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三山人文紀念園董事長林軍: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2021-03-30     福州新聞網

原標題:福州三山人文紀念園董事長林軍: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編者按

樹立典型標杆,激發奮進力量。近年來,福州市委組織部、市委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工委堅持黨建引領、紅色領航,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的地位愈發突出、態勢愈發良好、成效愈發明顯,兩新組織黨組織服務企業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為宣傳熱心支持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的建設、致力「黨建強、發展強」的非中共黨員企業家和負責人,在全市形成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正確導向,強化產業報國、實業強國的信念,2020年11月4日起,福州新聞網推出《福州「黨建之友」新矩陣》專欄,為您講述他們的動人故事。

每逢清明節,福州三山人文紀念園的董事長林軍都忙得不可開交,今年特別忙,為什麼忙?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在這場全黨全國人民認真學習黨史的活動中,他應該身體力行做些有益的事情,以表白自己一直以來聽黨話、跟黨走、感黨恩、做奉獻的不變情懷。

屈指一算,林軍與我黨的情緣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說來也怪,竟然始於紀念園內那座受人景仰的將軍山。

福州三山人文紀念園董事長 林軍

情滿將軍山

故事還得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講起——

1997年的秋天,三山陵園迎來了一位尊貴而年邁的客人,她是我國開國將領郭化若將軍的夫人史翔雲。那天,她一見到林軍就說,她此行不為別的,只為找到一塊郭將軍百年之後可以安息的地方。她說,郭將軍是福州人,早年參加革命,一生戎馬生活,闊別家鄉幾十年,希望死後魂歸故里。林軍聽後非常感動,馬上帶著史阿姨去陵園內山前山後到處察看和尋找,終於在一個山坡上找到了一塊史阿姨認為極其適合讓郭將軍安息的地方。後來,郭將軍的英靈就安放在這裡。

當年,王直將軍知道了這件事情後,馬上找到林軍,並深情地對林軍說:「你為郭將軍做了一件大好事,我代表我們這一代的老軍人向你表示感謝!」林軍當時不敢相信,自己做的這一件小事竟然這麼重要。王直將軍告訴他,史翔雲同志為了找這塊地在福州歷經數月輾轉多處不曾如願,是他幫她圓了這個夢。王直將軍還告訴他,以後還會有更多的將軍來這裡「安家落戶」。

果然,在後來的日子裡,每到清明節,就有一些將軍尤其是福州籍將軍來這裡緬懷郭將軍。在祭掃、瞻仰過程中,他們也不約而同地認為這裡是適合自己百年之後安息的地方。於是,他們把自己的墓地也定在了這裡。就這樣,二十幾年來,在郭將軍墓地周圍有了楊成武、熊兆仁、皮定鈞將軍等58座將軍墓。久而久之,人們形成共識,稱這裡是一個名副其實安放福建籍將軍或在福建居住的將軍英靈的好去處——將軍山。

閩海百年歷史紀念館

將軍山占地5畝,包括紀念廣場、上將園、將軍亭等建築設施。紀念廣場正中「浩氣長存」四個大字,由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彭沖題寫。眼下,將軍山是國內唯一由企業打造建設,安放將軍英靈最多的紀念園,並已成為福州一個革命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的教育基地和舉辦軍旅文化活動的專屬場地,常年接待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大中小學校來開展各種緬懷活動。

為此,林軍感到很欣慰,決心進一步做好將軍山的道路、綠化、整潔等工作,守護好將軍的英靈!

樹起精神豐碑

在福州三山人文紀念園,不僅有將軍山,還有愛國名人的銅像園、抗日烈士英名牆、抗日老兵手模雕群等,處處充滿著英氣,閃耀著革命理想的光芒。

站在這些銅像前

林軍的介紹總是那樣激情滿懷

意味深長

林軍

「這是林覺民、胡也頻、鄧拓……他們都是福州人,他們每個人都是一本愛國主義教科書,都有一段難以忘懷的革命鬥爭歷史,他們的英名和為中華民族復興而奮鬥的革命精神,必須一代代傳承下去,並使之生生不息,源遠流長。」

林軍給黨員講解「奮鬥」

引人注目的還有這座抗日誌士紀念牆——

紀念牆由手模銅雕、抗日誌士芳名牆、長明火雕塑等組成,長84米,於2015年9月1日建成。牆上整齊地鐫刻著張鼎丞、鄧子恢、劉亞樓、楊成武、葉飛、陳紹寬、吳石等近萬名國共兩黨抗日將士和華僑抗日英雄的英名,是目前海峽兩岸第一座刻錄志士英名最多的大型抗日紀念設施。紀念牆呈開放形式,隨著發現的抗日誌士越來越多,將不斷延伸,每年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日均舉行續刻英名暨紀念活動。

回憶起2015年抗日烈士紀念牆落成時的情景,林軍顯得十分激動。他說,那天,看著一個個隔著七十多年歲月,不遠千里來這裡與戰友「相會」,用雙手輕輕地撫摸著紀念牆,心中喃喃地呼喚著戰友名字的老兵,他與所有在場的人都言語哽咽,潸然淚下。那種敬仰之景,那種愛戴之情,至今銘刻在心,終生難忘。

福州是座英雄輩出的城市,一座福州城、半部近代史。一百多年來,這裡走出了林則徐、林覺民、林祥謙、吳石等無數仁人志士,他們為了中國革命和民族復興前赴後繼,視死如歸,為民族解放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在世人面前矗立起了一座座可歌可泣的精神豐碑。

林軍坦言,自己喜歡研讀歷史,在與先賢志士們的精神交流中,常常被他們「開風氣之先,為天下人謀永福」的精神所感染和影響,所以為了建設這個福州三山人文紀念園,並把之打造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他願意付出畢生的精力。

三山人文紀念園被中共福州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授予「福州市黨史教育基地」稱號

展示百年詩篇

2019年9月28日,在舉國歡慶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前夕,一場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題的開館典禮,正在福州三山人文紀念園閩海百年歷史紀念館舉行。這個紀念館正是林軍近年來積極打造新時代黨建基地的一個縮影。

走進閩海百年歷史紀念館發現,這是一座集近代史、現代史於一體的歷史展覽館——

它通過「海納」「擊楫」「重生」三個篇章,以歷史圖片和實物為主,輔以景觀、雕塑、影視片等展示手段,全景式展現林則徐、嚴復、林覺民、吳石、林徽因等40多位福州先賢從鴉片戰爭至新中國成立百年間,篳路藍縷歷盡艱辛,為中華民族獨立和解放事業做出的歷史貢獻和豐功偉績。

在閩海百年歷史紀念館三樓,還展示有1920年9月版的《共產黨宣言》、毛澤東「抗日宣言」「奮鬥」墨寶、中共首任總書記陳獨秀致福州人何遂的信、周恩來在延安抗日烽火中手書「紀念九·一八」題辭等,生動展現了共產黨人的博大胸懷和精神境界。據介紹,現在這版《共產黨宣言》全國僅存11本,閩海百年歷史紀念館展出的這本是福建省唯一的一本。這些紅色文物堪稱鎮館之寶,首現八閩,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和教育價值。

少先隊員在中山艦福州籍抗日將士之碑前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史料的梳理,不僅工作量大,還得非常嚴謹,黨支部主動擔當,黨員們加班加點,參與對史料的收集、篩選、展陳工作。在黨支部的幫助下,閩海百年歷史紀念館如期開館。在這個過程中,林軍強烈感受到新中國成立歷程的艱難曲折和福州先賢在重要歷史關頭的責任擔當,看到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正確,也看到新時代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認同感。」林軍說。

林軍

「今後,我們不但要徵集、收藏更多的紅色文物,尤其是黨史文物,還要組織專家進行深入研究,在研究的基礎上,用活文物,用好多元化、現代化的展示方式,提升沉浸式觀展度和觀者參與度,讓紅色文物尤其是黨史文物成為紅色文化教育的載體,將閩海百年歷史紀念館建成紅色基因庫,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林軍言語堅定,思緒滿懷

他希望,通過這些歷史的展出

使福州人對中國現代史

特別是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

有一個更深入、更深刻的了解

學史明理、學史增信

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為把福州建成現代化國際城市

作出應有的貢獻

更多內容看這裡!

關注「福州新聞網」

發送以下關鍵詞

即可獲取 相關信息

1.發送 「公租房」,即可獲取福州公租房相關信息。

2.發送 「舉報」,即可獲取福州各區縣境外返榕人員、房屋結構安全隱患舉報電話。

3.發送 「招聘」,即可獲取近期福州市及各區縣的招聘信息。

4.發送 「劃片」「搖號」「中考」「高考」等關鍵字,即可獲取開學、中考、高考報名、考試等相關信息。

福州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記者:謝逸溪 朱麗萍

編輯:肖遠強

監製:賀鵬 劉寶英

好消息!福州至深圳最快4小時可達!

衛星告訴你,「中國最綠」省份的「綠」是怎麼來的

雙雙破億!

覺得好看,你就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Tt0UhHgBDlXMa8eqHeC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