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鎮太平莊胡同的記憶

2019-12-30     皇城根胡同串子

海淀鎮太平莊胡同2號

海淀太平莊胡同,我從童年,青年,及中年一直生活這裡,太平莊胡同已從這個世界上的永久消失。

我是一九六二年出生在海淀區太平莊居民區35號院內東頭第二家的一間半平房內,一九六七年搬家至太平莊20號(後被更改為:太平莊居民區甲32號)院內的北屋,我家的後牆就是太平莊胡同,因為我在這條胡同內出生,在此胡同內讀書,在此胡同內娶妻生子,繁衍生息。所以我對這條胡同充滿了思念之情。

太平莊胡同位於海淀鎮的中南部,東西走向,它東起海淀鎮南大街(海淀斜街),西至彩和坊胡同北鄰蘇公家廟胡同、磨盤居胡同,南面為太平莊居民區。太平莊胡同全長500米,寬約5米。

胡同內生長著三棵樹齡超過百年的古槐樹,一棵生長在我家後牆的太平莊九號院門前東邊的上馬石旁,這棵大樹根深葉茂,每當夏季這棵樹上的弔死鬼蟲子爬滿了我家的院內,這棵古槐樹在2002年胡同拆除後被大風吹到了。與之並排生長的還有兩棵古槐樹,一棵生長在太平莊胡同八號院與九號院交界處,另外一棵生長在太平莊胡同七號院門前西邊的上馬石旁。這兩顆古槐樹至今仍然生長在中關村西區微軟大廈的工地內。

太平莊胡同內有八家區級單位在此辦公,東邊數第一家為區老齡大學,此院落的前身是咸豐年間「太湖劉家」傳人薩利的宅園,共三座多進式四合院,園後建小花園,東部建有車房及轎房。它大門口正對面的是海淀區司法局。

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期,薩利西院因長期荒廢無人打理。所以就在此院落的基礎上建起了一所學校,就是後來的海淀第二中學。學校落成至一九七四年為六年全日制小學。一九七四年後更改為全日制中學。我的小學及初中學業都是在此學校內完成的。此學校大門對面就是海淀區人民法院。

太平莊胡同7號院為海淀區房管所下屬的房管隊辦公地點,此院落的布局是按照老北京四合院的風格,門前還留有舊時的上馬石兩塊。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後期,由電影演員陳寶國主演的電影《暫緩逮捕》就是在此院落內取景拍攝的。

在太平莊胡同的中間位置坐落著海淀區電影發行放映公司,,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此院內曾經作為露天電影院使用,叫做小紅門電影院。當時電影院的門票價格是小孩五分錢,大人一毛錢,站票三分錢(自帶凳子)。海淀鎮附近的居民都來此觀看電影。因為是露天放映電影,所以影院方規定,開始放映前遇到下雨可以退票,中場前遇到下雨改日從新放映,中場後遇雨照常放映。這些規定的建立也是基於當時的影院條件所限,作為觀眾我們恐怕今後再也難以看到這樣的規定了。影院內沒有舞台,只是將電影螢幕高高掛起,螢幕的前後,觀眾都可以進行觀看,只是在螢幕的後方所觀看的影片動作及字幕全部是倒著的。螢幕前方一批至十四排為水泥板條凳,從第十五排到三十二排為木板條椅。每當有新的影片放映時,影院內的過道和螢幕的後方都會被手持站票的觀眾所擠滿。由於當時受經濟條件的限制,百姓們的生活都非常窘迫,有一些青少年很難買的起門票進入影院內進行觀看。夜晚當電影開演時,我們一些小孩兒就爬上影院附近的居民房頂上進行觀看,影院方的工作人員時常會手拿竹竿對我們進行驅逐。有些淘氣的孩子因為想混進電影院,被工作人員發現後轟出,內心生氣耿耿於懷隨手撿起路邊的磚頭或西瓜皮往電影院內亂扔,常常會看到頭上流著鮮血的觀眾被工作人員攙扶著前往醫院就診。至此一九七五年小紅門電影院被迫關閉。後該影院改為海淀區電影發行放映公司,負責海淀區界內影劇院、各大機關及周邊大學的電影放映工作。

小紅門電影院對過兒是海淀區糧食局辦公所在地,糧食局所在的院落前身是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李熙卸任寧波府知府,返京充暢春園總管,為了不誤官差,在太平莊建此宅園。海淀區糧食局門前是一個很大的廣場,小的時候我們在這裡踢球做遊戲,每當夏季傍晚時分,附近的街坊四鄰都在此地納涼聊天。由於當時是計劃經濟時代,所有人的糧食及食用油都要憑票供應,所以糧食局肩負著海淀區內所有各大機關、高等院校食堂、及所有飯館的糧食和油品供應。當時經常會看到各機關單位的採購人員用自行車馱著裝滿糧食的麻袋或灌滿食用油的油桶艱難地騎行著。

太平莊胡同最西頭是北京市計算機配件七廠,該工廠是一家殘疾人工廠,該工廠分為東西兩個廠區,東廠區建在太平莊居民區內,西廠區就建在此處,每當下班時分,在我家門前都會看到一些拖著疲憊的身軀使勁搖著殘疾車的工人們的身影。

計算機配件七廠南邊緊鄰著的就是彩和坊小學的北門,小學院內還有海淀區防疫站在此院內辦公。防疫站是負責全區內的中小學生的身體檢查以及疫苗的注射。

太平莊胡同西頭的第二個院落是太平莊26號院。1994年由江西與福建電影製片廠聯合出品,黃軍導演,電影演員牛振華主演的影片《西門警事》,劇中人物楊華家的取景地就是在此院內北屋進行拍攝的。

1998年修建海淀中街的馬路時將太平莊胡同從中攔腰折斷,至此將胡同拆分成東西兩條胡同。

2002年中關村西區征地,將太平莊胡同全部拆除。從此這條胡同

就從這個地球上永久的消失了。所有生活在一起的老街坊以及兒時的夥伴兒們也都各奔東西從此杳無音信了。留下來的只有對這條胡同的永久追憶以及淹沒在中關村西區內的現代化高樓大廈中的兩棵孤獨的但還頑強生長著的——百年古槐樹。

(轉自:老北京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giV1VW8BMH2_cNUg-me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