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薪三萬,每天騎自行車上班,什麼情況?
悟空問答上有一位網友提問:「領導月薪三萬,但是每天堅持騎自行車上班,這是為何?」
(1)騎自行車就是一種生活方式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到我身邊也有不少這樣的人。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在大學時期的一退休校長,對校長的第一眼印象是,一個穿著簡單,騎著三輪車,在學校撿廢品的老頭。
剛開始我還不知道,後來聽上一屆的學長介紹才知道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退休校長。
除了這位校長之外, 我身邊也有同事,業務能手,薪水豐厚,但是人家每天就是地鐵出行,下雨天就一輛非常普通的代步車。
所以啊,人家就是享受這種生活方式,跟有錢沒錢沒有任何關係。
(2)既注重環保,又鍛鍊身體
單從出行方式來說,領導願意騎自行車上班是非常環保、健康的方式。
畢竟如今很多大城市尾氣排放很嚴重,電動汽車又還沒完全普及,能有更多的有車一族選擇公共運輸包括自行車出行,我覺得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再說說你提到領導是自行車出行,我覺得那就更值得提倡,因為自行車上下班相當於是一種健身鍛鍊,而且是把鍛鍊的時間和上下班的時間融合在了一起,時間管理非常有效!
(3)習慣這種簡單的狀態
這是生活方式的延續,很多人倡導過斷舍離的生活,所以簡約出行也是一種極簡的生活方式。
(4)別看自行車其貌不揚,說不定比你的小轎車都貴
網上有很對新聞,有私家車撞壞了自行車,還賠了好幾萬的例子。當然,這是特例,以前三點為重。
說完了前4點原因,我覺得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低調。
2、當代成年人生存法則:低調做人做事
由騎自行車上班這件小事,其實可以折射出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比如低調。
一個人在物慾橫流的社會呆久了,難免心生浮躁,今天看著這個人買了房, 明天看見朋友圈很久沒見的朋友買了車,就開始各種不平衡。
然後也開始在朋友圈炫耀,今天開始健身了,明天開始打卡學習英語了,種種張揚的行為似乎在向別人展示:你看,我也有值得炫耀的東西。
一個人越是缺少什麼,越是刻意表現什麼。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變得越來越喜歡用嘴巴說行動,說決心,生怕別人不知道你的目標和方向,恨不得昭告全世界,讓他們都知道自己接下來的計劃。
但最後的結果是:開頭給自己立下的目標,到最後都沒有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我想起了自己高中班主任王老師,他跟我們分享過自己上學時候的一些傻事,他說那時候的他是個不太聰明的人。
剛到學校報道的第一天,他當著所有同學的面大喊: " 我要當全班第一名! " 大家目瞪口呆地看著他,然後哄堂大笑。
在那以後,他再也沒有提過這件事兒,而是一個人默默地練習專業,從早到晚,幾乎不休息片刻,他記得自己說過的話。
畢業後,他成為了就業院校里最讓眾人尊敬的老師,學校每年舉行的教師考核彙報,他總是舞台上那個最閃耀的人。
他不再像從前那樣,把遇到的苦難和設下的目標都說出來,而是一個人咬牙堅持著、努力著。
即便他已經成為了全校最受矚目的老師,也依舊每天練習技能,鞏固自己的專業性。
一個真正有毅力的人,是從來都不會做過多聲張的,而是一個人默默地努力著,往自己的目標前進,做到他所認為的 " 極致 " ,這一類人,最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真正厲害的人,從不在人前炫耀自己獲得了哪些成就,他們都是在一個人默默的耕耘,默默的努力,到最後的一鳴驚人。
一個做人低調,做高調的人,他們行動在前,言語在後,努力做出成績才是最重要的。越是謙卑,收斂鋒芒,越能贏得他人的尊重。
3、寫在最後
無論是開車上下班,還是騎車上下班,無論是生活簡單樸素,還是生活奢靡無度,其實我們都不應該用一顆有色眼鏡去度量他人。
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生活準則,人前人後,誰能知曉,所以,與其把目光聚焦在別人的身上,不如聚焦自己的成長。
低調做人做事,才會有更長遠的進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IpQPHABjYh_GJGVCt5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