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廣東佛山順德杏壇鎮羅水村一名12歲的女童牽著鄰居家一條寵物狗在行走時,寵物狗掙脫女童手中的狗繩橫衝到馬路上,將一名88歲的老太太撞倒在地。老人倒地後,頭部大量出血,女童則帶著寵物狗快速逃離了現場。
附近居民見老人倒地不起,迅速報警。不久,民警及醫護人員迅速趕到現場。但由於傷勢過重,老人最後還是不治身亡。警方初步判定,這是一起意外事件。
老人的家屬對於警方的認定未提出異議,並於次日安葬了老人。老人家屬情緒比較穩定,沒有過激行為,也未提出要追究小女孩和狗主人的刑事責任。他們表示,即使要賠償,也可以在老人安葬後,他們與女童以及狗的主人三方坐下來好好商量。
近些年,我們見慣了許多老人摔倒後,家屬索要巨額賠償的事例,像佛山這位老人家屬這樣通情達理的,實在是太少了。
前年,江西有一個老人在走路的時候摔倒,三個孩子將其扶起,卻被拉住說是撞倒的,由於事發當場沒有監控錄像,派出所也沒辦法,只能判和解,三個孩子家長賠償老人共計10000元的住院費用。
孩子父親花費6個時間,走訪附近尋找目擊者,終於找到了7個目擊者,並且得到了他們證言。雖然三個孩子的家長不用再賠錢了,但老人一家沒有受到任何處理。
2013年10月30日下午,汕頭兩名高三學生看到一名騎電動車的老人林某摔倒後,立即上前將其扶起並護送回家。結果林某卻稱是兩名學生導致其摔倒受傷,要求兩人擔責並賠償。無奈之下,兩名學生的家長只得為老人付了1200多元醫藥費。
明年即將實施的民法典規定:未對動物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飼養人或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這意味著,市民在飼養寵物時未採取安全措施,如未按照當地規定拴狗繩等,造成他人損害的,必須負責。
由於本次事故中,撞倒老人的狗並不是女孩家的,因此老人的家屬可以向小女孩的家長請求賠償,同時也可以向狗主人請求賠償。這些賠償包括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我們相信,這起事故肯定會得到妥善處理,我在這裡,只想為老人的家屬大大的點個贊。因為你們的善良,有可能改變一個女孩的一生。
這位闖禍的女孩,今年才12歲,還是個未成年人。她只是出於孩子的好奇,才偷偷把鄰居家的狗牽出來玩,本身她並沒有任何惡意。而這隻狗體型很大,在途徑羅水市場時掙脫約束繩,將老人撞倒。這一切只是個意外事故,並不是女孩的本意。
據悉這隻狗的體重達到100多斤,平時狗主人羅某每次外出遛狗都會拉緊狗繩,所以從沒出現過意外。
今年五月,佛山市出台了 《佛山市養犬管理條例》,規定溜狗者只能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所以這位12歲的小女孩是不可以單獨遛狗的,她應該為這起事故負主要責任。狗的主人羅某疏於防範,自己家的狗被人牽走而毫無察覺,應該負將次要責任。
這起事故責任劃分並不難,但難得的是老人的家屬極為通情達理。要知道,很多地方出現過老人因意外死亡,家屬挾屍漫天要價的行為,甚至不惜要挾政府,以便得到更多經濟補償。
比如2018 年5 月27 日,文縣中廟鎮村民張某某駕駛一輛未審驗的小型貨車在運輸鎮里的扶貧項目所需磚塊時,車輛翻入山溝,造成張某某死亡的單方事故。事故發生後,鎮政府幹部、中廟派出所民警、碧口交警中隊民警第一時間趕往事發現場積極調查處置但未達到家屬的意願。死者的兄弟張某生、父親張某輝、親戚左某偏執的認為張某某是為政府的扶貧項目運輸材料中發生的交通事故,政府應該承擔責任。
當日下午,張某等人將張某某的屍體運到中廟鎮政府大門口,並糾集親友五十餘人聚集政府院內哭鬧、放鞭炮、靜坐示威,向政府討要他們的「說法」。期間,政府領導和公安幹警多次與死者家屬協商,答應給予一定經濟上的補償,並向他們宣講法律後果。但張某賺錢少,拒絕將屍體移走。
這起事件的最後,雖然張某等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治安處罰,但造成的影響極壞。而且,政府最終也還是出了錢。
我相信,如果佛山這位老人的家屬拒絕安葬老人的遺體,並以此為砝碼給政府施加壓力的話,基本上是能得到比正常情況下要多一些的經濟補償的。但是這種做法,給那位小姑娘造成的心理創傷,肯定會遠遠大於現在,甚至有可能改變她對社會的看法,影響她的一生。
我並不是為這個小姑娘辯護,她的責任,她的監護人必須承擔。但是老人家屬表現出來的高風亮節,正是我們現在這個時代不多見的。
老人的家屬表現出來的,一是對政府的絕對信任,認為政府肯定會秉公執法,按照法律的規定,給老人之死定性,並按規定劃分責任;二是對他人的寬恕之心。
有寬恕之心的人,對人情世故、社會規則早已洞穿,卻能做到自我和解與接納。既不趨炎附勢,也無從羨慕嫉妒恨,更不願意為難他人,始終能脊樑挺直,平靜地做自己,以一顆純樸、平和、寬恕之心對待一切。
這樣的人,骨子裡早已具備的品性和美德,就如同良知之心一樣清澈、明凈。這種品性和美德,不正是我們這個社會所急需的嗎?
家裡發生如此不幸,還能這麼冷靜、平和的處理,先讓老人入土為安,再在政府的主持下,坐下來協商賠償的事,這份雲淡風清,足以驗證老人家屬的善良。
我也相信,在這份善良的帶動下,在健全的法律法規的規定下,老人應該得到的賠償,不會打折扣。因為,善良最終能夠得到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