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有個葫蘆媽,大媽描繪「鄉村文明畫」成了網紅景點

2019-11-02     朱文鑫

到了文登時,朋友說,這裡有個美麗鄉村,鄉村裡有個葫蘆大媽,一雙巧手描繪「鄉村文明畫」。

一進村,一戶人家的門口掛滿了葫蘆。於是,走進小院,滿園裡都是葫蘆——「這個彩繪牡丹葫蘆多少錢?」

「80元拿走。」

在威海市文登區界石鎮梧桐庵村的農家小院裡,來自重慶的遊客在村民王玲滋的小院裡挑選心儀的葫蘆。

今年66歲的王玲滋是梧桐庵村的普通村民,在村裡絡繹不絕地來遊客之前,她從未想過自己的葫蘆畫能賣錢。

從2018年,鎮上為了豐富山區民俗旅遊而組織的公益繪畫班讓玲滋迷戀上了畫畫,家門口的青山綠水、花鳥蟲魚,村民的家有喜事都被她畫到了葫蘆上。

與此同時,梧桐庵村也在經歷著美麗嬗變,村裡通了柏油路,修繕了院落,建起了民宿,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山水相映,依託春季房前屋後滿村遍野的櫻花、紅艷欲滴綴滿枝頭的紅櫻桃,撩撥起城裡人看美景嘗果鮮的慾望,紛至沓來,小山村頓時動了起來。

王玲滋極具特色的葫蘆畫吸引了來梧桐庵村遊客的注意,多的時候一個月能賣出五六十個葫蘆畫,村裡的變化悄然改變著王玲滋的生活。她的農家小院每天都有人來參觀,「村子越來越美,生活越來越好,來參觀的不少遊客和我討論葫蘆畫。」王玲滋說。這個農家小院成了「網紅」景點。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王玲滋的體會最為深刻,她所在的梧桐庵村就在有「海上仙山之祖」之稱的昆嵛山腳下,昆嵛山是是國家森林公園,優質的生態環境激發了產業發展活力,文登區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以生態優先,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建設昆嵛山生態經濟樣板片區,形成以優質飲品與優質櫻桃為主產業格局。

春天賞櫻花吃櫻桃、夏天觀山景、秋天品果、冬季賞雪,昆嵛山櫻桃節已經不間斷地舉辦了15屆,每屆的遊客都不下10萬人。年均吸引遊客超30萬人次。

基於良好交通、人文、生態及產業優勢,文登以發展文化與農事觀光游作為鄉村振興破題點,整體推進片區發展,完善片區基礎設施提升,做好產業品牌提升,重視文旅服務業發展,做大做強文旅、康養、健康飲品產業,並帶動當地鄉村振興、農民致富。

如今,梧桐庵村獲得全國美麗鄉村示範村、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範村、省級美麗鄉村、省級傳統村居、山東省森林村居等稱號。

梧桐庵村所在的界石鎮黨委書記黃欣說,整個昆嵛山生態經濟樣板區,目前已有1個國家級美麗鄉村、3個省級美麗鄉村、4個市級美麗鄉村。隨著交通路網升級改造,樣板片區內各個鄉村旅遊點會逐漸連成一個整體,當地有信心向5A級景區加速邁進。

村子越來越美,守著青山綠水紅櫻桃,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葫蘆大媽王玲滋繪就的將是一幅美麗文明的鄉村新畫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h0WiL24BMH2_cNUgneK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