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對日本的投資已經給他帶來了140億美元的回報,折算成人民幣相當於1,020億元。
賺翻了。
根據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披露的數據,巴菲特對日本五大商社的投資成本大約1.6億日元,但是以目前的股價來計算,持股的市值已經達到了3.86萬億日元。
盈利2.2萬億,但實際利潤率更高。

原因就在於這1.6萬億日元,並非全部都以自有資金投入。明白了這一點我們才能明白,巴菲特賺錢的最根本關鍵並非股市上漲,而是狠狠的在日本身上薅羊毛。
由於日本常年的負利率政策,所以發行日元債券的成本非常低。巴菲特就是從2019年開始發行日元債券的,直到最近巴菲特還發行了一批2,633億日元的債券。
在伯克希爾過去的40次債券發行中,其中有32次就是發行日元債券,可見這種薅羊毛一發不可收拾,特別被巴菲特青睞。
算起來,巴菲特到去年9月為止,通過發行日元債券募集的資金達到1.1萬億日元,因此投資日本股市所耗費的1.6萬億日元中,自有資金可能只是5,000億。
用5,000億的投入,換來了2.2萬億的盈利,如此高的收益率,關鍵不在日本股市的上漲,而在於日元債券太香了。

而且,我們在分析巴菲特的投資底層邏輯時,不應該過分關注於日本五大商社的企業面。
不少人分析這5家企業的歷史,現在的財務數據,以及未來的分紅和回購,認為這些都非常符合巴菲特的投資哲學。
但我想說的是,巴菲特首先決定投資於日本股市,然後才選擇幾家合適的目標。而這一個投資決策過程,最關鍵的是選擇投資日本股市。
為什麼投資日本股市呢?
巴菲特曾經透露,並不打算賺了一筆錢就跑,他認為自己將持有這些股份10~20年的時間。

這是因為對日本未來的經濟長期看好嗎?
其實並不是。
通過日本人提供的資金,投資日本股票獲利,這相當於在日本身上薅羊毛。這是關鍵之一。
另外的關鍵之二在於,日本長期的實行量化寬鬆不斷的印發貨幣,這些錢源源不斷的流入股市,推高了股價。
日本股市自從次貸危機再一次大幅度的下跌之後,就在波動中不斷的上漲。日經225指數在2008年最低時達到了7000點以下,但現在已經回到了38,000點,此前甚至突破了41,000點。

但在此期間,日本的gdp從2012年的6.27萬億美元降至去年的4.21萬億美元,日本的經濟並不理想。
可見,根本原因就在日本央行不斷的發錢,並不是看好日本經濟的長期發展。
所以巴菲特賺的是日本央行發的錢,這還是在對日本薅羊毛。
以巴菲特的投資眼光,即使不投資五大社商,他另外選擇幾家企業,收益也不會差到哪裡去。所以投資日本的底層邏輯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