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記日記#1922 吃飯吃累了

2022-05-13     董克平飲饌筆記

原標題:#開始記日記#1922 吃飯吃累了

#開始記日記#1922 吃飯吃累了

2022/05/05 星期四 南京

起床下樓吃早飯,遇到了徐師傅。徐師傅以前在南京香格里拉酒店工作,現在聖和府邸豪華精選做總廚。疫情期間,酒店人不多,早餐只有兩個人,隨便吃了一口,喝了一杯牛奶,回到房間等大白上門做核酸。結果上午沒來。

中午在余川吃飯,這是寂川在南京的翻版,廚房團隊也是寂川廚房搬過來的。所以吃的那些川菜都很熟悉,自然也是喜歡。段譽設計的川菜在保持川菜特色的同時,注重表達的現代感、時尚性,轟轟烈烈卻也乾淨整潔雅致。傅月良說,有些餐具的設計與川菜的張力相互呼應,很好的襯托著川菜的麻辣鮮香。我認同傅月良的評價,因為我知道寂川的每一道菜都有它的專屬餐具,段譽根據菜品特點設計的餐具,行內人看門道,消費者不懂門道看著喜歡、舒服就是了。

這個手打銅盆就是為水煮大黃魚設計的。

滋味嗎,我是喜歡的。也許有人不習慣,不喜歡,這個既重要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做出好吃的菜,被消費者認可;不重要的是消費階層很多,口味這件事講的是「適口者珍」,努力做好自己贏得對的那些消費者就是了。世間沒有完美的事,任何一家餐廳也做不到老少通吃四海皆宜,把握住適合自己的那一層消費者,差不多就有不錯的生意了。完美是理念的追求,現實給你的只是喜歡你的那些人。

酸菜芸豆豬肚湯

裙邊燴粉絲

辣子雞

麻婆豆腐

魚香肉絲

牛小排

一桌菜,有辣的有不辣的,各個有滋有味,大家吃的開心。余川開在1913小劇場邊上,那裡是個文藝青年聚集的地方。北京寂川走的菜品特色消費不貴的路線,這種方式在南京應該有不錯的市場前景。

大白下午來了,名字還寫錯了,董寫成了黃。手寫連筆,潦草一點就會這樣。不知道會不會影響結果給出的時間。南京要求七天裡每天核酸,缺失會有麻煩的。

晚上吃了兩餐飯,直接把我吃頹了。年紀大了,飯量有限,體力欠佳,而且晚上還要少吃甚至不吃,連著吃兩頓飯,不是一頓飯一頓宵夜,而是兩頓正餐,人真的受不了了。這個時候吃飯就不再是享受,而是煎熬了。可是這樣的話還不能說,只能硬扛著老弱的身體面對。

第一餐在秦淮河岸、明長城腳下的左尚品茗。主廚曾經在西郊五號工作過,有些菜還能看到孫兆國的痕跡,液氮玫瑰花最是明顯。一條大鱖魚做了兩吃,一半紅燒,一半用豆醬焗。我比較喜歡紅燒的,鮮嫩入味。焗的我覺得煙火氣太重了,魚肉的嫩香失去了很多。

魚籽燒肥腸。

老滷豆腐

雪花和牛撈飯

放下筷子轉場龍吟九品,嵇總說是請大家宵夜,結果又是一頓大餐。看這菜單,哪裡是宵夜呀?完全就是一頓正餐呀。

菜不錯,好看,也挺好吃的。我是實在吃不動了,每一個都是淺嘗即止,知道滋味就可以了。龍吟九品剛剛開業時我來過一次,這次再來進步明顯。花花說,這家店生意不錯,客人也認可目前的出品,有很多是家庭消費,這是一個好勢頭,能爭取到家庭消費,說明餐廳有著不錯的性價比。

回到酒店已經11點了,這一天別的沒累,真是吃累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7dc12c5b70d01487ef5ab43dac9da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