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呼和浩特市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加強和完善黨對民族工作的全面領導,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高質量發展。
一、著力在「責」上勇擔當,構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格局
出台《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 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堅持黨政主要負責同志「雙挂帥」的創建工作機制,按照「突出主線、融入中心、分類指導」工作思路,自上而下層層壓實責任落實。將民族工作納入全市「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納入黨的建設和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納入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專題黨課重要內容,納入政治考察、巡察、政績考核、績效考核,納入財政預算給予經費保障。依託市委統一戰線工作領導小組機制,健全完善民委委員制度,執行定期會商議事、常態互觀互檢、年度總結通報等制度,對全市各地區各部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開展情況持續督查問效,對全市各旗縣區、開發區和部門單位貫徹落實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進行專項督查調研,不斷鞏固完善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格局。
二、著力在「效」上求突破,深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
堅持有形有感有效,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思想基礎,精準實施示範引領、固本強基、培根鑄魂工程,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納入幹部教育、黨員教育、國民教育、社會教育體系。把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作為各級黨校(行政學院)主體班次教學課程,組織培訓1531期、輔導講座3121場、專題研討2156次,培訓縣處級幹部9538人次、幹部職工25萬人次。加強國家民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呼和浩特分基地建設,統一戰線專家智庫4篇課題立項,推動在市委黨校建立國家四部委「內蒙古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培育基地」呼和浩特市分基地。深入開展「講好身邊民族團結進步故事」活動,推動基層一線組織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百場宣傳教育、百期媒體報道、百名典型宣傳、百家示範選樹等「四百」主題活動。創作《昭君》《如見》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優秀文藝作品並開展巡演,創新打造56路「團結奮進號」公交專線、「民族團結」主題地鐵車站、「石榴花開籽籽同心」傳承紅色精神主題車廂等移動宣傳陣地,引導各族群眾牢固樹立「五個認同」「三個離不開」意識,讓中華民族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
三、著力在「融」上見實效,扛起全方位建設「模範自治區」首府擔當
圍繞呼和浩特市十三次黨代會確定的「打造四個區域中心、推動融入四大經濟圈、建設五宜城市、培育六大產業集群」目標,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文化旅遊、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生態環境治理、文明城市創建深度融合發展,推動所有工作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聚焦,扛起全方位建設「模範自治區」的首府擔當。堅持以「四個引領」推深做實抓黨建促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創新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八進「一進一主題」活動,常態化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主題實踐活動,推進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項計劃」落實落地。連續舉辦二十三屆昭君文化節,打造「昭君和親路」國家特色精品旅遊路線,開展各族青少年「首都行」夏令營等活動,實施「丁香紮根」計劃,構建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促進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錯雜居、文化上兼收並蓄、經濟上相互依存、社會上相互融合、情感上相互親近。
四、著力在「聯」上做文章,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守正創新提質增效
加強與自治區駐呼單位、高校、展館以及區內外先進地區的溝通聯繫,整合優質資源,探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地區)聯創共建。在市縣兩級層面逐個類型打造3個以上示範樣板,推動不同地區、領域深化特色創建。深入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一廊一帶」行動,打造了以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為代表的4條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帶,並規劃相應特色旅遊線路,以點串線、以線連片、以片擴面,具有首府特色的全域創建、全程創建、聯創共建格局加速形成。深化「網際網路+民族團結」行動,充分利用各級各類媒體資源力量,推出《共繪發展同心圓》《這就是我生活的呼和浩特——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公益宣傳片》等17部微視頻,播放量近820萬餘次;開設「共話青城石榴籽」等微博互動話題,閱讀量5589萬次;開通爭創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公益手機彩鈴,發送主題公益簡訊800萬條,持續營造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濃厚氛圍。
五、著力在「穩」上下實功,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堅持新時代好乾部標準,按照民族地區「四個特別」標準培養選拔幹部。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市、縣、鄉(街道)、村(社區)四級民族工作網絡,全市縣(旗區)兩級黨委統戰部副部長兼任同級民委主任全覆蓋,全市76個鄉鎮街道黨委(黨工委)副書記兼任統戰委員,1389個村(社區)全部配備專兼職民族工作聯絡員,將民族事務納入城鄉網格化服務管理,將各民族流動人口納入基層治理體系,推動民族工作持續向基層延伸,為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持續做好《內蒙古自治區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條例》《內蒙古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辦法》等法規的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推動民族團結行穩致遠。樹牢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制定市縣(旗區)兩級統一戰線防範化解風險隱患分工方案、應急預案和民族領域專項方案,健全安全工作聯席會議長效機制,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穩步推進相關民族法規政策的修訂完善,常態化開展民族領域風險排查,完善預警分析、應急處置、聯動配合等工作機制,切實做到抓早抓小,助力築牢北疆安全穩定屏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4787eb52f3bfda21e31962b284516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