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卷英雄」張鐵生靠一封信進大學,後被判十五年,出獄億萬身家

2023-12-03     小愛愛歷史

原標題:「白卷英雄」張鐵生靠一封信進大學,後被判十五年,出獄億萬身家

提到張鐵生,可能大家比較陌生,但說起曾經的「白卷英雄「,經歷過特殊年代的長輩們肯定都有所耳聞。

他交的那張白卷不但把他送進了大學,甚至可以說是改變了中國的高考制度,但也是因為這張白卷,多年後把他送進了監獄。

誰知2014年時,他又變成了身價2個億的富翁。那張白卷究竟有什麼魔力,沒有分數卻能送人進大學?為什麼又把他送進了監獄?

拚命生產無暇複習

1968年,張鐵生還是一位剛剛初中畢業的學生,單純的他興沖沖地來到了興城縣白塔公社插隊。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每一位中學生都逃不過下鄉插隊的命運,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張鐵生一樣樂觀地面對這些工作,不乏有人托關係走後門就為了避免去插隊。

張鐵生跟別人都不一樣,他到了隊里之後勞動是最積極的一個,根據當時隊里的領導回憶,張鐵生一年勞動出勤天數在340天左右,每天工作18個小時。

他身上好像有用不完的力氣,這使得隊里的領導都很喜歡他,隊員們也都很佩服他,經過他個人不懈的努力和隊領導的賞識,還有隊員們的幫助,張鐵生十幾歲就成為了興城縣白塔公社棗山大隊第四生產隊隊長。

1973年我國恢復高考,張鐵生作為公社裡都公認的有為青年,深得各級領導喜愛,領導們直接就敲定推薦能吃苦不怕苦的張鐵生成為了工農兵學員,並推舉他參加高考。

張鐵生得到這個消息後不禁發起了愁,這平時勞動任務這麼緊,哪兒還有時間複習文化課啊。

實在沒時間學習,他只能在勞動間隙休息時間翻一翻書。畢竟有初中文化的底子,看起語文課本還是毫不費力的,但是數理化這些科目怎麼辦呢?

對於一名學生來說,數理化需要系統的理論課程學習,公式的演化和計算過程如果有一個環節不理解或者計算錯誤,到最後都沒有可能得到正確的答案。

張鐵生經常發愁自己的數理化科目,但是又真的沒有時間踏踏實實地在安靜的環境下補習。隊里領導時常詢問張鐵生複習得怎麼樣了,史鐵生也只得憨憨地笑兩聲回覆:還行,還行。

只有在高考前兩天,張鐵生才擠出時間胡亂又匆忙地翻看了一下數理化的書籍,但是這哪兒夠啊,書里重要的知識點一個一個看明白都難,別說考試了,但是這已經是張鐵生能付出的最大努力了。臨時抱佛腳,佛也愛莫能助。

高考白卷「換「一個好前程

高考的日子來了,張鐵生懷著忐忑的心情進了考場。語文考試還可以,那時的語文考試並不像現在一樣有那麼多晦澀難懂的內容。當時更多的是注重對語言和文字的應用,更注重實際,這也體現了當時我國上下積極務實的生活態度和作風。

張鐵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和文化知識,至少是能夠應對一些,洋洋洒洒地寫了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題目。

數理化考試的時候張鐵生可真是發了愁了,他坐在考場裡,與卷子面面相覷,他和卷子就像來相親一樣,你看著我我看著你,張鐵生不動筆,卷子也沒有任何回應。

張鐵生想著,平時的勞動任務那麼重,從早忙到晚根本沒時間好好看書,現在卻要坐在這裡面對這些看起來奇奇怪怪的等式和符號,難道只有隻知道啃書的書呆子才能上大學嗎?我這樣一年到頭在地里忙活的粗人就不行嗎?勞動人民到底比書呆子差在哪兒?

越想越生氣,越琢磨越難受,於是張鐵生大筆一揮,在卷子背面寫下了當時轟動一時的《給尊敬領導的一封信》。

張鐵生將自己想說的話通通寫在了這封信里。他在信里說起了自己不願意放下隊里生產任務,只想著自己考試,又批評了那些「大學迷「」書呆子「。

對新中國來說,實打實的建設和耕耘不應該像有知識文化一樣得到別人的尊重嗎?張鐵生在信中也提到:我知道今天考試的題目都很基礎,如果讓我踏踏實實地用一兩天時間坐下來學習數理化,可能考的也不比那些只懂學習知識的人差。

當時寫下這封信的時候,張鐵生已經知道自己是沒辦法通過這次考試了,他在信的結尾寫到:我最高興的是被推舉參加了這次學習班。他對於考試的規則很失望,但同時他很感謝生產大隊的隊員和領導給了他這次機會。

這樣一張白卷,放到現在可能不會引起什麼波瀾,頂多是被老師、家長和學生之間傳閱討論,在網際網路上聊聊現在的教育制度。但在70年代的中國,可就不一樣了,那些不穩定分子盯上了這張卷子和張鐵生。

不穩定分子利用張鐵生這張卷子大做文章,在各個主流報刊媒體上發表評論,一個工農兵青年的個人情緒,就這樣成為了不穩定分子的棋子。

不穩定分子在報紙上擴大張鐵生的言論,說現在的高考已經被沒有勞動成果的書呆子壟斷了。最後在輿論的摧毀下,高考制度再次瓦解崩塌。而張鐵生也順利成章地進入了大學學習。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不穩定分子為了持續搞破壞,沒有放過張鐵生,而是一路扶持他,並在他25歲的時候將他放到了第四屆人大常委的位置上。

張鐵生本人在政治方面敏感度很低,他沒有覺察出來自己是在被人利用,一直活在自己的情緒導致的牢籠里。他並不知道自己在政治上的處境,反而十分享受這些虛假的擁戴。

最終,不穩定分子們迎來了審判,張鐵生也因政治立場的錯誤被判入獄十五年,曾經把他送進大學的那篇《給尊敬領導的一封信》,此時此刻卻「搖身一變」,成了送他進監獄的最有力罪證。

「天之驕子「就這樣變成了階下囚,曾經的鮮花和掌聲也變成了冰冷的腳銬和手鍊碰撞的聲音。可以說一日之間,天翻地覆。

在監獄裡的那些日子,張鐵生十分後悔自己曾經的行徑,只不過他後悔的並不是高考那年的那張白卷,畢竟年少輕狂無可厚非,他後悔的是被他人利用,在政治道路上做出了錯誤的選擇。

本來只是一個青年的情緒和牢騷,卻在不穩定分子的加持下釀成了對不起國家和人民的罪惡。張鐵生在監獄裡不知道如何洗刷自己的錯誤,只得像在生產隊時候一樣賣力地勞動。

他經常會回想起在大隊里跟隊員鄉親們一起辛勤勞動的場景,那是自由的土地、溫暖的陽光,和金黃的麥田。張鐵生每次回想起插隊時的光景,都會覺得現在在監獄裡的自己愚蠢至極!

在監獄裡改造的日子漫長但總有盡頭。張鐵生經過多年的改造和等待,終於迎來了刑滿釋放的日子,但當他真的踏出監獄的那一刻,他恐慌了,因為對於已經人到中年的自己來說,到底該何去何從,他還沒有想清楚。

張鐵生回到家裡,迎來的並不是親人的嫌棄,而是一張張和善的面龐。親友相見,張鐵生格外激動,他沒有想到曾經的戀人董禮平也在親友的行列中一起迎接他,而更讓張鐵生意外的是,董禮平竟然苦苦等了他十五年,至今未嫁。

激動的眼淚一直在張鐵生的眼眶裡打轉,他一直忍耐著,他知道只要自己一哭,一屋子人都會哭成一片,今天是他重新做人的開始,他要用良好的狀態迎接以後的人生!

為愛等待終結連理

張鐵生能有一眾歡迎他回家的親戚朋友,還有苦等的戀人,這得益於他本人的為人。雖然張鐵生在政治上出現了錯誤,但是他在親朋好友中一直是一位樂於助人、心地善良的男子漢,董禮平也是這樣看待他的。

自從戀愛之後,董禮平就覺得張鐵生為人實在,是個可以依靠的男人,如果不是這次牢獄之災,他們應該也早就有了屬於自己的小家。這次張鐵生出獄,結婚生子就成了董禮平與張鐵生首要要完成的人生大事。

結婚後,張鐵生對生活充滿了希望,但是實際的問題就擺在他的面前。以前沒有家庭,自己做什麼工作都好,不至於餓死,現在有了家庭就要為家庭生活過得更好而努力,也要做好迎接小生命到來的準備。

在當時,董禮平是一名瀋陽農業大學的教師,收入穩定,但是張鐵生因為曾經入獄的經歷,在求職的路上可謂處處碰壁,雖然一直沒有停止找工作,但是張鐵生確實有點兒心灰意冷了,每天一想到找工作就發愁,這樣的煎熬都被妻子董禮平看在眼裡。

董禮平很擔心張鐵生的情緒,因為他了解張鐵生是一名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他不願成為拖累家庭的包袱。於是董禮平多方聯繫,希望能夠幫助丈夫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在董禮平的努力下,他們的貴人金衛東出現了。

貴人幫助走上康莊大道

金衛東曾經是董禮平的學生,受老師之託金衛東不可謂不盡心。一開始金衛東想直接把張鐵生介紹到當時自己就職的公司,那是一家外資企業,工資高,但是張鐵生還是老思想老腦筋,他就一心想著自己的能力是要貢獻給國家的,絕對不給外國人打工!

金衛東和董禮平多次勸說他都無果,金衛東只好再去找其他的關係,一番遊走,張鐵生第一份工作終於有了著落。這是一家遼寧地區當時最大的飼料公司,雖然是私企但是業務量和規模都不小。張鐵生對這次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十分珍惜,他盡心盡力地完成領導交代的每一件工作任務,從不懈怠。

張鐵生在監獄裡的那十五年,社會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很多科技設備進入了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他對先進的辦公設備,乃至大哥大都不太會使用,但是他總是虛心請教同事和領導,自己也悄悄琢磨著。

張鐵生當時已經年逾40了,但是學習勁頭可不比年輕人差。通過對新鮮事物的學習,他的自信心慢慢地又回來了,他不再自卑,而是用自己學到的辦公知識和專業能力,一點一點成長,一步一步走在康莊大道上。

在一次一次外出跑業的經驗里,張鐵生更加意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他開始購買營銷類書籍,學習商務合作的禮儀和談判步驟。在自己和同事的努力下,他們的業績蒸蒸日上,越來越有幹勁了。

可優秀的人往往會遭到額外的關注,總部對張鐵生的能力既欣賞又忌憚,最後還是怕他功高蓋主不好管理,派去了新的總經理接管工作。這讓張鐵生嗅到了危險的氣息,他知道自己在這裡是干不下去了,於是產生了創業的想法。

艱苦創業努力拚搏

從之前的公司離職之後,時間來到1992年,這一年張鐵生迎來了自己的女兒。42歲高齡的董禮平冒著生命危險剖腹產下了他們的掌上明珠。

女兒的到來無疑是給張鐵生打了一針強心劑,他決定將致富的步子再邁大一些,於是找到了貴人金衛東提出了創業的想法。金衛東對這個想法十分贊同,而且馬上找到了另外兩位有創業意向的合伙人,四人合夥創建了天地飼料公司。

張鐵生在創立公司之初,負責的還是銷售飼料的任務,這業務他熟悉,很快就上手了,而且有很多老客戶跟他關係處得很好,對新公司的業務開展很有幫助。

張鐵生不但一直掌握著企業銷售業務,還鑽研學習了怎樣配置飼料,沒用多久,他就掌握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不得不說張鐵生是有先見之明的,就在他掌握了飼料公司的核心技術和銷售手段時,為了尋求更好的事業發展,其中一名合伙人和金衛東一起離開了公司。試想一下,如果張鐵生創業後就沒有繼續學習,那麼現在一下走了兩位人才,接下來該怎麼推進業務呢?

兩位合伙人走後,企業可使用的資金也沒有多少了,這成了張鐵生的一塊兒心病。在那個時候,天地飼料還只是一個小品牌,名不見經傳都算不上,沒有推廣費用,沒有成本費用,接下來的業務實在無法開展。

張鐵生正在一籌莫展的時候,有一個養雞場的老闆打過來了十萬塊錢貨款說要定飼料,可惜的是張鐵生髮現這款飼料沒有貨了,便很誠懇地打電話給養雞場負責人說明了情況,並承諾一會兒就將錢打回去。

養雞場的負責人覺得跟張鐵生溝通的十分順利,覺察出張鐵生這個人挺實在的,而自己確實也不是很急需用錢,就跟張鐵生說,貨款先留在你那兒,你有了就給我發貨就行!

張鐵生心裡特別激動,這可是救命稻草啊!要不然天地飼料也許就停在了1993年的冬天了。

一個品牌的創業初期都是很艱難的,張鐵生帶著僅剩下不多的員工,每天都在傾心研究飼料的配比,想研發出一款新產品來打開市場,日復一日的埋頭苦幹,沒過多久新的飼料產品終於進入市場了。

好景不長,就在上市沒多久,天地飼料公司門口就被人堵了。原來是有的養雞場的雞吃了天地飼料的產品都死了,這害得很多老闆都賠了不少錢。張鐵生安撫好受害的廠家負責人,根據損害的多少賠了款,然後立刻召集技術人員一起研究到底是哪裡出了錯。

經過幾天的研究,最後發現是氟超標了,他們立馬改進了配方。但是產品出現過問題,吃死了很多雞,這就像當時剛出獄的張鐵生一樣,往後的市場推廣工作做得舉步維艱,張鐵生並沒有氣餒,畢竟他是一個從困境中走出來的人,他知道走出困境的方法。

經過研究,張鐵生髮現了一款台灣飼料在遼寧賣得特別好,於是他採取了跟隨戰略,只要有這款台灣飼料銷售的地方,天地飼料也要去賣,並且單價便宜50元。

一開始用戶們還有疑慮不,敢選擇出過事的天地飼料,但是人群中只要出現了一個敢於再次吃螃蟹的人,這螃蟹就算上餐桌了。

慢慢的,人們因為天地飼料確實便宜而且配方也經過了改良,就願意買一些回去嘗試,覺得效果不錯再來大批量購買。

就這樣,大家相互交流信息,從此天地飼料的市場銷路就打開了。短短一年之後,天地飼料就取代了那款台灣飼料在遼寧的地位,成為了家喻戶曉的飼料品牌。

再遇貴人造就兩億身家

天地飼料的生意蒸蒸日上,引起了剛剛創業的金衛東的關注,經過洽談協商,張鐵生的天地飼料合併到了金衛東的禾豐牧業股份有限公司,並得到了10%的股份進入了管理層。

時年53歲的張鐵生加入禾豐牧業以後,成為了公司的商政總監,他的加入使得禾豐牧業也開啟了迅猛發展的模式,2014年禾豐牧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此時張鐵生已經成為了身價兩億的富翁。

回顧張鐵生的前50年人生,年輕時義憤填膺直抒胸臆遭壞人陷害,人到中年重新活過終成人生贏家。他堅毅的性格令人欽佩,跌宕起伏的歲月讓人感慨。張鐵生的經歷是中國商界不得不說的一段傳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94611de2dce1118f5660a89f3c6b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