孩子的生命。
但在我29歲的時候,我卻不能選擇「不生孩子」。
我現在單身,但將來我肯定會有長期戀愛關係,懷孕依然是個問題。
對我來說,只要不用老是想著吃避孕藥,或者試著安裝另一種宮內節育器,就是一種解脫了。
而且,我使用過的避孕藥的副作用總是困擾著我,更別提它們和乳腺癌等疾病研究的疑似相關性…
繼續這樣下去,是對NHS醫療資源的浪費。
英國皇家婦產科醫學院是這樣解釋輸卵管結紮術的:
「女性輸卵管結紮很難逆轉,研究發現,後悔是很常見的。
特別是女性如果在30歲前後絕育,如果她們沒有孩子的話,有些女性可能會和伴侶之間發生衝突。」
但讓我們看看事實:
有數據表明,做輸卵管結紮術以後,的確有後悔的可能性,但實際上並不大。
在1985年到1987年間,在一項對3672名絕育婦女的研究中,只有7%的人希望他們從來沒有做過絕育手術。
1999年,一項針對「自願無子女」女性的研究發現,在每23人中只有1人後悔。
相對來說,年輕的女性絕育後更容易後悔。
但一項美國醫生髮表在《婦產科學》(Obstetrics & Gynecology)期刊上的研究顯示,在30歲以下絕育的女性中,只有五分之一的人後悔。
我在倫敦南部的不同診所中見了好幾位醫生,除了一位以外,所有人都拒絕了我的請求。
依然是那一套: 「你以後可能會改變主意的。」
(Lottie Gross)
當然,這是可能的,我的感覺將會改變。
但我是一個成年人,「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我應該被允許在不受庇護的情況下對自己的身體和未來做出決定。
唯一一個同意給我做絕育的醫生,是我在克羅伊登的一個診所里碰到的。
這是個年輕、善良的男醫生,他在了解我的想法以後說:
「我看這沒什麼不可以的,這是你的身體。」
總算有人懂我了!走出診所時,我興高采烈地給朋友打電話,分享了這個好消息。
但在接下來的一周,我卻被告知,這位醫生辭職了,我只能去找其他醫生。
於是,一切又回到了起點。
在某種程度上,我感謝這些醫生們的關心。
我理解,他們在遇到這種可以改變人生的節育方法時需要特別小心謹慎。
雖然它可以逆轉,但過程比較艱難,也不能保證你就能再次生育。
對於大多數女性來說,這種微創手術很簡單——很多人一天之內就從醫院完成手術回家。
首先全身麻醉,然後在腹部附近找一個小切口,在輸卵管上用先進的方式來阻止每月卵子進入子宮…幾乎沒有併發症,手術成功率為99%。
術後有了第一次月經以後,就可以重新開始性生活了。你也不會提前絕經,因為卵巢還在正常工作。
這世界上,還有成千上萬的女性渴望過沒有孩子的生活——研究表明,這甚至能讓她們過上更快樂、更健康的生活,而無憂無慮的生活就是絕育帶來的最大的好處。
這就是我想要的,無憂無慮的生活,真的。
我喜歡做女人,但做一個子宮還在正常運轉著的女人,讓我很痛苦。
這難道很難理解嗎?
-
在這篇文章的評論區,有很多和Lottie Gross一樣苦於不被NHS允許絕育的女性:
「我從22歲就被醫生告知不能生育,如果我懷孕,流產率是百分之百。
但我現在已經37歲了,他們依然不同意給我做絕育術。
很明顯,他們寧願傷害我的身體和情感,也不想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
而且一旦我懷孕了,還可能花掉NHS一大筆錢。」
"你的決定得到家人的支持真是太好了。
我的家人只會在背地裡議論我,就因為我想過沒孩子的生活——我不是自私,我只是不想要孩子。
也有人分享了自己做完絕育之後的快樂:
「我很幸運,在我23歲的時候,醫生給我做了絕育手術。
我今年64歲,從來沒有後悔過我的決定。
我絕對會是個糟糕的母親。
這些年來,我和丈夫很享受和侄女侄子以及其他幾個孩子們待在一起。」
還有網友也覺得,男人可以做輸精管結紮術,女人卻總是被拒絕做輸卵管結紮術,這不公平啊…
「我也質疑允許墮胎卻不允許絕育的矛盾。男人都可以做輸精管結紮術,不是嗎?」
有人表示,完全理解那種不喜歡孩子的感受:
「同意,我們的感覺完全一樣,我從未改變我的想法,也從未感覺自己身上有過母愛。
抱著孩子是很詭異的事,而且有點讓人反感。
我42歲了。
繼續堅持你的立場,人們只是還不能理解。」
想做絕育卻一直被醫生拒絕,或許在很多人看來是件小事罷了,
但對於那些決心不要孩子的女性來說,卻是不公平的……
ref:
https://www.dailymail.co.uk/femail/article-8715129/LOTTIE-GROSS-says-Ill-never-want-children-wont-doctors-sterilise-me.html
--------------------
啞鴉鴉:啊這個,先別說那些醫生是不是有傳統觀念而拒絕,就算是因為女性結紮是難以逆轉,那就連續面診或是讓她去找心理醫生確定自我意願或是情況正常,確定是真的想要結紮,再簽同意書不就好了嗎?哪有那麼多事,多看幾次也是賺錢呢
下輩子要當最溫柔的那縷春風:內心獨白就是我本人了
刺黃芩赬桐魚:有人不想生,有人想生,讓不生的人不生,讓生的人多生不行嗎?我倒覺得少個幾億人口還是好事。不是每個人都有意義不是嗎?有很多人活著還是死了根本無所謂,類似灰塵。
·快樂五花肉·:太多人說過說不定以後你就後悔了這種話了
可愛的營養師丁丁:自己的身體卻不能自己做主,如果明確知道後果,為什麼不可以
GrisCedre:因為結紮是可逆的女性的絕育是不可逆的,萬一你後面反悔了誰來負責??不要說自己可以為自己負責這種話,國外胡攪蠻纏的人多的是
螃蟹和雅依:是不想解決這個問題而已。因為有心要解決,術前簽署意願書就行,醫院完全可以把自己撇乾淨的
荒煙蔓草年代:正常人不給做就算了……那個說懷孕會百分百流產的還不給做,在期待醫學奇蹟嗎……
來源:英國那些事兒
版權聲明:【除原創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圖片、視頻及音樂屬於原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內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或作者名稱及原始出處標註錯誤等情況,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並與我們聯繫及時處理,共同維護良好的網絡創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