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後市場亂象多,寶馬亂加防凍液,直接損失了幾千塊

2020-01-10     修車的那點事兒


就在上周,小編遇見了一件奇葩事兒。一輛寶馬七系的散熱水箱爛掉了,並且行駛里程僅在八萬公里左右。

本期小編將帶大家一起深入探討:寶馬七系的水箱,到底是怎麼爛掉的!

將這輛七系舉升起來之後,在水箱的右下角看見了一點輕微的水漬,,也就是說這台七系的水箱還沒有達到漏水的地步,現在用滲水來形容會更合適一點。

無論是漏水還是滲水,這水箱都不能再用了,所以更換水箱成了一個不得不面對的課題。

小編手指處就是滲漏點的具體位置。

這張圖會更加看清楚滲漏的具體情況,散熱水箱的漏點並不是像我們所認為的那樣有一個小細縫。而是在滲漏點周圍,布滿了超級多細密的小孔洞。而這種孔洞是由內向外的,也就是說水箱是內部腐爛導致的滲漏,實際上並沒有受到外傷。

舊水箱不能再用了,必須要換個新的。新的水箱不便宜,好幾千塊人民幣。要知道,這已經是很多人一個月的工資。小編現在真的體會到了,什麼叫做豪車不是想開就能開的。

僅僅十萬公里的行駛里程和七年的時間,都不足以讓水箱爛到開始滲防凍液。現在水箱腐爛成這樣背後一定有原因,而看到防凍液的狀態之後,一切的謎題就此揭開了。

舊防凍液已經完全失效了,沒有任何的粘稠感,並且還能聞到很大的刺鼻味道。而詢問車主後得知,防凍液去年剛剛換過。再便宜的防凍液更換周期都在兩年以上。僅僅一年就劣質成這樣,實在有點說不過去。那就只有一個可能,防凍液是假的~

小編手裡握著的這桶是寶馬原廠的防凍液,價格說不上很貴吧,但是也絕對不便宜。

寶馬對防凍液的要求還是很高的,要求必須使用原廠的防凍液,目的就是最大限度保證散熱系統的壽命。

為了實現更好的熱循環性能和抗低溫能力,所以原廠的防凍液十分矯情的需要兌水進行加註。兌水是為了緩和一下防凍液本身的濃度,在防凍液上並不是濃度越高效果越好。

自此,這台寶馬七系修車已經花了不少了錢了,而這項修車錢確實花的有點冤枉。劣質防凍液各項指標都嚴重不足,防凍液內部的矽酸鹽是鋁合金的特效保護劑會。劣質防凍液有沒有這個成分都不一定,或許只是在顏色和外觀上模擬的很像。時間一長,水箱慢慢也就爛掉了。所以你才會發現,才僅僅一年的時間,水箱就發生了滲漏。

汽車後市場假貨橫行,很多人缺乏甄別能力,往往就在這上面栽了跟頭。

更多更好玩的汽車故事,盡在修車的那點事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ha4Fl28BxtCz63RLd_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