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8月初,國內外紛紛有重大經濟新聞出台。前有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召開,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後有美聯儲在議息會議上10年來首度降息。
而這兩次會議對樓市來說有什麼影響呢?
一、刺激經濟不再倚靠房地產行業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會議上在談到房地產問題時,不僅重提「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而且首次提出:「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首先這是一個很敏感的話題,因為房地產在中國經濟中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雖然在這兩年的9次會議中曾7次對房地產進行過重要指示,然而提及「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還是第一次。
從歷史來看,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國家宣布全面停止福利分房,允許住房抵押貸款,通過房地產刺激內需;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國家推行的4萬億的經濟刺激計劃,錢源源不斷地流入房地產,房地產市場迅速膨脹。
由此看來,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重要手段,副作用太大。尤其目前房地產泡沫已經十分嚴重,加之國際因素的不確定性加大,再指望房地產短期拉動經濟發展,不僅不能穩增長,還容易給國家經濟帶來破壞性打擊。
與此同時,針對「房住不炒」。全國房地產調控政策高達251次,同比增長31%。前段時間,蘇州由於樓市火爆,前後4次加碼調控;7月30日,大連樓市在幾番被中央重點點名後,出台了只准跌不准漲的調控政策。而另一個有意思的是,河南開封頒布了取消「限售令」的政策,又在一天後取消「取消『限售令』」,這樣政策隨意的「一日游」,更多是對輿論上的導向把握出現了偏差。
二、美聯儲降息或迎政策寬鬆
面對不斷下行的世界經濟,美國也終於頂不住壓力要降息了。在2019年,降息成了一種風潮。
美國無論是在整體經濟、就業率、製造業等多項指標紛紛下滑之際,降息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就在美聯儲降息前中央的上述會議上,國家就特別提到減稅降費政策,貨幣政策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強調不用房地產作為短期經濟刺激手段的同時,首次提出「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和適當逆周期調節。
也就是說,在當前的階段如果想取得反彈,需要等待國內政策寬鬆信號的進一步明朗,而美聯儲降息則給國內政策寬鬆創造了更大可能。雖然央行可能會通過其他方式向市場注入資金,但是國家嚴管資金流向樓市。
在資金受限的情況下,會加速房企的整合,逐步淘汰一批中小房企,尤其是高槓桿融資的房企。
今日,人民銀行在北京召開銀行業金融機構信貸結構調整優化座談會,強調保持個人住房貸款合理適度增長,嚴禁消費貸款違規用於購房,加強對銀行理財、委託貸款等渠道流入房地產的資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