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忽視!孩子可能不是害羞或語遲,當心自閉症,快來自查一下

2020-04-03     崔玉濤育學園

昨天是第13個「世界自閉症關注日」。這個特殊的日子,旨在提高人們對自閉症以及對自閉症患者的關注。

兒童自閉症患兒也被稱為「星星的孩子」,因為他們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這些孩子聽力正常,但是卻對聲響充耳不聞;這些孩子視力也正常,但是卻對周圍人與物視而不見;這些孩子語言能力正常,但是卻不知該如何開口與人交談。

01自閉症究竟是什麼

自閉症,與孤獨症同義,全稱孤獨症譜系障礙,是一組以社交溝通障礙、興趣或活動範圍狹窄以及重複刻板行為為主要特徵的神經發育性障礙。

一般會在兩個領域表現出持續的障礙,一是持續的社會交往和社會互動障礙,二是限制和重複的行為模式。

據統計,全球範圍內的自閉症患病率均出現上升趨勢,而男孩的患病幾率要比女孩子的高。

而遺憾的是,關於病因目前還沒有一個一致的結論,但多數科學家認為其與遺傳和環境因素都相關。

02自閉症的孩子有哪些表現

在中國,隨著育兒科普工作的推廣和民眾健康意識的覺醒,自閉症這個名詞,也越來越多的被老百姓所熟識,絕大部分家長都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些自閉症的知識。

那麼,自閉症的孩子究竟有哪些表現呢?

1. 社交症狀。

沒有主動交往的動機。例如對自己的名字做不出應答,對人的興趣降低,在玩社交遊戲時困難,不去模仿別人的動作,就喜歡一個人玩。

2. 溝通障礙。

自閉症的兒童在咿呀學語、說話和學習用手勢方面會有延遲的傾向

3. 重複行為。

常見的重複行為,包括用手拍打、搖擺、跳躍、旋轉、重新整理東西和重複聲音、詞語或短語。有時的重複行為是自我刺激,如在眼前擺動手指。東西以固定的順序或者放在固定位置,不願意改變。

4. 興趣狹隘或固定

狹隘的興趣是對一些不同尋常的物體產生的(如風扇、吸塵器等)。

5. 感覺統合失調,包括超敏反應或低敏感性

如,有的對聲音異常敏感,輕微的生活中的噪音他們會覺得是刺耳的;年齡較大的患兒和成年患者可能對數字、符號、日期或科學話題會產生極大興趣。

03如何才能做到早發現

雖然以上表現不難理解,但要真正以此為依據去判斷孩子的情況並不容易。

面對一兩歲甚至更小的孩子,家長常常會陷入「小孩子都這樣吧?」「這麼小還看不出吧?」「再大點可能就好了」這樣的迷思之中,錯過最佳的干預時機。或者是走向另一個極端,見孩子稍微有些「與眾不同」,就盲目扣上自閉症的帽子。

所以,日常生活中,我們更推薦家長用以下5點依據來評估孩子的情況。

1.不(少)看:指目光接觸異常,患兒早期即開始表現出對有意義的社交刺激的視覺注視缺乏或減少,對人尤其是人眼部的注視減少。

2.不(少)應:幼兒對父母的呼喚聲充耳不聞,叫名反應不敏感通常是家長較早發現的表現之一。

3.不(少)指:即缺乏恰當的肢體動作,無法對感興趣的東西提出請求,如不會點頭表示需要、搖頭表示不要、有目的的指向、手勢比劃等。

4.不(少)語:多數患兒存在語言出現延遲,家長最多關注的也往往是兒童語言問題。

5.不當:指不恰當的物品使用及相關的感知覺異常。比如將小汽車排成一排旋轉物品並持續注視等。言語的不當也應該注意,表現為正常語言出現後言語的倒退,難以聽懂、重複、無意義的語言

當發現孩子有以上表現時,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早帶孩就醫,讓專業的醫生幫忙判斷。自閉症的診斷只有在醫院中,具有相關專業資質的醫生才可以做出診斷

通常來說,家長多留意、細觀察,能夠提早發現孩子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求助於專業的醫生和醫療機構,早干預、早治療,還是有希望讓孩子回歸社會,過上正常生活的。

04定期健康體檢十分必要

除了在家裡多一份警惕,定期帶孩子接受保健科的全面體檢對於自閉症的早期發現和干預也是十分重要的

兒童健康體檢並不是簡單的聽聽、摸摸、量量,而是全面的、細緻的檢查。例如,在育學園診所,兒科醫生除對孩子進行身高、體重、頭圍等數據的測量之外,在一定月齡以後,還會加入成長發育測評的項目。

目前,在我國絕大部分地區的兒保工作中,都已經加入了智力、行為、心理發展等方面的篩查和宣教工作,可以起到初篩的作用。

對於不能來到育學園診所的家庭來說,通過育學園App家長也可以自己在家給孩子按照相應的月齡進行測評,系統會從社會適應、運動、語言、認知、常識與素養共五大部分作出測評並給出指導方案。

05如果孩子的確存在不足,家長該怎麼做

對於已經確診為自閉症的孩子,家長應接受醫生和治療師給出的治療方案,根據孩子的年齡、分級和薄弱環節,有針對性的進行干預和治療,以便能夠最大程度地改善孩子的情況,能夠更好的回歸社會、融入社會。

對於沒有被最終確診為自閉症、但是的確在社會交往、認知、語言等方面存在不足的孩子來說,首先家長不能逃避,要正視孩子當前的不足,不要抱以「反正我孩子不是自閉症,慢慢大了就好了」這樣的放任態度,找到孩子不足的地方,通過及時、適當的引導,儘快把孩子的不足追上來。

家長使用了育學園發育測評服務,在測評結束後,系統會對孩子當前的情況給出測評報告和解決方案,家長可以在家通過親子遊戲的方式幫助孩子進行提高。

目前,我國有超過200萬的自閉症兒童,這意味著我們有很遠的路要走,需要用更多的目光去關注他們,不論是家庭、醫院還是社會,都要做出應有的努力,一起守護這群星星的孩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IMTQXEBrZ4kL1VioM3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