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張忠根教授:日本農業考察記(之二)—三產融合的公司化農場

2019-07-24   愛農者言


中國農業的發展條件與日本有許多相似之處。借鑑日本農業發展的經驗和教訓,可以使中國農業的現代化少走彎路。2019年7月7日到14日,浙江大學農經系本科生到日本京都大學進行了為期一周的暑期訪學。時間雖短,但內容豐富……聽了3個有關日本經濟發展和農業發展的專題講座,實地參觀了2個集落營農組織、1個共同農場,訪問了1個農協組織、1個政府農技推廣中心,還觀摩了京都農產品批發市場……百聞不如一見,收穫多多。

日本人多地少,農戶擁有的土地面積有限。20世紀60年開始,日本政府採取各種措施來促進農地集中,實行規模經營。其中,一二三融合發展(日本叫六次產業)的公司化農場是日本政府力推農業經營形式……

位於京都府滋賀縣甲賀市的る シ オ ー ル 共同農場是一個公司化的農場。農場有農地105公頃(其中自有5公頃,租入100公頃)。農場除種植水稻和蔬菜外,還開展農產品加工、銷售和餐飲服務,農場開有銷售商店、開設了飯店(農家樂,俺們的中餐就在那解決),還承接政府的「食育教育」項目,實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農場員工年富力強,完全不同於集落營農組織的老齡化狀況。農場員工23人,其中正式工11人,臨時工12人,平均年齡44歲,個個都是農事農機操作能手……

農場負責人51歲,典型的「農民企業家」氣質——進入他的辦公室就發飲料、發咖啡、發名片(俺還驚訝地發現了煙灰缸,訪談結束時俺們固然交換了香煙)。思想活躍,自信滿滿,能說會道——從對重慶大學訪問團的評價到肯定浙江大學女生最美,從當地民風講到他的個性,從對各國農機性能特點的評說到農場機械裝備的配置,從理解家庭主婦的偏好到僱傭女性員工再到農產品種植品種調整,從農產品生產講六次產業發展……

農場的工具房……

這是擺在路邊的自助式精米加工機……

農場負責人興致盎然地給俺們介紹……

俺們坐在辦公室的地上聽介紹……

聽聽老闆在說啥?……

下面為農場自己開的商店和餐館

去日本前,在文獻和網絡上看到的都是介紹日本如何實行「一村一品」、發展「六次產業」的,好像日本農村都做到了「一村一品」,日本農業都實行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看來那些也只是「先進典型」,並非普遍現象。當然,「先進典型」的做法還是值得俺們學習的。

俺覺得,日本農場承接政府的「食育教育」項目值得我們學習。「食育教育」就是讓學生在農場學習農業生產知識、食品安全知識、營養知識、烹飪知識……,這也是國民的素質教育。俺們也應該把「食育教育」列入小學生的必修課……

作者: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張忠根教授

來源:作者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