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老人的難忘記憶:幾十年前的挖河故事

2019-10-08     老家許昌


許昌老人的難忘記憶:幾十年前的挖河故事‖老家許昌

文‖鄭永強

安營紮寨

場光了,地凈了,麥子種上了,停犁住耙了。

農業學大寨,農閒變冬忙,浩浩蕩蕩的挖河大軍出發了。

有的架子車上拉著搭窩棚用的木棍、草苫子和繩子,有的拉著麵粉、白菜、蘿蔔、紅薯和粉條,有的拉著鍋碗瓢勺、油鹽醬醋和煤,有的拉著被褥、蒲草和蓆子,有的拉著糞叉、抓鉤、鐵杴和钁頭……

有時,在河道附近村子的空地上,有時,在工段附近的野地安營紮寨了,以生產隊、大隊和公社為單位,草庵連著草庵,工棚連著工棚,紅旗迎風招展,炊煙裊裊。

上工前,收工後,人聲鼎沸,像古代軍隊的營地,蜿蜒十幾里,那陣勢酷似壯觀的軍事指揮部。

公社的大喇叭里播放著《大海航行靠舵手》、《學習大寨好榜樣》等革命歌曲,原本蕭條的村莊和田野一下變得熱鬧起來了。

吳大個兒

那個年代,「抓革命,促生產」。一天下午,全公社的民工都集中在河坡里開批判大會,批判對象是一位水利專家。此人姓吳,長得高大魁梧,民工都稱呼他「吳大個兒」。

公社宣布「吳大個兒」的罪狀是「膽大妄為」、「擾亂民心」,因為他說「興修水利是人海戰術,勞民傷財,得不償失」。

公社革委會頭目命令他下跪,「吳大個兒」被繩索捆綁,他挺著高大的身軀,昂著頭,擰著脖子,瞪著一雙大眼睛,倔強地不肯下跪。

一看這情勢,立刻衝上來七八個基層民兵,大家推的推,按的按,踢的踢。「吳大個兒」拚命地掙扎,但終被打翻在地,又被踏上了幾隻腳。革委會頭目嚴正警告他:「只准老老實實,不許亂說亂動。」

第二天,這位水利專家雖然瘸著腿,鼻青眼腫,但繼續帶著一班人在河道里認真搞測繪、驗收,好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

堅持就是勝利

我中學畢業後,回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也隨著浩浩蕩蕩的挖河大軍參加了挖河戰鬥。上午拉,下午抬,累得腰疼脖子歪,那是很正常的體驗。

一天夜晚,睡到半夜,我被一陣突如其來的疼痛驚醒,感覺左肋如針扎錐刺一般,疼得呼吸都有些困難。我趕緊喊醒兩個正熟睡的弟弟,他們倆急忙穿好衣服,用架子車拉著我向營部(當時全民皆兵,實行軍隊編制,生產隊為排,大隊為連,公社為營)診所跑去。

診所設在一間民房內,醫療設備極其簡陋,只有一個醫生。這個醫生我們都認識,平時在公社衛生院上班,據說是國民黨部隊上的一名軍醫,屬於「專政對象」,被發配到挖河工地上。

這位醫生問了問情況,用右手輕輕按了按疼痛部位,又拿聽診器放在腹部聽了聽,果斷地說:「肋間神經疼,幹活累的了,吃點兒藥,歇歇就好了。」

就在這個診所,這位醫生給我倒了半碗白開水,包了一包藥遞給我,溫和地說:「喝了吧,一會兒就不疼了。」

我問:「多少錢?」

「兩毛。」

兩個弟弟又把我拉回到窩棚里,果然不疼了。

第二天,我渾身少氣無力,四肢酸沉,頭也暈乎乎的,給領工的請了假,歇了一天就又照常上工了。

有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在工地上累得實在受不了了,就給兒子捎信兒來替他幾天。他兒子是一位剛剛畢業的高中生,給老子寫了封信託人帶到工地。

他當著大伙兒的面把信展開,大聲讀著,當念到兒子要他「繼續發揚連續作戰的作風,下定決心,不怕困難,堅持就是勝利」時,老漢勃然大怒,破口大罵:「鱉兒,再堅持幾天,我這把老骨頭就零散了!」

苦難的挖河生活早已成為了歷史,看看今天挖河建橋全是機械化,真是讚嘆!

不說別的地方,單看看許昌的「五湖四海畔三川,兩環一水潤蓮城」的水系建設,工程浩大,能用得上幾個人?全是大型現代化的挖土機、推土機、大卡車等,轟轟隆隆,日夜不停,這才真是「鼓足幹勁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呢!


【作者簡介】鄭永強,原許昌縣陳曹鄉中學語文高級教師,熱愛文學,曾公開發表文章數篇。

1、本文由作者授權發表,文責作者自負,如有侵權,請通知「老家許昌」今日頭條號立即刪除。本文作者觀點不代表「老家許昌」今日頭條號立場。

2、文圖無關。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攝影者或原製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本文所用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本公眾平台立即刪除。

3、「老家許昌」版權作品,轉載或投稿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愛許昌老家,看「老家許昌」。 老家許昌,情懷、溫度、味道!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0wsqW0BMH2_cNUgo3-_.html