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客吃飯,如何讓領導盡興?活學活用「十步法」,閉環管理效果好

2022-04-23     職場火鍋

原標題:請客吃飯,如何讓領導盡興?活學活用「十步法」,閉環管理效果好

職場如江湖,江湖不是打打殺殺,而是人情世故。尤其是國內的職場,請客吃飯,儘管被眾人詬病,但依然是一道繞不開、躲不過的「關卡」。人們戲言:開大會,解決不是問題的問題;開小會,解決不大不小的問題;飯局上,解決關鍵問題。所以,飯局的關鍵不是「飯」字,而是「局」字,既然是「局」,就有「局」的遊戲規則,你不按套路出牌,就達不到你的目的。社會,就是這麼現實。

比如,入職五年的小林一直沒有得到領導的提拔重用,百思不得其解,有人私下勸他要跟領導拉近關係,領導選人用人都有「熟人」效應,他對你的了解不全面、不深入,怎麼能輕易信任你呢?請客吃飯,就是一種載體,一方面是一種姿態,表示你正在積極向領導靠攏;另一方面,也讓領導對你有更親近的了解,拉近關係,增進感情。對領導來說,通過飯局,也可以進行「服從性」測試,了解你的為人處世原則,了解那些工作中看不出來的秉性。

小林聽了別人的建議,腦子一熱,就來到領導辦公室,冒失地問領導:您有空嗎?領導一愣:你有什麼事嗎?小林說:我想請您吃飯。領導微微一笑:最近大家都很忙,忙完這一陣子再說。小林的熱情碰到了軟釘子,手足無措,悻悻而歸。小林跟領導置氣了,你不給我面子,我也不給你面子,以後再也不舔著臉請你了。過了一陣子,領導看小林再也沒提吃飯的事情,心裡淡淡一笑,認為小林這孩子還是不上道呀。

作為資深辦公室主任,深知請客吃飯是辦公室主任的基本功,可不是一件人人都會、人人都能做好的事情。無論是公事還是私務,請客吃飯都是一門技術活兒,需要活學活用「十步法」:

【1】提前預約。

酒場,其實也是職場的延伸。酒場上的規矩,一點也不比職場少,甚至更多。日常工作中,我們見別人還需要預約呢,何況請客吃飯呢?你有時間,別人不一定也有時間;別人的時間,也不一定卡在你的時間點上。既然你是邀請方,那麼,就要尊重別人的時間,而不能遷就你的時間。

提前預約領導的時間,首先要給自己的時間留出充足的餘地,至少要留出一周的時間。比如,你請領導吃飯,今天沒空,明天沒空,要不,大後天吧?結果呢,你在大後天安排了重要事務。當領導說大後天可以的時候,你總不能說:哎呀,不巧,我大後天有事。

預約時間,儘量遷就客人,但也要把握主動性。如果只是詢問領導,您哪天有空?這樣的邀請就顯得不夠有誠意,就好比我們日常的客套話:哪天有空聚聚?改天咱們好好聚聚?有空咱們喝兩杯?

所以,預約時間,是請客吃飯的第一個重要環節。作為下屬,邀請領導吃飯,要提前把握四個環節:第一個環節,觀察領導最近的心情,領導正在惱火,儘量要迴避;第二個環節,要麼自己掌握,要麼問問秘書,領導最近有沒有特別緊急的任務;第三個環節,挑選合適的飯店,先預定包間;第四個環節,準備一周之內的時間備選。

你觀察好了,用電話約定飯店的包間(如果預約不成功,可以把包間退掉),然後邀請領導:張總,最近,藍天路上新開了一家淮揚菜館,口碑很好,您看您也忙完了這件大事,今晚請您吃個飯,希望您能賞光。如果領導立即答應:好的,今晚聚聚。你再去預定包間,訂不到就被打臉了。

如果領導說,今晚,我已經有安排了。你一定要緊跟上去,千萬不要失望地「哦」一聲沒有下文了,而是立即追問,那您看這兩天哪天合適?如果領導還要猶豫,你再加碼追問:您看這周末行不行?領導再忙,更要放鬆一下嘛,勞逸結合嘛。

【2】提前想好「陪客」的名單。

飯局之所以被稱為「局」,是因為它就像一盤「棋局」。不論酒桌是圓圓的還是方方的,總是有主位、有次位,有主角兒、有配角兒,有紅花、有綠葉,如果大家都是主角兒,爭風吃醋、喧賓奪主,敗興而歸;如果大家都是綠葉兒,亂糟糟的沒有主題,這種飯局就是胡吃海喝,毫無意義。

你作為下屬,甚至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兵,邀請層次比較高的領導,沒有一定分量的陪客,那是撐不起場面的。難道你請領導吃飯,飯桌上,你們倆個大眼瞪小眼嗎?所以,請客吃飯,選擇「陪客」非常關鍵,也是決定領導是否應許的前提條件。

請客吃飯,如果你有條件,最好是可以邀請幾位與客人身份相當的親戚朋友作為陪客的,當然,陪客也要給你面子,準確定位,尊重客人,切忌「喧賓奪主」。比如,你邀請的陪客地位比領導高很多,還喜歡擺架子,領導反而成為配角,還要看「陪客」的臉色,這個飯局能讓他高興嗎?

所以,你邀請的陪客名單,可以包括領導的同學、同鄉、戰友、親戚或同級的領導,也可以邀請領導的下一層次的中層人員,比如,領導的老下屬、老兵,等等。原則上不要邀請亂七八糟的人,尤其不要邀請那些想「過橋」的人,即:蹭流量的人,借你的飯局,攀領導的高枝,辦他自己的事情。

【3】向領導溝通「陪客」人員。

領導應許了你的邀請,你要快速追問兩句話。第一句話,介紹你的陪客名單。領導,感謝您的賞光,我的酒量不行,也不太會說話,我想請幾位同學、親戚或朋友陪同,你看行不行?第二句話,請示領導,他有沒有想要邀請的人。領導,您看您還想叫上誰?

第一句話,介紹你擬邀請的陪客名單非常重要,切忌不要等到飯店包間了,你不提前告訴領導,就呼朋引伴張羅一群莫名其妙的人來當陪客,這是非常不禮貌,也是非常不恰當的。有的領導非常敏感,見到這個場合,可能找個藉口就提前退場了。也有的領導給你面子,雖然不立場,但全程保持謹慎,控制喝酒和說話,就起不到拉近關係的作用。

另外,人在江湖,靜水流深,深不可測,你並非了解領導的關係網,也許你邀請的陪客,是領導討厭的人呢?也是領導提防的競爭對手呢?也是領導的仇家呢?如果不提前向領導溝通名單,到了酒桌上,可能就會鬧出不愉快。如果有人借酒發飆,讓領導掀了桌子,不但白花錢,還惹了事端。

所以,你邀請的陪客,一定要靠譜、穩重、懂規矩,既不能在酒桌上拍照合影、發朋友圈,也不能事後愛吹牛,把領導參與喝酒的事情抖落得人人皆知,那你的飯局就是得不償失了。

【4】精心選擇飯店。

請客吃飯,提前要把握的幾個客觀硬體:飯店、位置、交通、菜品口味、消費檔次、地點的私密性。這些硬體要素,一定要綜合考慮。如果是邀請體系內的領導,千萬不要大張旗鼓地安排在高檔飯店或單位人經常去的飯店,這不是請客吃飯,這是給領導挖坑呢。

還有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儘量不要讓領導訂飯店,原則上把主動權把握在自己的手裡。有些領導也不知道你的消費能力,可能訂的飯店超過了你的經濟承受能力,遠超你要請託之事的成本,那麼,你就會很坐蠟。比如,有人請領導選飯店,他選了一家精品料理,結果人均消費2000以上,一桌飯加上酒水,沒有七八萬下不來,你不是左右為難嘛?

總體上,要把握幾個原則:

一是方便領導的原則。你定的飯店位置要方便領導前往,而不是遷就自己的方便。比如,有人請客吃飯,選擇自己家附近的飯店,離客人很遠,那就是「不懂事」。如果邀請了多位客人,要遷就職位最高的人,或者選擇大家都方便的居中位置。

二是要有一定私密性的原則。尤其是體系內的飯局,儘量避開熟人比較多的地方,千萬不要安排在大廳里,最起碼都要保證封閉性的包廂。飯店的地點,既要有一定的檔次,也要帶有私密性。為什麼體系內的人請客吃飯喜歡去郊外的飯店,那裡有個院子,車子停進去,外人看不見,無關的路人也比較少。

三是要一定的安全性。比如,體系內的飯局,原則不要去高檔消費場所,不要帶其他服務的消費場所。謹慎的客人,答應你來赴宴,如果你在預定場所時犯了忌諱,他會臨時找藉口推辭掉。再說,在這種場合消費,消費高,難以控制標準,也容易招惹是非。

四是要把握口味的選擇。中高檔的飯店,一般情況下,什麼菜品都有,可以滿足客人的口味需要。但是,一些特色飯店,口味比較獨特,食材也比較獨特,就要關照主要客人的口味習慣,甚至考慮到客人的身體狀況。比如,主要客人不吃羊肉,你非訂一家「吃全羊」的特色飯店,那不是緣木求魚嘛!

【5】提前「踩點」。

你預訂的飯店,以前去過,也比較熟悉,你可以不用踩點。如果你安排的飯局非常重要,而你對預訂的飯店不熟悉,那麼,還是需要提前去「彩排」一下的。比如,你要去飯店走一圈,看看那裡的走廊和路線,看看菜單和酒水單,掌握一下消費標準。要到你預訂的包廂里去看一看,酒桌的擺放位置,心裡要有數,主客雙方怎麼按照次序入座。儘管屆時有服務員引導,但是你自己去「踩點」一遍,就能做到心中有數、從容不迫。

【6】自帶茶葉。

最好自己帶茶葉去飯店,一是因為飯店的茶水特別貴,一壺茶水動輒上百元,免費茶水的檔次又太低,自己帶兩小包茶葉,又上檔次又省錢;二是因為飯店裡的茶葉種類少,而且存在以次充好的現象,很容易忽悠人。

比如,你落座後問客人,您看上什麼茶水比較好?領導說,就喝普洱茶吧。你問服務員,都有什麼普洱茶?服務員說,有200元一壺的、400元一壺的、600元一壺的,你只能硬著頭皮點中間檔次的,這不是打腫臉充胖子嗎?

如果自帶茶葉,最好帶綠茶、紅茶或普洱茶,儘量不要帶鐵觀音、茉莉香之類的茶葉。綠茶、紅茶和普洱茶,可以泡、可以煮,可以單份,也可以壺沖。鐵觀音適合「即沖即飲」,適合在茶室飲用,服務起來太麻煩,而且成本比較高。茉莉花茶,太濃郁,晚餐本來就油膩,喝花茶不利於消化。

【7】自帶酒水。

現在的飯店都允許自帶酒水,無論是公務宴請還是私人飯局,自帶酒水已經成為文化習慣,沒什麼丟人的。飯店裡的酒水,比超市裡至少貴一倍,到飯店再點酒水,那不是冤大頭嗎?那麼,自帶酒水,也是有講究的,既要保證安全健康,千萬別喝壞了胃口;又要保證檔次適中,體現出你的待客熱情。

那麼,如何挑選酒水就是一門技術活兒。邀請小範圍的請客吃飯,帶一種白酒即可,而且是比較好的白酒;稍微大一點的飯局,最好帶白酒和紅酒兩種酒品,滿足不同客人尤其是女性客人的不同需要。邀請南方的客人,也可以帶一壇上好的黃酒,邀請北方客人最好不要只帶黃酒,北方人喝不習慣,容易爛醉。

酒品和檔次的選擇,一定要分清楚客人的層次和請託事情的分量。這裡說的請客吃飯,不是親朋好友之間的日常小聚,而是一種帶引號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很強的「交易行為」,即使假裝這是「交個朋友」「聯絡感情」,深層次里也帶有一種「目的性」。

國人是比較講究「對等原則」的。見什麼人、辦什麼事,無論是在雙方的心目中,還是在社會常識上,都有一個約定俗成的「標準」。請高層次的領導、客戶,請託的事情比較大,當然要精心挑選社會通行的名煙名酒,牌子和價格都非常透明,相當於對今天的飯局進行了「明碼實價」的標定,對你的誠意進行了「定量化」的定性。

普通工薪族請普通的領導,也要保證檔次適中,絕對不能太掉價兒。否則,你帶幾瓶便宜的大路貨,領導嘴上不說,心裡是嫌棄的,認為你不夠誠意,認為你輕視他、怠慢了他。這種飯局,你可能喝吐血也達不到目的。所以,普通人擺的飯局,高等檔次的要帶1000元左右一瓶的名牌白酒和400元左右一瓶的大牌紅酒;中等檔次的要帶500元左右的白酒和300元的紅酒;一般層次的請客吃飯,帶300元左右的白酒和200元左右的紅酒就可以了。

另外,挑選白酒要注意,儘量挑選純糧食釀造的白酒,不要選勾兌酒。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對不同的白酒有不同的反應,總體上來說,純糧白酒喝了不上頭、不傷胃,避免產生「後遺症」。如果請客吃飯,讓客人喝了頭疼欲裂、上吐下瀉,人家不找你麻煩就算你萬幸,還指望人家幫你辦事嗎?

【8】善於點菜。

職場上的請客吃飯,不是親戚朋友之間的日常聚餐,而是感情投資和交易對價的體現,從人性的本質來說,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這是不存在的,情義也是明碼標價的,交易更是簡單直接的對價支付。你請客吃飯,選擇路邊攤,「心意」到了,「標準」沒到,對方依然覺得你沒有誠意。

點菜,一般有兩種:

一種是正規的定餐標。參照公務宴請標準,100元一位、200元一位、300元一位到1000元一位的各種檔次都有。要根據酒桌上的人數來確定,民間的請客吃飯,財力有限,面子還是要撐起來的,所以,選擇200元一位的標準比較恰當,總價不高,檔次到位。如果邀請高層次的領導或者請託的事情比較大,可以提高標準,每人三四百元還是過得去的。

另一種是請客人點菜。點菜的學問在於:既要讓客人滿意,又能相對省錢;既要尊重客人,又不能失禮。比如,領導說:客隨主便,讓你自己點菜。其實,點菜的技術含量還是比較高的。總體來說,可以參照「餐標」來進行總價對應,符合領導的身份,達到「對等接待」的標準。

點菜的環節要把握幾個原則:

一是預訂餐標的菜單要請領導過目,相當於職場裡的請示報告需要領導審批一樣,儘管領導可能不會「過目」,但是掌握這種審批權是一種優越感。假設你給飯店訂的餐標是每人200元,飯店會根據你的要求制定一個菜單,你要拿給飯局上的主要領導「審批」,領導點頭後,就可以上菜了。

二是無論是「包桌」還是個人點菜,要遵守飯局禮儀,涼菜和熱菜都是「好事成雙」,不要成單數。人數少的時候,四涼八熱,就可以了。人數多的時候,八涼十二熱也可以。注意,在南方和北方還不一樣,南方的菜量小,要適當多點幾道菜。要注意南北雙方的差異,北方是無魚不成席,南方是無雞不成宴,等等。

三是點菜也要葷素搭配、主次分明。其中,一場飯局的菜譜里,也要有一位「主角兒」,那就是一道「主菜」或「硬菜」。比如,北方飯局的每人一份的蔥燒海參、南方飯局的每人一份的佛跳牆,等等。這道硬菜,往往可以撐起「場面」,一桌子的菜它們也要「臉面」的。尤其是點川菜、湘菜的時候,因為總價不高,應該用一道硬菜來彌補檔次。

四是點菜要詢問「有無忌口」。這句話,無論如何是要問的。這是對酒場上最起碼的尊重。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有人不能吃香菜,有人不能吃蘑菇,有人不能聞羊膻味,有人不能看見魚,一定要問一下,既是對客人的尊重,也是確保飲食安全。

五是點菜切忌吃奇怪的小動物。既然要請客吃飯,當然就有所圖(目的性),所以,不能發生任何不愉快的事情。有些人為了獵奇,專門去吃奇奇怪怪的小動物,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

【9】酒場上的全程把控。

如果你本人能喝、能說、能調節氣氛,當然最好了,你自己就可以承擔起全場的「氣氛組」的重任。如果你自己不能喝酒、又不會說話、更不會調節氣氛,就要選一位「副主陪」,幫助你調節氣氛,發動大家喝酒助興,否則,場面上太冷清了,不利於交流感情。

如果你邀請的主要領導(酒桌上的主角兒)特別有酒量,你一定要選幾位有戰鬥力的陪客,讓他們陪領導「喝嗨」,喝到盡興,好運才會來。請客吃飯,最忌諱的就是主人不吃不喝,一個勁兒勸別人喝酒,所以,你不能喝酒就要挑選一位能喝酒的「副主陪」代行你的「職能」。

作為主人,一定要關照酒桌上所有人的情緒,敬酒的時候,肯定要多敬「主賓」幾杯酒,也要敬所有客人的酒,千萬不要遺落任何人,不要忽略了任何人。發煙不落單,敬酒不漏人,這是飯局上的基本法則。

另外要注意一個基本原則:確保安全。不勸酒,不熱鬧;勸酒厲害了,容易出事。所以,作為主人,一定要把握好這個尺度,既要熱情好客,也要確保安全,不要強勸別人喝酒,防止出現「不愉快」的事故。另外,不要讓開車的人喝酒,代駕要提前安排好,千萬不要讓客人出現意外。

【10】做好收尾工作。

收尾工作,特別重要,做好了,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總體上來說,請客吃飯,最後一個環節,需要把握5個原則:

一是提前結帳。北方飯局,最後要有一道程序,就是上主食,代表著飯局徹底結束。那麼,作為主人,你請示主賓:「上什麼主食?」趁著上主食的空檔兒,你要悄悄出去結帳。千萬不要等到送客人出門時,服務員攔住你,不讓你走,那個場面就尷尬了。

二是不要當著客人的面買單。有一種人沒有格局,故意當著客人的面,把服務員喊過來買單,還故意讓服務員報出價格,故意讓客人聽見,顯示自己花了多少錢,表達「我夠意思吧」。這是不禮貌的行為,會給整個飯局丟分!拉低了飯局的層次。把請客吃飯,明碼標價了,當成了一種交易。你放心,你今天花了多少錢,稍微聰明點的客人都能估算出來,用不著故意當面結帳給大家看。

三是提前準備一點小禮物。這一個環節,可有可無,要看你請客吃飯的目的。如果是請一連串的人幫你辦事,那麼,酒足飯飽之後,每人要送一份禮品,就給這場飯局加分。至於禮物,要根據事情的大小來選擇。有時候,每人贈送一份飯店的禮盒才是可以的。

四是要提前安排好車輛,送客人出門。作為主人,一定要送主賓到飯店門口。如果有必要,你要安排年輕人送領導回家,確保一路平安、順利到家。當然了,如果你沒有喝多,親自送,也是可以的,顯得更有誠意。當然了,一般情況下,領導並不需要別人送他,誰知道領導還有沒有其他「項目」安排呢?但是,你的禮節,一定要表達到位。

五是確認安全。根據客人到家的時間,可以打個電話或發個簡訊,確認客人是否平安到家,並祝客人晚安。這個環節,有條件要做到位。經常發生,領導喝多了,不知道摔倒在哪裡了,領導的家人打電話向主人「要人」,那個場景要多尷尬有多尷尬。既然你要請客吃飯,就要對全過程負責,這也是一種靠譜的表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2cb67f6b9a7a4911714bffaae0b4c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