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願自己吃飯,追著喂也不吃,看到霍思燕的套路,網友狂點贊

2020-09-07     育兒小香

原標題:孩子不願自己吃飯,追著喂也不吃,看到霍思燕的套路,網友狂點贊

孩子到了一兩歲的時候基本上就已經要開始吃輔食了。那麼孩子不願意吃飯咋辦?每次一到吃飯的時候,讓孩子吃一口飯簡直比登天還難。剛吃一口就上廁所,有的時候壓根一口都不吃。帶著碗追喂不吃。孩子們在吃飯時總是不耐煩。真的是個大問題。

岡察洛夫曾說:"人無疑是大地的主人,又是腸胃的奴隸。"

孩子不吃浪費先不說,就是孩子自己的營養也跟不上。

下面我們來一起來看看霍思燕和孫茜面對孩子不吃飯問題有啥妙招。

孩子不肯吃飯,看到霍思燕、孫茜教科書式「勸飯」,網友:學到了

起初認識孫茜是通過《甄嬛傳》裡面的槿汐姑姑,但後來發現她還是一位妥妥的育兒專家。面對孩子的不吃飯問題,她早有對策

。原來孫茜在自己寶寶10個月的時候,產生抓握動作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培養寶寶拿筷子和勺子的能力了

。寶寶只要能夠安穩地坐在椅子上,就讓寶寶上桌吃飯。

所以寶寶的這種獨立吃飯能力就很早被培養起來了。在最新一期的《媽媽是超人》節目中,霍思燕也遇到過嗯哼不吃飯的問題。當時霍思燕給嗯哼做了西紅柿炒雞蛋。要求嗯哼就著米飯一起吃。

但嗯哼表示嫌棄不願意吃。當時霍思燕自己給嗯哼示範了一遍如何吃。並給嗯哼先夾了一塊他喜歡吃的菠蘿

。所以嗯哼就乖乖吃飯了。孩子不吃飯,其實我們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的這種獨立吃飯能力給培養起來。

一、鍛鍊孩子的手部精細動作

我們在孩子差不多五六個月大的時候,就要開始培養孩子手部的精細動作。孩子可以通過拿玩具或者拿筷子來玩。

孩子的手部精細動作能力的開發程度與孩子的左右腦開發程度是高度相關的。

當孩子的手部精細動作能力比較強的時候,他們拿筷子或者是拿剪刀,他們是比較靈活的,也是得心應手的。只有當孩子感到拿這些東西不費力的時候,他們才不會討厭這些工具。

二、給孩子配套獨立的吃飯桌椅

如果孩子能獨自地坐在床上或椅子上,說明他已能就餐。那麼此時我們配套適合他們吃飯的獨立桌椅有以下好處:

1.可以提高孩子上肢控制力

兒童一、兩歲時,由於此時剛學會走路,上肢肌肉力量不足。孩子在走路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孩子是搖搖晃晃的。

因此,我們為寶寶配上獨立的桌椅,讓他們安靜地吃飯。

這樣能夠很好地鍛鍊寶寶的上肢控制力,這對他們的走路等身體大運動發育是非常有好處的。

2.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孩子早早地開始吃飯,自然他們的獨立性也可以早早地得到鍛鍊。

他們自己吃飯並且能夠吃完,這時孩子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成就感。

這種成就感對孩子早期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的養成都是非常有幫助的。所以我們讓孩子獨立吃飯,其實是對他們早期獨立性的一個綜合培養。

3.培養孩子自我選擇能力

孩子要吃飯,就意味著他們要少吃零食。

讓他們在飯和零食之間選擇。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自律自我選擇能力。

沒有零食,自然會吃飯。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吃零食有哪些危害。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們要儘量給孩子少買零食。要買的話可以買一些堅果類的有益於孩子大腦發育的零食。

三、堅持讓孩子"自律"

M·斯科特·派克曾說:"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當孩子不吃飯想吃零食的時候,我們不能夠妥協。要把孩子的這種自律能力堅持培養起來。只要我們"狠一點"孩子其實沒有那麼脆弱,他們是能夠堅持的。因為我們家庭教育是永遠到不了孩子的極限的。所以我們可以讓孩子看一些自律的繪本。

早早地在孩子的意識和行動中,都把"自律"兩個字植入進去。

解決人生問題里的首要方案,就是自律。少了這一環,就很難解決任何困難和麻煩。

如果你家孩子在

2~6歲

,正好是

養成自律好習慣

的時候,小編推薦這套《寶寶行為習慣管理與情商培養繪本》圖畫書給大家,幫助孩子養成自律好習慣。

10冊僅需69元

,如果你也想培養孩子自律的好習慣

,那麼點擊下方就可以了!

孩子不吃飯,我們要儘早地開始他們獨立吃飯的能力。我們每天都追著孩子喂飯或者是哄著他們吃飯,這樣是不管用的。所以我們不妨試試上面的方法。孩子的吃飯問題是可以儘早得到解決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QMtanQBd8y1i3sJuEi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