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好問題…
來源 | 溫哥華頭條
跨入2021年,加拿大除了疫情問題之外,和美國之間的貿易問題實在不容小覷。根據新修訂的《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AFTA),加拿大和美國之間最難纏的兩個貿易爭端 - 乳製品和軟木材進出口問題,即將在今年再次襲來。過去,美國可占據3.6%的加拿大奶製品市場,仍填不飽美國政府的胃口。不過,加拿大消費者團結,選擇購買本地牛奶的大有人在。但如果美國牛奶比加拿大產的還要便宜,你還會選擇加拿大的牛奶嗎?
加拿大聯邦國際貿易部長伍鳳儀(Mary Ng)(圖源:Canadian Press)
在剛過去不久,12月9日,美國要求根據《北美自由貿易協議》下州與州之間的爭端進行正式磋商,並且 華盛頓針對加拿大如何監管14種乳製品進口,例如牛奶、奶油、黃油和奶酪,向加拿大挑起爭論和質疑。
即將離任的美國貿易代表、以強硬派作風著稱的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於去年6月警告說, 在新的協議生效之前,美國是感到不滿的。
當時特朗普誇口說,加拿大讓步、向美方乳品業打開加國市場的程度遠遠滿足不了美國農民。可是早在2018年,為了談成加美墨自由貿易協議(USMCA,最終在2018年11月簽署,2020年7月實施),加拿大同意了擴大美國奶製品的進口。其後三個國家的議會和國會批准協議,美國占據了3.6%的加拿大奶製品市場。
奶製品儼然加美貿易關係中的一個痛點。自從USMCA簽訂以來,許多加拿大人都在社交媒體上用各種方式表示對本國奶農的支持,發出「買加拿大牛奶,支持加拿大奶農」的呼籲。
據CBC消息,加拿大牛乳製品支持者中甚至出現 「即使加拿大牛奶比美國牛奶更貴,也會選擇加拿大牛奶」、「貴一點沒什麼,只要錢是本地奶農賺就行」等聲音。
圖源:臉書
「乳製品進口許可」作為補償
美國農民擁有許多採用加拿大供應管理系統的牛製品鏈,但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在新修訂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中明確指出,加拿大控制其牛乳製品進口的方式不公平。
當加拿大政府將大部分免稅進口許可不授予批發商或零售商,而是給了加拿大牛乳製品加工企業作為補償時,美國就表示高度質疑。
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去年6月對財政委員會表示,特朗普政府打算通過新修訂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實現他們討價還價的目標。去年12月,他要求進行磋商,以應對威脅。(圖源:美聯社)
事實上,加拿大市場的損失僅為美國農民每年所遭受的一小部分。在與歐盟和環太平洋合作夥伴的貿易協定中做出乳製品市場讓步之後,加拿大開始就獲得進口許可進行遊說,以便控制進口產品與自己的產品之間的競爭。
加拿大官員暗示,市場力量正在發揮作用:加拿大奶酪的成本具有競爭力,並且從紐西蘭或澳大利亞進口易腐壞的乳製品不切實際。相比之下,優質奶酪的進口是有利可圖的:較高的利潤率為許可持有方提供了儘可能多的進口動力。
加拿大乳製品加工商協會會長兼執行長Mathieu Frigon說:「這是政府之間應解決的問題。」 「伍鳳儀部長說了,她有信心加拿大履行其在協議下的義務。「
美國新政府的做法會有所不同嗎?
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提名維爾薩克(Tom Vilsack)重新擔任農業部長,過去維爾薩克曾任美國乳製品出口理事會的主席兼執行長。
不用說,他對這場爭端非常了解。
華盛頓的卡托研究所研究員Inu Manak說:「加拿大應該為這場艱難的辯論做好準備。 下一屆政府當然不會放任自流。」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2020年12月,在美國開始對牛乳製品的展開「投訴」的2天後,加拿大根據協議第10章的規則要求一個小組審查美國11月底修訂的反補貼稅法案,從而也加劇了兩國之間的貿易糾紛 - 軟木材爭端。
隨後,加拿大聯邦國際貿易部長伍鳳儀(Mary Ng)於12月11日表示:「加拿大堅信,對加拿大出口到美國的軟木材所徵收的、任何強加的關稅都是沒有根據的和不公平的。」並補充說,這些關稅損害了雙方的經濟復甦。
在那之前,加拿大可是已經等了好幾個月,等待根據原先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第19章成立小組。
就美國和加拿大對加拿大軟木出口產品徵收的關稅長期爭端,去年夏天,加拿大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裁決上終於贏得訴訟。 但是隨後美國即提出了上訴,仿佛是咬死了不放。
伍鳳儀說,加拿大正在考慮其所有法律選擇,其中可能包括另一項關於木材的WTO案。 但是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會在短期內帶來任何補救措施,能再次獲得勝利的境況也並不明朗。
華盛頓的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研究員Inu Manak說:「加拿大的(木材)爭端確實是一個信號。 這是一件針鋒相對的事情……對方指責我們沒有遵守規則,那他們肯定不允許我們從中受益。」
希望「更聰明的人會占上風」
BC省林木業議會(Councilof Forest Industries,COFI)總裁約克維奇(Susan Yurkovich)說:「我們從來沒有擺脫木材的爭端。」她列舉了多年來一直在進行的鬥爭,以證明美國對加拿大木材貿易不公平, 並確定加拿大應繳納的關稅為零。
她說:「這是一個增長型行業,為貿易律師帶來了收入。」更說, 美國法律允許其行業一次又一次地在同一問題上挑戰加拿大的事實。
約克維奇說,但是加拿大仍在繼續戰鬥,希望「精明的頭腦最終能占上風」,這之所以能夠做到,是因為新修訂《北美自由貿易協議》保留了前《北美自由貿易協議》的爭端解決程序。
好在,加拿大自身的木材需求仍然強勁。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在家工作,疫情帶動了人們對房屋翻新和房屋裝修木材的需求。
好吧,目前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在新的一年裡,律師可以賺的盆滿缽滿了,因為人家要對新的《北美自由貿易協議》所規定的每個國家的義務的做確切解釋,而且按小時收費。
美國候任總統拜登(Joe Biden)在上個月提名戴琪(Katherine Tai)為美國貿易代表,一旦落實,她將為加拿大與美國之間長期的貿易爭端翻開下一頁篇章。(圖源:美聯社)
Manak將戴琪描述為一位非常有技術和戰略的思想家,具有「非常與眾不同的世代觀點」 – 她與前任貿易代表不同,因為她對自由和公平貿易的觀點,並未不是在70年代和80年代形成。
這是否會讓他們對加拿大產生了不同的態度呢?
不過,Manak也說,戴琪的首要任務對象是中國。她已經在暗示與盟國的加深合作-遠離特朗普政府的「美國優先」做法。
不管美國的任務對象排序如何,和加拿大之間牛奶大戰的延續,今年恐怕是得讓官員和奶農們傷腦筋。作為消費者,選擇加拿大本土牛奶更好?我的答案是當然,衝著加拿大奶農樸實、安全生產的普遍作風,支持。
資料來源:CBC News, Canadian Press, CTV News
作者:江禮且
來源:溫哥華頭條
平台:北美報告
微信ID:Canadanews
版權聲明:【除原創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圖片、視頻及音樂屬於原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內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或作者名稱及原始出處標註錯誤等情況,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並與我們聯繫及時處理,共同維護良好的網絡創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