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蔣介石外甥踩了警察局長小情人腳,局長打他三耳光

2023-11-16     文史風雲

原標題:1936年,蔣介石外甥踩了警察局長小情人腳,局長打他三耳光

閱讀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按理來說,作為蔣介石的外甥,俞洛民在國民黨的地盤上應該能橫著走才是。

然而這麼一個身份顯赫的人物,也有灰頭土臉碰釘子的時候。

1936年上海,只因他不小心踩了警察局長小情人的腳,就被局長連打了三個耳光。

這位警察局長究竟是何身份,敢在蔣介石的外甥面前如此囂張?

跋扈囂張,三記耳光

在上海話里,有個詞叫「老奎」,在《上海話大詞典》里解釋為:「自大,得意,擺老資格。」

比如說以前老上海人之間玩笑閒聊,就有這麼一句話:「儂勿要奎,儂又勿是陸連奎。」

翻譯成普通話,這意思就是說:「你不要在這裝腔作勢擺架子, 你又不是陸連奎!」

這個陸連奎,就是上世紀30年代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的華捕總頭目。

在當時,他可以說是上海灘一霸,有權有勢,名氣很大。

1936年一天下午,陸連奎和一位模樣嫵媚可愛的小姐,到中央旅社幽會。

這位漂亮的小姐姓劉,是陸連奎寵愛有加的新歡。

二人手挽著手一起進電梯,說笑間,一個拎著皮箱的年輕男人也擠了進來。

年輕人急急忙忙的,一不小心,皮箱角就撞在了劉小姐的腿上。

劉小姐「哎喲」一聲尖叫,陸連奎頓時就變了臉色,火冒三丈。

他目光如刀,惡狠狠盯著對面的男人。

此時的他根本不知道,眼前這位冒冒失失的年輕男人,就是蔣介石的外甥俞洛民。

只不過這畢竟是在自己的旅社,對面那人又是住在這裡的客人,他不好當面發作。

陸連奎強壓著怒氣,等把小情人送回房間安頓好後,他立刻就叫茶房去查那人的房號。

不一會兒,陸連奎就帶著人,怒氣沖沖地闖進了俞洛民的房間。

陸連奎兇狠地質問道:「你這箱子裡裝的什麼東西?」

俞洛民也不是一般的人物,自然不會買他的帳,立刻反唇相譏:「箱子是我的,和你有什麼關係?」

以陸連奎的身份地位,平時身邊的大部分人,即便不會對他俯首帖耳,至少也帶幾分客氣。

更何況這中央旅社是陸連奎出資辦的,在他的地盤上,還沒遇過這樣的犟頭。

陸連奎威脅道:「我現在命令你把箱子打開,我要檢查!」

俞洛民聽了,回敬道:「隨便到哪裡,都沒有人敢檢查我的箱子。」

陸連奎怒不可遏,流氓本性徹底爆發,「啪」的一聲,一記耳光打在了俞洛民的臉上。

俞洛民一臉震驚,眼裡也滿是憤怒:「你敢打我?好!我告訴你,打人是要付出代價的。」

這樣挑釁的話無疑是火上澆油。

陸連奎掏出手槍,步步逼近,惡狠狠說道:「好!既然打耳光有價, 那我乾脆就多來幾下。你算個總價,一兩百萬我也付得起!」

說著便左右開弓,又狠狠給了俞洛民兩個耳光,打得他雙頰紅腫,暈頭轉向。

隨後,陸連奎朝旁邊的巡捕使了個眼色,俞洛民就被他們抓起來押走了。

農民出身,入伍參軍

說起陸連奎為何會如此囂張跋扈、無法無天,那就要從他的出身談起。

1881年,清光緒七年,陸連奎出生在太湖南岸的陸家灣村,家中代代都是耕種的農民。

在那個時代,農村孩子讀書的不多,男孩子十三四歲時,想要出人頭地,要麼去店鋪當夥計學做生意,要麼就拜木匠、篾匠做師父,以後好歹能有門手藝養家餬口。

然而陸連奎從小惰性重,他嫌當夥計太苦,學手藝又太累,所以十幾歲了還待在家裡。

陸連奎十四歲的時候,家裡有個親戚來做客。

這個親戚有位同鄉,在烏鎮的一支部隊里做隊長,托他給物色一個勤務兵。

眼看著陸連奎已經長成大小伙子了,便想著把他推薦過去。

陸連奎性情頑劣、脾氣倔,隔三岔五就要給家裡惹點麻煩出來。

但是他機靈、膽子大,要是去當兵,說不定還真能混出點名堂來。

所以父母雖然萬般不舍,但還是應下了。

陸連奎跟著那位親戚前往桐鄉烏鎮,擔任了部隊中的勤務兵。

到了部隊,他一改往日在家中的懶散模樣,每天起早貪黑工作。

雖然他年紀小,但聰明機敏,幹活肯賣力氣,辦事又麻利,深受隊長的信任和喜愛。

然而當時清政府的小部隊,風氣很差,一些當兵的,和地痞流氓也沒什麼差別,整日吃喝嫖賭、欺壓百姓、敲詐錢財。

陸連奎十幾歲的年紀,正是有樣學樣的時候。

於是在一個夜晚,他趁著隊長醉酒的機會,偷走了他的駁殼槍,然後前往當地的財主家勒索了一筆錢財。

從前他見那些同僚們大把揮霍,花天酒地、紙醉金迷,心裡很是羨慕。

往日裡他手頭拮据,哪敢大手大腳的花錢?可如今這錢來得太容易了。

第二天,陸連奎就拿著錢到酒樓,請兄弟們大吃大喝了一頓。

這是他第一次意識到手裡有槍的厲害,也是初次嘗到權勢的滋味。

可不料那位財主與隊長是老相識,一下就指認出陸連奎就是那晚的強盜。

實際上當時部隊裡面,從隊長到下面的兵,大多都干過這種事。

只不過別人更聰明些,也比陸連奎更有經驗,所以沒被抓到什麼把柄。

隊長思慮一番,為了保住自己的帽子,他決定殺了陸連奎,做個樣子給老百姓看。

好在陸連奎平時和這幫弟兄們混得不錯,他們連夜派人到陸連奎家中傳信,叫他父母想辦法找關係救人。

陸連奎父母心急如焚,卻也無計可施,只能又找到介紹陸連奎到部隊的那位親戚,托他去求羅寶昌幫忙。

羅寶昌是湖州塘北水警隊長,為人仗義,頗具俠氣,黑白兩道都是朋友。

他與陸連奎的隊長既是同行,又是好友,私交甚厚,因此受託後第二天就到烏鎮去救人了。

有羅寶昌親自出面,那隊長自然要給他這個面子。

陸連奎被放出來後,第一件事就是跪在地上,磕頭拜謝羅寶昌的救命之恩。

見他年紀小,又是個伶俐人,羅寶昌便給了他十塊銀元,勸他到上海去闖一闖,避避風頭。

上海闖蕩,騰達飛黃

就這樣,陸連奎拜別父母,揣著救命恩人給的錢,坐一艘煤船,獨自去了上海。

可上海大世界,他舉目無親,連個熟人朋友都沒有,哪有什麼立足之地呢?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就在他一籌莫展時,幸運地碰到了一位好心人,介紹他去了一家水果行工作。

他年輕有力氣,一開始就只做些水果裝卸搬運的工作。

但店裡吃住全包,每月還有幾塊錢零花,也總比流落街頭好得多。

時間久了,老闆見他幹活賣力氣,辦事也利索,便安排他去做採購推銷的業務。

陸連奎畢竟在烏鎮部隊里長了不少見識,再加上他天生膽子大,又會說話會來事,做起這些工作更是得心應手。

不僅薪水賺得多了,還常有機會賺些外快。

終於不用整日為生計發愁,陸連奎有空時就經常到外邊玩,和朋友吃飯喝酒,因此在上海灘也認識了不少兄弟。

一次偶然的機會,陸連奎和他的一位小兄弟,救了上海巨商虞洽卿的性命。

虞洽卿

虞洽卿非常感激,親自寫了一封推薦信,幫助陸連奎投師青幫黃金榮門下。

投奔青幫後,陸連奎就離開了水果行,在英租界的巡捕房擔任巡捕一職。

當時在租界巡捕房中,華人巡捕的地位可以說是最低的。

但是陸連奎這個人,聰明機靈,會拍馬屁,還有些江湖手腕。

從烏鎮部隊,到水果行,他的人緣總是很好,也總能討得領導、老闆的歡心。

在巡捕房和洋人打交道也是一樣,陸連奎很快就憑著自己這些與人打交道的本事,步步高升,平步青雲。

幾年的時間,他就從一個「一道槓」的華捕,爬到了公共租界督察長的位置。

隨著地位的迅速上升,陸連奎的權勢越來越大,他便開始大肆斂財。

先是開設了一家百貨公司,隨後又在繁華的南京路上興建了一座大型游泳池,創辦了中央旅社和中南大旅社等企業。

不久之後,他還在五馬路開了一家中央飯館。

陸連奎發跡後,成為了上海灘的備受矚目的風雲人物。

他的陸公館,門庭若市,人來車往。

中央旅社的經理室,前來求他出面幫忙的人也總是絡繹不絕。

畢竟在當時的上海灘,只要提了陸連奎的名字,幾乎沒有什麼問題是解決不了的。

咎由自取,一架飛機

手握捕殺權,陸連奎已經在上海灘橫行霸道慣了。

平日裡為所欲為的陸連奎大概怎麼也想不到,他會在自己的地盤上栽跟頭。

他那飄飄然的「美好」生活,就被這三記耳光給輕易毀掉了。

午夜時分,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驚擾了陸連奎的美夢。

上海市長吳鐵成親自打來電話:「知道你剛才抓的人是誰嗎?」

陸連奎滿不在乎,他根本沒把那年輕人當回事。

「你不知道?那我來告訴你,他就是蔣委員長的外甥,俞洛民!」

或許是「蔣委員長」這四個字的威懾力太強,陸連奎一時間目瞪口呆,不知該做何反應。

俞洛民這一次是應他的堂兄俞濟民之命,到南京去領軍餉。

回到上海後想再買些東西,便住進了中央旅社。

卻不料因為一個小小的意外,被陸連奎這個蠻不講理、橫行霸道的混蛋給盯上了。

離開了巡捕房,他立刻就把此事告訴了俞濟民。

俞濟民是黃埔軍校第一期的畢業生,曾擔任蔣介石的侍衛,並在後來擔任了多個重要職務。

聽說弟弟無辜被打,又毫無理由地被逮捕,他非常憤怒。

天還未亮,滬淞警備司令部的士兵就氣勢洶洶地包圍了中央旅社,將陸連奎五花大綁帶走了。

當天,上海的大小報紙都刊登著,陸督察長被逮捕時狼狽不堪的照片。

俞濟民將此事報告給蔣介石後,蔣介石並沒有大發雷霆。

聽說打人的那個狂徒,誇口稱自己一兩百萬也付得起,老蔣便讓人打電話給上海市市長吳鐵成,說道:「陸先生很有錢嗎?那我外甥就不用他賠償了。現在國難當頭,就叫他捐10架飛機吧!」

消息傳到陸連奎這裡,猶如晴天霹靂,一向無法無天的他,如今是碰上了個硬釘子。

可蔣介石開口就要10架飛機,就算叫他傾家蕩產,也買不起啊。

此時的陸連奎,已經沒有了昔日呼風喚雨的氣勢,只能苦著一張臉找到自己的好友,國民黨中央委員褚民誼。

褚民誼

他向褚民誼哭訴,自己在上海只有一家中央旅社、一家中央飯館、還有游泳池和一家百貨公司,就算讓他把身家性命都填進去,也湊不出十架飛機。

褚民誼答應幫忙後,就一直在多方奔走,藉助關係來幫陸連奎討價還價。

最終雙方成功達成協議,陸連奎只捐了一架飛機,算是抵消了那三記耳光。

陸連奎賠飛機的事很快就在上海傳開,此事讓他名聲掃地。

那些平日裡被他欺壓的百姓,無不拍手稱快。

就連青幫的黃金榮,也特意擺了一桌豐盛酒席,端起酒杯笑罵著陸連奎這目中無人的小子,終於也栽了跟頭。

黃金榮

陸連奎遭受了一次巨大的打擊,元氣大傷。

從此之後,各方面都開始走下坡路了。

參考資料

[1]蔣介石妙懲流氓大亨.《政府法制》.2011,(17)

[2]陸連奎:舊上海灘的督察長.《文史春秋》. 2004(08)

本文由「文史江山」原創,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e512974b29ebda013202cabbb149d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