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獼猴桃物候期,年年高產又豐收!且看獼猴桃物候期評判標準

2020-01-03   蜀鄉小果

物候期是生物的周期性現象與氣候的關係。獼猴桃物候期的觀察是在一定條件下,隨著一年四季氣候的變化,觀察並記載其各個器官相應的生長發育規律,反映了獼猴桃與環境條件的統一性。

了解物候期,為制定相應的栽培技術措施提供理論依據。獼猴桃的物候期劃分為生長期和休眠期,而物候期的觀察著重生長期的變化。影響獼猴桃物候期的主要因素是溫度,凡能引起溫度變化的因素——緯度、海拔、光照、坡向、濕度等,都能影響物候期的變化。

觀察記載物候期的主要內容有:傷流期、芽萌動期、展葉期、開花期、果熟期、落葉期等。而這些組成內容都有一定的評判標準形成完整的物候期,具體表現請看下面詳細介紹。

物候期觀測標準

1、傷流期:是指從新傷口出現水滴狀分泌物開始至新傷口不再出現水滴狀分泌物為止的時期。

2、芽萌動期:全樹約有5%的芽開始膨大,鱗片已鬆動裂開,微露綠色。

芽萌動期

3、展葉期:全樹約有5%的幼葉露出並展開成小葉。

展葉期

4、開花期:全樹5%的花朵開放為初花期,25%的花朵開放為盛花始期,50%的花朵開放為盛花期,75%的花朵開放為盛花末期,全部花開放並有部分花開始凋落為終花期。

獼猴桃盛花期

5、坐果期(幼果出現期):受精後花瓣全部脫落,子房開始膨大形成幼果。

獼猴桃幼果出現期

6、果熟期:果實具有該品種特有的色澤、風味和芳香的品質,種子棕黑色。主要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來確定成熟指標,一般用10個有代表性果的可溶性固形物的平均值測算作為標準指標。比如用作出口的海沃德品種的成熟指數,在收穫之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應達6.2%;為了貯藏的海沃德具有最佳品質,收穫之前的可溶性固形物應達7%。紅肉品種的商業成熟指數,收穫前可溶性固形物應為8%左右或以上。

獼猴桃成熟期

7、落葉期:葉柄產生離層,除頂部發育不完全葉不落外,其它葉全部脫落。

獼猴桃落葉期

以上七點便是獼猴桃的物候期節點與評判標準,不同地區、品種具有不同的指數,但是所有的獼猴桃都離不開組成物候期的七點內容,所以掌握獼猴桃的物候期對於豐產增收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下面就以紅肉獼猴桃的物候期作為參考案例,可以更加直觀的展示其物候期的特性。

紅肉獼猴桃的物候期因品種、栽培地區和海拔高度以及不同年份而有差異,在同一地點,同一園地栽培不同的紅肉品種,其物候期也是有差異的。

以紅陽獼猴桃為例,在成都海拔540米左右觀察的物候期,一般是2月上旬開始傷流期;2月下旬芽萌動期;3月上旬展葉期;4月上、中旬開花期;4月下旬為坐果期;6月下旬至8月上旬為種子周圍果肉變紅色期;7月下旬種子變深棕色;9月中旬為果實成熟期;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為落葉期。果實的生長發育期為150天左右,整個營養生長發育期為250~270天。

紅肉獼猴桃其它品種的物候期有所差異,在同一地點栽培「紅華」品種比「紅陽」開花期晚3天,果熟期晚10天。而紅肉獼猴桃的另一個品系,開花期與紅陽基本一致,但果熟期晚30天左右。

掌握當地獼猴桃的物候期變化,即可根據其採取相應的栽培技術和管理措施,儘可能提供生長發育所需條件,才能為獼猴桃優質高產提供強有力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