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添加輔食,在這些問題上家長不能馬虎,一定要搞清楚

2020-09-01     淘媽育嬰

原標題:給孩子添加輔食,在這些問題上家長不能馬虎,一定要搞清楚

文|淘媽

在孩子吃輔食這件事上,很多家長都做了很多的功課:剛開始要吃什麼;怎麼選米粉;能不能吃雞蛋……可是一到真正操作的時候,還是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所以有些家長是一邊查資料一邊擔驚受怕,就怕孩子吃不對、吃不好。一般來講,多數的家長都是在這些問題上犯迷糊,不知你有沒有中招。

1. 第一次吃米粉要怎麼喂?

記得淘媽那會兒是知道給孩子的第一口輔食要喂米粉,可是真正到了要給孩子吃米粉的時候就慌了神:要衝多少米粉?用開水還是溫水沖泡?沖的稠一點還是稀一點?最後也是翻閱了很多靠譜的資料才知道的。

其實第一次給孩子吃米粉,準備1-2勺的干米粉就可以,然後用溫水(40℃左右)沖泡。米粉調成勺子舀起來不會很快滴落的狀態就好。家長不要強求孩子吃太多,第一次是個嘗試的過程,每天喂1-2次。然後第二天沖多少,吃幾次,由孩子前一天的情況來定。連續觀察2-3天後,如果孩子一切正常就繼續喂;如果孩子出現任何的不適就要停止了。需要注意的是,輔食的添加是一個由少到多的過程,家長切忌剛開始就喂太多。

2. 先喂奶還是先喂輔食?

一般來講,孩子在飢餓的時候更希望吃到自己熟悉的母乳或奶粉,而不是輔食。所以家長在給孩子第一次添加輔食的時候,最好是選擇孩子不太餓的時候,也就是兩頓奶中間的時間。如果孩子已經發出了飢餓的信號,像張開嘴、轉頭等,這就表示孩子餓了。家長可以先給孩子吃奶,然後再吃輔食。

3. 吃米粉後便便干又硬,是便秘了嗎?

大多數的家長都反應說孩子吃了米粉之後,便便會變得又干又硬,於是懷疑是不是便秘了。其實這是正常現象,因為孩子的食物由液態的奶慢慢過度到半固體,便便的性狀相應的也會發生變化。所以如果孩子的便便只是單純的變硬了,沒有其他異常,家長就不用擔心。但如果孩子在拉便便的時候很痛苦,或者是有肚子不舒服、大便乾結的情況,這就要考慮是不是便秘了。

4. 什麼時候能給孩子吃大人飯?

這也是很多家長都糾結的一個問題,其實大人飯和孩子吃的輔食,最大的區別就是加了調味品。一般來講,不建議1歲以內的孩子吃任何的調味品,包括鹽也不要吃。所以孩子1歲前是堅決不能吃大人飯的。在1歲以後,給孩子吃大人飯前最好先用清水過一遍。而且要保證食物的大小、軟硬都方便孩子咀嚼。對於那些口味重的家庭來講,最好能單獨給孩子做飯。

5. 湯更有營養?

大多數人都覺得各種湯會更有營養,所以會給孩子喝菜湯、肉湯,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湯里最多的是水,還有一些飽和脂肪和胺基酸。孩子喝湯之後容易有飽腹感,反而會影響孩子正常的奶量。長期給孩子喝湯,容易導致營養不良。與其給孩子喝肉湯、菜湯,還不如直接給孩子吃肉和蔬菜。

淘媽說:給孩子添加輔食,這直接關乎到孩子的健康問題。所以家長要提前了解如何給孩子正確添加輔食,不在這條路上做出坑娃的事情來。在給孩子添加輔食的過程中,你還有哪些疑惑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f_mTXQBd8y1i3sJFtc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