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友投稿*
建議佩戴耳機,獲得更佳收聽體驗
閩江之濱,鼓山南麓,綠蔭之間掩藏著十多座走過百年的老建築。它們曾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福建協和大學。
協和大學舊址背倚鼓山,面俯閩江,是福州現存最大的近代建築群。
王月玲、林雙偉/攝
這所名列近代中國十五所教會大學之一的學校,創立於1915年。4年後,曾為燕京大學設計校園的美國建築師亨利·墨菲開始進行協和大學的校園設計。
在緊接著的10年里,墨菲在新校區完成了幾乎所有的學校建築,大小30座校舍先後建成。幾十棟小洋房若隱若現於叢綠疊翠之間,晨間可以聽見古寺的鐘鼓之聲,遠處則可以看見閩江的檣帆之影。
正如當年協大校歌中唱的那樣:「協和大學閩江東,世界潮流此匯通;高山蒼蒼,流水泱泱,靈境產英雄。」這裡走出了寄生蟲學家唐仲璋、唐崇惕父女,半導體之母林蘭英,鳥類學家鄭作新,有機化學家黃維垣等兩院院士及各領域的著名專家,葉聖陶、嚴叔夏、董作賓、盧浩然等知名學者都曾在此任教。
如今,協大舊址已作為企業工廠使用,但這些歷經百年滄桑的校舍,依然散發著厚重的歷史底蘊。
半山腰上綠樹掩映之中,一棟兩層半的紅磚小樓佇立於此。那曾是協大外籍教授的居所。
紅磚灰瓦、中西合璧,極具辨識度。如今,一樓舞池的地磚依然色彩鮮亮,似乎還在等待著下一群舞者的到來。建築中的西式壁爐,悄悄訴說著外籍教授們對故鄉那一絲眷戀。
沿著斜坡拾級而上,你可以依次經過協大的科學樓、男生宿舍、文理科樓和校長樓。
王月玲、林雙偉/攝
從校長樓的門口遠望,可以看見福州的全貌。閩江水仍舊緩緩流淌,不知前人們看到的,是否和今日所見是同一番光景。
協大綿延數公里的恢弘建築,見證了當年莘莘學子的求學之路,也經歷了中國近代的滄桑變革。
它像一位老人家,將當年的故事娓娓道來,穿梭其間,不禁肅然起敬。
如今,這些老建築靜臥在鼓山之中,近聽松濤,遠望江水。這樣美好的光景,不禁讓人開始想像半個多世紀前,在這裡肆意揮灑青春的少年少女。
這一次,我們在福建協和大學,期待下一次,繼續在福州的街頭巷尾中相遇。
本期主播陳醉
頭像不P
聲音不後期
和這座城市一道
零美顏呈現
補充:其實就是姐懶
hi~
這裡有一則重要通知~
聽福州「尋找計劃」
已經啟動啦!
尋找故事、尋找聲音、尋找美圖
戳下圖立即參與
我們一起
讓所有人聽見不一樣的福州
尋找計劃
另外,除了微信
大家現在可以在喜馬拉雅
收聽我們的節目啦啦啦啦
喜馬拉雅
加入【聽福州聽友群】
一起聊聊福州的城市記憶
群內還將不定期發放福利
期待你的加入
文字:大雄
攝影:林鴻傑
後期:陳臻宇(實習)
設計:馬沄欽
編輯:王婧
監製:劉夢霆 申哲
製片人:劉必泳
總策劃:林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h1jpv3YBur8RWXSAAd0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