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投入強度實現「六連增」我市創新指數全區居首

2023-03-08     內蒙古時間

原標題:研發投入強度實現「六連增」我市創新指數全區居首

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不僅反映一個地區對研發活動資金支持力度,也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經濟轉型升級進程和高質量發展的水平。2022年,首府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52.4億元,增幅12%,研發投入強度實現「六連增」,達到1.68%,創新指數居全區第1位。

走進位於呼和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金宇生物科技產業園,一個個智能製造的自動化工廠正加足馬力,保障畜牧行業的高質量發展。2022年,由金宇保靈生物藥品有限公司牽頭成立內蒙古自治區奶牛疫病防控技術創新研發專項,項目總投資5026萬元,其中專項經費2513萬元,自籌經費2513萬元,依託金宇的動物三級實驗室開展相應的技術攻關,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從2022年起,我市打響研發投入「攻堅戰」,制定《呼和浩特市研發投入攻堅行動實施方案》,完善研發導向的企業激勵機制。為198項符合要求事項兌現市本級獎補資金2708萬元,為190家企業兌現自治區企業研發投入後補助資金2979.8萬元,「真金白銀」支持企業創新。金宇保靈生物藥品有限公司作為我市生物產業龍頭企業,不僅享受到企業研發投入後補助獎勵資金238萬元,其公司建設的「內蒙古自治區動物傳染病疫苗與診斷試劑工程技術企業重點實驗室」,也在當年獲得市科技局兌現政策獎補資金50萬元。「創新政策的兌現,是真正為企業提供助力,也讓我們更有信心做大做強。」該公司公共事務總監李寧表示,好的政策能激發企業科技創新活力,從而促進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2022年,市科技局積極與財政、稅務、統計等多部門聯動,精準開展研發投入獎補等科技惠企政策宣講,針對性開展政策解讀工作,讓企業對研發投入的各項政策「應知盡知、應享盡享」,並積極兌現政策獎補資金。市科技局黨組書記李孔燕對記者說:「去年我們通過各項科技政策,對創新型企業給予獎補達到2700多萬元,在這種激勵機制下,營造了全社會都樂於創新、勇於創新、敢於創新的氛圍,調動創新主體研發投入的積極性。」在激勵企業投入的同時,我市不斷加大財政科技經費,建立政府研發投入剛性增長機制,爭取上級財政科技經費,優化科技投入結構及方向,2022年共爭取中央、自治區財政資金28150萬元,市本級財政資金投入5650萬餘元,帶動企業投入6億餘元。

生機勃勃的和林格爾新區,一組從天空鳥瞰為「XY」形狀的建築坐落在雲谷大道旁邊,那是內蒙古賽科星繁育生物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一家以良種家畜種業、規模化奶牛養殖為主營業務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月7日,記者在賽科星公司研究院IVF實驗室內看到,研究院院長李喜和正在開展相關的研究工作。「政府加大對科研投入的支持,重視科技創新,是對科研人員最大的鼓舞。」李喜和說。

2020年至2022年間,賽科星公司研究院先後承擔了國家、地方「種業振興」「科技興蒙」科技重點攻關項目5項,總投資1.65億元,其中政府專項經費5500萬元,自籌經費1.1億元,面向奶牛育種和種質資源挖掘與高品質種公牛培育、性別控制冷凍精液技術與產品升級換代、幹細胞生物育種新技術開發應用,已經突破了兩項「卡脖子」關鍵技術。

築夢新起點,啟航向未來。2023年,我市將繼續加大創新投入,帶動、引導、鼓勵企業增加科技創新投入,力爭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10%以上。聚焦「六大產業集群」等重點產業領域實施關鍵技術攻關40項以上,重大科技專項採用「揭榜挂帥」的形式組織實施;用好內蒙古科技大市場,計劃培育科技服務機構30家,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10%以上;做好科技型企業培育工作,培育科技領軍企業5家以上,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50家,引育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100名以上,打造全區人才中心和科技創新高地。

來源:呼和浩特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2b98f77c7d751741ab42376d4cd89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