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黑鰭創始人王子劍:即便浪潮退去了,黑鰭依舊會堅持下去

2019-11-19     導演幫

編者按

一個國家電影行業最重要的是什麼?年輕電影人的儲備。

就好比是中國電影從第四代到第五代再到第六代一樣,正是有了這些電影人才構成了中國電影的歷史。

如今怎樣才能發掘和培養年輕電影人,讓他們成為中國電影的新力量,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近幾年國內開始出現了很多電影公司,他們與年輕電影人展開合作,製作視角獨特的作品。

為此,我們特別企劃了《中國電影新力量》,獨家專訪了像「工廠大門」、「黑鰭」等多家電影公司新貴,看看他們如何為中國電影注入新鮮血液。我們將以專題的形式探秘電影公司背後的創始人,請他們來聊一聊對於中國電影,他們想做出何種改變。

第二期的主人公是黑鰭的創始人王子劍,請他給黑鰭從初創至今7年的時光做個總結。

作者|春光

年初,章宇和馬麗主演的電影《東北虎》在黑龍江鶴崗殺青,這部電影背後的出品方之一正是黑鰭。

談到這部電影的時候,王子劍信心十足。有一天,章宇跟他一起吃飯,就跟他講,對《東北虎》同樣很有信心。

《東北虎》是黑鰭2017年新作發布會七個作品中第二個落地的項目,第一個落地的項目是此前入圍過FIRST影展的《馬賽克少女》。

今年黑鰭的動靜並不大但動作卻很多,除了上面兩部電影以外,還有四個電影項目。鄭陸心源的《她房間裡的雲》獲得平遙國際電影展「WIP添翼計劃獎」;《東北虎》導演耿軍新項目《刺客與明信片》以及夏昊的《23號》,入圍今年海南島國際電影節H!Action創投會;黑鰭與法國、荷蘭、希臘聯合製作的紀錄片王申《石史詩》也入圍了國內外多個創投。

繞不開的「爭議」作品《馬賽克少女》

黑鰭出品的電影《馬賽克少女》入圍了今年FIRST影展長片競賽單元,在首映之後關於影片評價引起了一場風波,王子劍為此在微博上發了一段長文。

在這場風波過去3個多月後,王子劍本人在聊到這的時候,依舊意難平。《馬賽克少女》涉及的是一個關於少女遭受性侵的故事。

在製作過程中,他表示自己時常處於焦慮情緒中。其實他與導演翟義祥嘗試過很多不同版本,比如章節體等等,而這個最終版本,同樣做了多維度的考慮。「從製片角度來說,為了平衡表達的新意,審查和公共層面的傳播,我們最後還是選擇了相對冒險點的方式完成作品。因為起初我們想塑造不太一樣的女性受害者形象,她不是完美受害者,希望藉此能引人警醒和討論,中間走偏過,不過最後又回到了最初的想法。相比起讓觀眾完全共情或享受敘事,有更多人真正去關注受害者本人和冷靜討論其背後的社會問題更為重要和迫切。」

王子劍覺得,如果電影只在一個單一層面互動的話,是很無聊的一件事。《馬賽克少女》還是完成了他與導演翟義祥最初想做的東西,並通過一種相對高質量的方式傳遞給了觀眾。

「我們接受兩極的評論聲,只不過其中摻雜了很多戾氣,這事我們沒有見過,也是一次警醒。」

實際上《馬賽克少女》在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做世界首映後,像綜藝雜誌(Variety)和銀幕雜誌(Screen Daily)等外媒都給了正面評價。

「這裡有一個逐漸顯現的觀影分層的新情況」,王子劍把現在的電影觀眾分為四類:

第一種是學者型觀眾。這類觀眾不會僅停留在電影本身去分析和理解電影,通過電影展開的部分是最有價值和影響力的,甚至要站在輿論反面去批評和反省。

第二種是專業型觀眾。這部分觀眾看電影會帶著純粹的立場,我們談純粹時,其實談的就是情緒化,他們有人以「評論」為生,有人只是就事論事,也許批評本身並無批評的價值,但卻很重要。

第三種是產業型觀眾。他們包容性更強,多數時候很寬容,有時是因為產業關係複雜,有時只是覺得做電影不容易,能幫則幫,最多不罵唄。

第四種是普通觀眾,容易被引導,構成很複雜,大眾趣味與小眾趣味的界限也愈發模糊,可能會被隨時修正,對於普通觀眾而言,電影仍是娛樂消費大於文化產品的屬性。

說回到《馬賽克少女》,花了很長時間拍電影,但沒有與仍在不斷發生的社會問題產生聯繫,王子劍感到很惋惜。

目前這部電影仍停留在審查階段,何時能與觀眾見面,王子劍沒有回答。

備受期待的信心之作《東北虎》

聊完前作,筆者接著問了黑鰭出品新片《東北虎》的近況。

說到這個項目,筆者在2012年就聽身邊人談起過,那時候還沒有黑鰭這家公司,該片的導演耿軍也只是在獨立電影圈有名氣。聽說耿軍是想找孫紅雷當男主角,後來也就不了了之了,現在的章宇和馬麗已經是後話了。

作為導演耿軍的第一部院線電影,王子劍很看好《東北虎》。在《東北虎》之前,黑鰭與耿軍合作過《輕鬆+愉快》,該片入圍過金馬影展4項提名,並在聖丹斯電影節獲得評審團特別獎。

在王子劍看來,《東北虎》在文本上很成熟,在作者趣味非常突出的情況下,敘事脈絡仍是紮實和精彩的,他們後期推進項目的過程很順利。

演員在這部片子裡表演有很大的發揮空間,黑鰭對流量、熱度、明星的敏感度很低,演員能不能勝任角色、能不能演好才是最重要的。

在接觸過多位演員後,結合年齡、檔期等因素,決定用章宇擔當男主角。章宇跟王子劍和黑鰭的另外兩位合伙人都是酒友,但從沒合作過一個項目。當時他看過劇本對這個項目稱讚有加,最終在酒桌上就把事兒給定了。

《東北虎》女主叫美玲,至於找誰跟章宇演對手戲,也頗費心思。演員馬麗是王子劍通過另一位製片人謝萌的朋友牽線聯繫的,聊過兩次後女主終於定下,甚至 合同還沒弄完,馬麗就開始工作了。

馬麗在片中的角色與開心麻花有著很大不同,在片中她飾演一個尋找老公小三的偵探。馬麗在現場很專業,也很信任導演,導演想要什麼情緒,想要哪種表演方式,她都能準確給到。

儘量不做「中間」的電影

不管是《馬賽克少女》,還是《東北虎》,體量都不很大。「小」對於王子劍來說,代表著自由。

「黑鰭接下來不想做「中間」的電影」,他所謂的「中間」指的是既得是一個作者電影,又得有市場考慮,還要兼顧一個好的工業製作水準。

在他看來,預算為500-1000萬左右的電影很尷尬,一定會受到資本的牽制,同時表達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不敢不狠,又不想太通俗,體量小,市場包容它的可能性也小。

黑鰭今年還有《她房間裡的雲》和《不要再見啊,雨花塘》兩部新片拍攝完成,都是女導演的處女作,成本很小,風格耀眼。王子劍明白自由表達的代價是什麼,他也不想拉太多資方下水。

黑鰭要不然就做大體量的作者電影,要不然就做特別小的,以大養小,沒有中間。王子劍覺得這樣會保證黑鰭的活力。

對於黑鰭這樣的小公司來說「量化」同樣重要,「一個項目是否需要超支,性價比最高的超支是多少,在什麼時候超支最合適,這其實都是可以在早期就量化的數據 。」 王子劍拿《東北虎》舉例,在開拍前,他們給導演7天試錯的時間,導演用這7天的試錯期,與演員、劇組進行磨合。在實拍《東北虎》的時候,這 7天對素材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王子劍說,《東北虎》的製片機制很健康,每天的拍攝工作結束後,會組織核心主創一起看素材,每天會花大量時間根據初剪素材討論影片的調性,分鏡,表演等等,製片組在現場根據討論情況給出拍攝方案,也會不斷地判斷進度是不是在控制範圍內。

「尤其是在拍攝初期,風格上的東西還在嘗試,這樣做非常即時有效,如果覺得素材不對或不夠好,第二天馬上就有新方案的安排,有問題了就馬上解決。」

讓觀眾相信黑鰭

如果控制「體量」是黑鰭維持生存的手段,那麼求「新」就是黑鰭未來發展的根本。

王子劍說,黑鰭出品的電影一定要「新」,微觀上要新,宏觀上也要新。即便是更古典的電影類型,也可以通過一種「新」的角度和美學進行當代的創作。

如果把「新」繼續拆分,可能也會包含「危險」「不安全」這樣的關鍵詞。他解釋道,「這個危險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危險,而是在美學上的侵略性,它會撼動某些堅固的東西,不是在安全的常識範圍內思考,但只有體量「小」才能完成運作。」

像黑鰭這樣的製片公司,必須要強調性格,才可以讓公司走得更遠。

在採訪的最後,筆者問王子劍給黑鰭的未來定下了什麼目標。

他回答得很實際,首先,黑鰭要活下去。2019年是黑鰭的第7個年頭,他希望公司在第十年之前做出一部讓他自己最滿意的作品,一部讓觀眾滿意的作品,達成一種雙向的信任關係。

他希望,等公司到第十年的時候,從黑鰭的作品序列里,看到的不僅是公司的變化,也有當下的變化。即便外面的世界一直在變化,黑鰭輸出的價值觀也不會變。

「我們不要停下來,即便大家都走,浪潮也走了,我希望黑鰭仍然是最後一個在做這件事的,黑鰭活在海里。喜歡黑鰭電影的人,他們通過我們的電影獲得安全感和達成共識,我們也會不停地和電影親吻與糾纏,因為這是做這件事的初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Nivh24BMH2_cNUgRHP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