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稱是人民的「總服務員」

2020-03-05     人民出版社

2020年3月5日,是周恩來總理誕辰122周年。周總理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一顆璀璨巨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一面不朽旗幟。今天,讓我們一同分享周總理背後的感人故事。


周恩來:人民的「總服務員」


周恩來始終把人民群眾看作是國家的主人,自稱是人民的「總服務員」。他對身邊工作人員說:「你們在我這裡工作要懂得,辦任何事情都要跟我聯繫起來,要跟我的職務聯繫起來,要和政治影響聯繫起來,要把我和人民聯繫起來。」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解民意,掌握情況,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周恩來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祖國的大江南北、城市鄉村,處處留下了他的足跡。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一天晚上,周恩來聽陳雲同志說,王府井的霓虹燈亮了,就高興地招呼工作人員一起去看看。到了百貨大樓,周恩來聽到店裡正在廣播清場,他就嚴肅地批評這種做法要不得,怎麼能把領導同群眾隔離呢?那天晚上,他是以一個普通顧客的身份,來市場看看,也像群眾一樣買些東西。他還同經理、老職工交談,了解店裡工作情況。

有一次他聽到有人反映在人民大會堂開會時,在外面的司機、交通民警沒有休息和解手的地方,他就讓把大會堂東門外地下室改建成休息室,設置了廁所。

他工作繁忙,珍惜分秒,乘汽車外出,司機總想把車開快點。這時,周恩來總是提醒司機:慢些,不要搶,無論什麼時候,都要想著群眾。在路口人多的地方,周恩來不准猛按喇叭,以免人們受驚;遇上雨天,周恩來囑咐司機不要把泥水濺到行人身上。


周恩來吃飯,一般是一葷一素。他愛吃扁豆、豆角類,最愛吃的是豌豆,過不過油無所謂。他不忙的時候,還自己動手做紅燒獅子頭,這是他最拿手的菜。「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他常拿這句話告誡工作人員。他的主食至少三分之一是粗糧。他吃飯從不丟掉一粒米飯,有時不注意掉了,便撿起來吃。他吃完飯,總是在碗里倒點開水涮涮喝下去,從不浪費一粒米、一片菜,哪怕是一杯水、一片藥,他也不浪費。


一次,炊事員對他說:「你這麼大年紀了,工作起來沒黑天白日的,又吃不多,不要吃粗糧了!」周恩來說:「不,一定要吃,吃著它,就不會忘記過去,就不會忘記人民!」


1966年3月8日,河北邢台地區發生強烈地震。周恩來知道後,冒著六七級大風馬上來到地震中心隆堯縣白家寨。這裡留下的是震後的一片廢墟,周恩來見此情景,潸然淚下。他冒著隨時都可能襲來餘震的危險,穿行在殘垣斷壁之中查看災情。他走遍了一戶戶窩棚,訪老探少,噓寒問暖。


1966年3月8日,河北邢台地區發生強烈地震。周恩來第二天就趕往餘震仍在繼續的災區,了解災情,慰問受災群眾。

他在路上,遇到小孩就抱在自己的懷裡,關心地問孩子吃上飯了沒有,爸爸媽媽受了傷沒有。他走進帳篷里,握著受傷農民的手,親切地詢問他們的傷情,摸一摸褥子鋪得厚不厚,被子蓋得暖不暖。當他得知老黨員、貧協主任王老齊因地震失去了兒子和兒媳時,他的眼睛濕潤了,握著王老齊的手,兩人相對落淚。總理對人民的深情厚愛,使在場的人都落淚了。


周恩來總理在災區召集當地農民講話,因為當時天氣很冷,又有北風,當地幹部特別安排一輛卡車,讓總理站在車上背著風面向群眾。當周恩來發現鄉親們都迎風而立時,他說:「聽我口令,全體向後轉。」然後,時已68歲的周恩來一個人迎風而立,向受災的鄉親們表示慰問,鼓勵他們重建家園。


1966年4月1日,周恩來在邢台地震災區寧晉縣東汪村公社接見村幹部。

1972年至1973年,甘肅定西連續22個月無雨,百萬人缺糧,數十萬人缺水,病床上的周恩來聽了彙報後,傷心地流下了熱淚。他說:「解放幾十年了,甘肅老百姓還這麼困難,我當總理有責任,對不起老百姓。」他用顫抖的手連批了九個不夠,又畫了三個感嘆號:「口糧不夠,救濟款不夠,種子留得不夠,飼料飼草不夠,衣服缺得最多,副業沒有,農具不夠,燃料不夠,飲水不夠,打井配套都不夠,生產基金、農貸似乎沒有按重點發放,醫療隊不夠,醫藥衛生更差,等等,必須立即解決。否則外流更多,死人死畜,大大影響勞動力!!!」


什麼叫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什麼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什麼叫以人為本?什麼叫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幫人民之所需?周總理這樣發自肺腑、切中民心、感人至深的批示,做了最好的回答。這也是周恩來對人民極端負責精神的生動寫照。

1975年2月,周恩來的病情已相當嚴重了。一天,他剛做完手術,還沒有下手術台,就把醫院負責人李冰叫到跟前,用細微的聲音吃力地說:「雲南錫礦工人肺癌發病的情況,你知道不知道?你們要去解決這個問題,馬上就去。」李冰一聽,愣了。她萬萬沒有想到,正在同癌症作鬥爭的總理,一點也沒有想到自己,惦念的卻是萬里之外的廣大礦工啊!她強忍住眼淚,急忙走出手術室,站在走廊里,大顆大顆的淚珠流下面頰。

1976年1月7日,周恩來病情繼續惡化,氣息已變得十分微弱,長時間處於昏迷狀態。醫療組成員、護理人員等晝夜守護在病房,隨時準備搶救。深夜11時,彌留中的周恩來從昏迷中甦醒。他微睜雙眼,認出守在他身邊的吳階平大夫,用微弱的聲音說道:「我這裡沒有什麼事了。你們還是去照顧別的生病的同志,那裡更需要你們……」所有在場的人,再也無法抑制內心的激動和痛苦,默默地轉過身,任淚水滾滾流下。誰知道,這就是周恩來留下的最後幾句話!10小時以後,他就永遠閉上了雙眼。


1976年1月11日,人民群眾自發到十里長街送別總理。

他走了,他沒有帶走人民的一草一木,兩手空空地走了。他沒有遺產,他把平時節省下來的薪金,作為黨費交給了黨;他沒有子女,他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給了所有炎黃子孫的後代;他沒有墳墓,沒有留下骨灰,他的骨灰撒向祖國的千山萬水。


永遠懷念

永遠緬懷


【本文來源於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周恩來:永遠的榜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hQ0dsHABgx9BqZZIKSH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