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 | 每一個這樣的你都是英雄

2020-02-15   中國房地產報



這是一場無路可退的 「戰爭」。沒有誰能夠置身度外,不管他是精英,還是平民。對暴起於武漢蔓延至全國的新型冠狀肺炎病毒,我們除了遏制,還是遏制;除了消滅,還是消滅。


這場比2003年 「非典」還兇猛、罕見的災害,再一次對政府、對社會、對民眾、對法治、對科學進行了考驗,磨礪。這場疫病,是一面照妖鏡,照出了無畏前行,救死扶傷,大愛無疆;也照出了弄虛作假,急事遲疑,失職失察。


我們感動,也感激全國萬餘白衣杏林臨危受命,挺身而出,他們的逆行,何嘗不是史書上所講的「匡扶社稷」。他們以膽氣、愛心、謹慎與才能、才藝在抗擊病毒的最前線,與時間賽跑,與病毒鬥爭,給疫區人民帶來依靠,帶去希望。


我們看見,也讚許全國上百家房地產企業,在危難時刻,紛紛伸出援手捐款捐物,房企頭部四強恆大、碧桂園、萬科和融創捐款超億元,碧桂園和恆大更是達2億元。各大房企積極籌備各種緊缺醫療物資支援抗疫前線。房地產從來都是一個慈善的行業,達則兼濟天下已經是這個行業的一種精神。


我們欽佩,也心疼那些火神山、雷神山「戰地」醫院的建設工人,以及那些奔走在路上的志願者,他們是平時沉默著為家庭生計奔波的普通人,危難時刻他們有不必等候炬火的勇氣,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我們敬佩,也擔心那些在疫區一線探尋真相併忠實記錄的新聞同行,記錄就是歷史,歷史是可以被汲取的,而不僅僅是客觀地再現。我們希望,社會和政府能認識新聞在災難時的價值,真實的新聞就是有價值的歷史描述,它往往能提升我們預測和控制事件的能力,暗示了「該怎麼辦」的答案。


這次疫病事件,再一次警示我們,應該深刻反思我們個人的各種行為。即如何處理人與動物、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如何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衛生習慣等問題。我們每一個對自身行為的主動約束,不僅對個人健康有益,而且對整個社會的風險防範和可持續發展,都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這次疫病也提醒我們,城市和社區的治理,以及在遇到社會性的突發危機事件中,我們集體力量、奉獻精神、法治用度和人心關懷的重要性。當人類社會遇到危機時,靠社會集體的力量是最有效的方式,但無度的歧視與簡單拒絕正常的返家行為與做法,很值得反思與檢討,疫情過後,這有賴於我們的城市要建設出一個公平、整合、博愛和充滿信任的社會。


過往,無論是1998年大洪水,還是2003年 「非典」,還是2008年大地震,每一次災難,我們都想到前人留下的激勵: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現在,武漢、湖北和全國,都到了對新冠肺炎病疫發起總攻的時刻,這意味著洗禮,意味著勝利,意味著新生。


即使老套了,但我們還是要重複這四個字:天佑中華。對那些奮戰在疫區的上萬醫護人員,我們千言萬語就歸一句話:要破樓蘭,也要平安返還!


(此文刊於中國房地產報2月17日01版 責任編輯 何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