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基金」儼然成為A股半導體板塊的「定海神針」。
近日大基金宣布,擬減持兆易創新、匯頂科技、國科微等3家公司各1%股權。受此影響,12月23日的A股半導體板塊整體表現萎靡,國科微更是以跌停報收。
而後大基金又公布入股精測電子,減持三股後又增持一股,順利完成了換倉操作。
在大基金完成入股、精測電子漲停的刺激下,整個半導體板塊一改昨天的頹勢,恢復了之前領漲大盤的態勢。12月25日,半導體板塊漲幅排名前列,板塊內鼎龍股份、南大光電、兆易創新、至純科技等多股漲停。
天眼查顯示,精測電子控股子公司上海精測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已完成股權變更,獲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大基金」)大比例投資入股。公司註冊資本由1億元大比例增加到6.5億元。本次變更後,其中大基金在精測半導體中持股15.38%,位列第二大股東。精測電子持股46.15%,仍為精測半導體控股股東。
資料顯示,公司成立於2006年,以模組檢測設備起家,2013年通過收購光達和宏瀨光電,產品拓展至AOI、OLED檢測等領域,是國內面板檢測設備領域覆蓋最全的公司之一。2013年以來,公司受益京東方和華星光電等客戶LCD領域擴產,2018年毛利率51%,凈利率22%,ROE為25%。目前LCD產能進入存量階段,未來幾年受益OLED新增擴產及半導體檢測設備國產化紅利。
此前9月6日,精測電子已公告上述事宜。
查看公司公告發布後的股價走勢,精測電子已走出了一段不錯的行情。如今,在僅僅完成工商註冊的節點上,精測電子股價出現大幅上漲,可見市場對精測電子和半導體板塊的看好。
進一步細查,上海精測此次還修改了經營範圍,新增了生產檢測設備、測試設備,銷售自產產品等。其一般經營項目則增加了顯示屏、光伏、鋰電池、新能源、檢測設備、測試設備科技領域內的技術服務、技術轉讓、技術諮詢、技術開發等。
在業內人士看來,上海精測明確的營收及研發規劃或許正是市場樂觀信心的來源之一。
從主要財務數據來看,2013-2018年,公司收入從1.44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13.9億元,復合增速58%;同期歸母凈利潤從0.5億元增長到2.89億元,復合增速42%。
根據此次增資方簽署的股東協議,在大基金入股上海精測時,相關方進行了營收及產品研發進度的承諾。根據承諾,上海精測在2020年、2021年、2022年實現收入分別不低於6240萬元、1.47億元、2.298億元,呈高速增長態勢。
同時,協議還顯示,上海精測集成式膜厚設備、獨立式膜厚設備應於2020年底之前實現知名晶圓廠驗證訂單,並於2022年底前通過驗證並實現重複訂單;半導體OCD設備、晶圓散射顆粒檢測設備應於2021年底前實現知名晶圓廠驗證訂單,並應於2023年底前通過驗證並實現重複訂單。
行業研究顯示,預計到2020年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復合增速將超10%,而中國市場復合增速有望超20%。東吳證券研報指出,檢測設備在半導體設備投資額當中的占比大致15%,預計到2020年中國半導體測試設備市場空間有望達24億美元。
精測電子是半導體檢測領域的龍頭公司,公司競爭優勢在於本土市場優勢與強大的研發整合能力:(1)公司具備大陸本土優勢同時擁有海外優質資產整合經驗,目前正與韓國和日本半導體優質資產開展技術合作,實現業務結構的二次轉型;(2)獲集成電路大基金扶持,具備強大的技術研發與技術整合能力。未來公司有希望成為國產半導體檢測設備行業的重要力量,搶占國外行業龍頭公司在國內的市場份額。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文中所提板塊、個股均只作為邏輯分析與技術交流之用,不作為操作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